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融号发现液态水!对火星殖民的影响深远,登陆计划或不远了?

说宇宙寻真理 2024-05-20 20:56:41



就这个月初(5月),笔者注意到马斯克更新了SpaceX的官网,详细的介绍了他们的火星登陆计划,这还没完,他们还面向全球开启了去火星的报名计划,在官网填写邮箱就可以参与报名。

我一看价格,好家伙这哥们收5800万美元一个人,得了打消这个念头吧,经济实力不允许。而且我还觉得不靠谱,火星那地方水都没有怎么活,难道还要每几个月一次都等地球送来物资吗?

但是脑海中依稀记得,好像我国是证实过火星上有水的,我就去搜了一下,我国的祝融号火星车是在火星上确确实实发现液态水,好家伙直接一套全齐了,这是不是说明,人类真的离太空移民已经不远了?

火星也有水

2020年那会我们国家的祝融号不是成功着陆火星嘛,去年发回的数据可了不得,它在火星上发现了水。其实火星有水,我相信这不是大家第一次听说,但注意我国的发现和以往的声称火星上有水,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

过去关于火星水源的推测主要基于间接证据,如依靠飞行探测器在高空抓拍图像,或者通过对火星表面地貌特征的分析推测曾经存在液态水。

但是这些证据大多是关于火星历史上的水活动,无法直接证明当前火星上是否有液态水存在。但我国但祝融号火星车的发现改变了这一局面。与以往的间接证据不同,这次的研究基于直接的地表观测数据,提供了当今火星低纬度地区液态水存在的强有力证据。

根据国家航天局但消息,祝融号利用搭载的导航地形相机、多光谱相机和火星表面成分探测仪,科学家们深入分析了乌托邦平原南部沙丘表面的微观形貌特征和物质成分。发现了结壳、龟裂、团粒化、多边形脊和带状水痕等特征,这些都是液态水活动的痕迹。

这些光谱数据揭示了沙丘表面富含含水矿物,如含水硫酸盐、蛋白石和含水铁氧化物。这些发现直接指向了液态水的存在。

这一发现具意义斐然!它填补了火星低纬度地区存在液态水的地面观测证据的空白。火星低纬度地区因温度较高,被认为是最不可能存在液态水的地方,然而祝融号的发现推翻了这一假设,证明在这些区域也可以形成液态水。

在那样极端的环境下,仍然会存在局部的液态水活动。你可千万别觉得这是个没有意义的发现,毕竟我国也是有“火星三部曲”计划的!

我国的火星计划

2021年那会受疫情影响,我们没法参加在俄罗斯召开全球航天探索大会,但是我们参加了线上会议,航天一院院长王小军就在会议上发现阐述了我国的“火星三部曲”。

目前我们正处于第一步的阶段,就是由祝融号这样的探测器进行探测,为第二步的载人登陆做相关准备,第二步除了航天员会登陆之外,还会着手火星基地的相关建设。第三步就是建立火星-地球间的空港,常态化进行往返。

这么一看那祝融号的发现就不简单了,水对于我们这些碳基生物来说,就是生命之源,这个发现也是为我国未来火星探测和星际移民提供了新的希望和方向。祝融号的发现具有更高的可靠性和精确性。

想象一下,就像现在的空间站一样,是需要物资补给的,水就是其中重要的补给品。未来如果我国在火星上建造基地,单纯依靠地球的补给将会花费巨大,但是液态水的发现可以解决这一问题,或至少大幅降低补给成本。

火星上的液态水不仅可以直接供给宇航员的日常生活需求,还可以通过电解水生产氧气和氢气,提供呼吸所需的氧气甚至是火箭燃料所需的氢气,实现资源的自给自足。

如果能利用火星水源,可以在火星上建造温室,种植作物,提供新鲜的食物。这不仅能解决食物供给问题,还可以帮助调节基地内的空气质量,创造更适宜的居住环境。会使得长期驻留火星成为现实。

那时候,火星基地将不再是一个完全依赖地球补给的孤立前哨,而是一个可以自主维持运转的基地。未来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更多火星资源的发现,甚至有可能发展成为一个能够支持大规模人类居住和科研活动的地区。

笔者估计,这个发现也会激励更多国家和组织参与火星探测和开发,毕竟谁也不想到时候去到啥好地方都被占没了吧。这种激励绝对会加速火星探索的进程,使得更多技术和资源能够集中起来,推动人类在火星上的共同事业。

不过说了这么多,其实大家最关心的一点就是人类的技术已经够进行火星登陆了吗?这个计划不会等个一两百年再开展吧?别急我们再来分析分析。

人类的技术够登陆火星了?

