当年,我上了二本线,父亲坚持让我读大专,如今终于明白他的用心

红蓝双 2024-05-19 09:50:23

前段时间,我到政务大厅办事,在办事过程中,偶遇了高中同学,久未见面,寒暄了几句,为不打扰她工作,约定下班后再续。

我的这个同学,高中时候同班三年,在一个寝室住了一年,彼此之间关系不错。

高中毕业时,同学上了一本线,不过,因为志愿填报问题,被省内一所二本院校录取,毕业后,听说同学一直在考公,如今她考进政务中心上班,确实心里替她开心。

按照约定的时间和地点,我和同学相聚一家咖啡馆,见面第一句话,就是恭喜同学进入了体制内。

同学听后,愣了一下,随即向我讲述了她的现状。

原来同学毕业后,最开始目标一直瞄准在市县以上机关,考了四五次,每次竞争都非常激烈,同学连面试的机会都没有进入。

后来同学转变了策略,选择参考乡镇的事业单位,只求有一个稳定的职业,不过,参考了三次,每次报名和录取比例都在几十比一,同学有幸进入过一次面试,但笔试加面试,依旧被淘汰。

多次考公考编失败后,同学不再执着考编,通过朋友的介绍,来到了政务中心当一名临时工,同学告诉我,目前她的月薪只有两千多元,这个本科算是白读了。

同学还告诉我,当时他们读本科的四十多个同班同学,毕业后大部分首选就是考公考编,不过这些年过去了,能如愿上岸的只有区区熟人,不少人现在都为了生活四处奔波。

在回家途中,耳中回荡起同学的话,“我很羡慕你,当时如果有人指点我,高考时填志愿一定不会选择好高骛远”。

其实从小到大,我的学习成绩都很一般,让中师毕业的父亲很是头疼,初中时候,虽然学习很努力,再加上父亲时不时的辅导,但成绩一直在全班中游偏上一点点,从来没有冲进全班的第一方阵。

其实有经验的家长都知道,娃儿成绩好的不用担心,成绩差的也不用担心,最让人担心的就是我这种成绩说好不好,说差又不算太差的这种类型,让父母亲操不完的心。

幸好,中考时,我以踩线成绩进入市里一所还算不错的高中,虽然只是普通班,但按照我初中的成绩来说,也算烧了高香了。

高中三年,成绩同样一直不温不火,全班五十个学生,极少时间能进入全班前三十名,多数时间都是班上后十名之内。

高考分数公布后,与平时测验成绩差不多,我还是上了一个二本线,虽然超出分数不多,不过,这个成绩还是让我欣慰,至少可以读个本科,不至于滑到专科就读,那样,我一点面子都没有。

在我的心目中,省内的一所本科院校是我就读的目标,为此,我找来了历年该校的录取分数线,经过多方分析,有百分之九十九的机会能被录取。

不过,在我研究历年学校录取分数线的时候,父亲同样也没有闲着,他请教了不少教高中的同学,最终,父亲将我叫到面前,让我填报一所医学院的临床大专。

对于父亲的安排,开始时坚决反对,不过,胳膊拗不过大腿,最终,我还是放弃了心仪的本科,填报了这所医学院的临床大专。

不过,正是因为父亲的决定,导致很长一段时间我与父亲关系并不那么融洽,虽然母亲在其中做了不少工作,但我依然对父亲抱有成见,觉得是他的决定断送了我一生的前程。

录取结束后,通过多方打听,班上五十个同学中,有2人被985院校录取,3人被211以上学校录取,全班四十八个人都被本科院校录取,唯有我和另外一个同学只读了一个专科。

大一第一学期结束后,班长在所里发布消息,通知全班聚会一次,各自分享在大学里的学习和生活情况。

到了聚会的当天,经过一番思想斗争,我还是决定不去参加同学聚会,理由是我这个专科生实在没脸面跟一帮本科生聚会见面。

同学聚会开始时,全班五十个同学,除了三个同学寒假留校勤工俭学没有回来之外,在本城市里的,就只有我一个人没有参加,为此,班长和其她几个平时熟悉的同学纷纷打来电话,要我尽快赶到聚会地点,我都以家中有事为理由推托。