其实火星登陆技术的基础已经在逐步建立。我国的天问一号、祝融号都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成就,进行了大量科学探测任务。美国的毅力号火星车甚至携带了一个名为“机智号”的小型直升机,实现了火星上的首次动力飞行。

这些技术进步标志着人类在火星登陆和探测方面已经迈出了坚实的一步。说想去火星,马斯克怕是比我们还心急,这丫上敢着想当第一任火星总统呢。卖特斯拉赚钱,SpaceX烧钱,赚钱养梦想是被他玩明白了。

从SpaceX的官网就能看出,马斯克对火星的愿景非常雄心勃勃,围绕着使人类成为多行星物种的目标展开。SpaceX 的星际飞船和超重型火箭被设计成一个完全可重复使用的运输系统,能够将机组人员和货物运送到地球轨道、月球、火星等地。

该计划包括利用火星的天然资源来实现可持续发展。火星上丰富的H2O和CO2资源可以用于生产燃料,使星际飞船能够在火星表面加油,并返回地球或继续前往其他目的地。这种资源利用策略不仅减少了对地球资源的依赖,还为在火星上建立长期定居点提供了必要条件。

马斯克还提出了在火星上建立一个自给自足的殖民地的构想,到2060年代有可能让100万人居住在那里(这丫绝对想当火星总统)。这个殖民地将不仅仅是一个临时的科学考察站,而是一个能够支持人类社会各个方面的综合性基地,包括生活、工作和科研活动。

随着火箭发射技术的不断改进和成本的降低,人类登陆火星的经济障碍正在逐渐减少。各国的太空合作与竞争也在加速技术的发展。我国的天问一号任务已经展示了完国在深空探测领域的实力,未来我国可能在火星探测和开发中发挥更大作用。

欧洲、俄罗斯和其他国家也在积极推进各自的火星探测计划。这种多国竞争与合作的态势将有助于火星探测技术的快速进步。

至于火星登陆计划的具体时间表,虽然可能不会像科幻电影中那样明天就实现,但我们也不必等上几百年。目前的技术发展速度和各国对太空探索的重视程度,表明我们有望在本世纪中叶实现载人火星登陆。

笔者乐观的估计是,2040年代末至2050年代初,我们可能会看到首批人类踏上火星表面。不过登陆火星我认为只是最简单的挑战,长时间在火星上生存更是考验技术和耐力的综合工程。

我们需要解决如何在火星上建立可靠的居住环境,包括防护辐射、提供充足的食物和水、维持心理健康等一系列问题。但正如液态水的发现为我们提供了新希望,相信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这些问题也会逐步得到解决。

在这过程中,国际合作将起到关键作用。各国可以共享技术和资源,共同面对和解决火星探测中的各种挑战。联合国等国际组织也可以发挥协调作用,确保火星探测和开发的和平与可持续性。

结语

总的来说,祝融号在火星发现液态水,不仅是科学上的重大突破,更是为人类未来的火星之旅奠定了希望的基石。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国际合作的加强,我们离实现人类在火星上的梦想越来越近了。

也许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不仅能看到火星基地的建立,还能亲眼见证人类在这颗红色星球上开辟新家园的壮丽篇章。

如果火星真能移民了,你会选择去吗?

参考资料

SpaceX;官网,2024载人登陆火星三步走,中国科学家打算这么干;观察者网,2021重大发现!“祝融号”数据显示现代火星存在液态水;国家航天局,2023埃隆·马斯克:到2060年,100万人可以在火星上生活;国家地理,2016

1 阅读:154

说宇宙寻真理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