聚会结束后,按照关系亲疏程度,寒假期间,几个要好的高中同学也多次约我逛街、看电影,我也以各种理由拒绝了。

大专三年里,高中同班同学共举行了三次聚会,我一次都没有参加,只要寒暑假放假回家,我都把自己关在书房里,偶尔还把手机关掉,就是害怕同学邀约。

三年的大专生活结束了,在毕业的第二个月,一天,父亲告诉我,县里已经出了公告,要面向社会招录一批事业人员,涉及县级和乡镇事业单位,以及乡镇卫生院,父亲还告诉我,县里甚至乡镇绝大多数事业单位都要求本科以上文化,唯独只有乡镇的卫生院只需要大专文化即可,让我好好复习,准备参加考试。

对于考编事宜,我自然不敢掉以轻心,按照父亲的安排,我第一时间在人事考试网报了名,提交了相关报名资料。

报完名后,按照我平时对于考编的理解,认为此次考试竞争应该非常激烈,参考人数和录取人数之间比例能达到几十比一或者百里挑一,因此不敢掉以轻心,开始全力投入此次考试,疯狂开启刷题模式。

在这个刷题的过程中,我并没有关注最终各个职位的报名人数,到了参考当天,果然与我预料差不多,参考的考生人头攒动,据目测估计,仅仅在我们这个考场,起码就有两三千人。

看到这个场景,当时我的心都有些凉了,认为自己这次参考是陪太子读书,毫无希望。

不过在进考场的途中,从考生口中得知了一个好消息,我所报考的乡镇卫生院职位,原定计划录取十五人,但因为报名人数太少,已经降低到了最低录取比例,听闻这个消息,原本毫无希望的心又变得充满信心了。

很快,笔试成绩出来了,没有悬念,顺利进入面试,最终被一所乡镇卫生院录用上岸,成为了编内人员。

在卫生院上班后不久,一次,因工作关系到乡政府办事,偶遇一起参考被录取到乡里工作的另外一名考生,通过他的口中我得知,他上岸的这个职位,一共有五十多名本科生参考,最终只有他杀出重围,而我这个职位,只有区区几个人竞争,听到这里,我第一次感到父亲坚持让我读专科的决定是正确的。

参加工作后,因为当时我还没有拿到临床助理医师资格证,工作相对轻松,利用这段时间,继续学习,参加临床医学成人高考本科考试,每年抽出一个月时间到学校学习,两年时间过后,顺利参加全国助理医师资格考试并取得执业医师资格证书,同时拿到了临床成人本科。

当我拿到助理职业医师资格证书和成人本科的时候,我的高中读本科的同学才刚刚毕业一年,其中绝大部分二本和三本甚至部分一本的同学,都回到了老家,参加体制内的各种考试。

其中一个一本的同学,参加了三次县乡体制内考试,最终才上岸,巧合的是,这个同学最终分配到我所在的乡,两人又共事在一个乡镇。

到参加工作的第三年,又顺利拿到了执业医师资格证书,成为我们卫生院两个有处方权的医生之一。

这时,根据轮岗计划,我被派往县医院跟班学习,学习结束后,恰好当时岗位缺人,而我又有执业医师资格证书,于是我被院长留了下来,从乡镇卫生院调到了县医院。

在县医院工作期间,认识了一个毕业于现在的考公,他毕业于医科大学,是县医院唯一的硕士研究生,经过一番爱情长跑后,最终走进了婚姻的殿堂。

后又经过五年的工作和学习,终于拿到了主治医师资格证,成为了县医院年轻骨干医生,目前任职于医院内科。

高中毕业的第十一年,班长又组织了一次同学会,不过这次与前几次不同,前几次是因为自己上个专科觉得没有脸参加,而这次毕业十一周年同学聚会,我是因为工作实在太忙而没有参加。

据参加同学会的闺蜜事后对我讲,班上五十名同学,除了几个考入985和211的同学进入了比较好的单位之外,另外,还有有七八个同学通过考编考公进入体制内,其余的同学,多数选择自谋职业,其中还有七八个同学在政府机关里当临时工,有的已经干了四五年了。

经过这次同学会后,在加上前段时间与在政务大厅上班同学的偶遇,终于让我明白了父亲当初的良苦用心,要不是父亲的坚持,我大概率也有和很多同学一样,至今在外漂泊,多年积压对父亲的心结就此放开了。

昨天,已经半个月没回娘家的我,专门给父亲打了一个电话,告诉父亲今天要回家吃饭,父亲听后非常的开心。

5 阅读:1187

红蓝双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