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嘲笑赵括“纸上谈兵”,葬送四十五万赵军,如今再看,应是误解

陌闻上下五千年 2024-01-29 07:18:08

前言

在春秋战国时期,赵国作为七国群雄之一,无论是从军事实力上,还是经济等方面,都是比较强盛的。

因此在对外战争中都是胜多败少的存在,但长平之战不仅打输了,而且还葬送了四十五万赵军,并将此战的失败全部载在赵括头上。

大家都嘲笑是因为赵括“纸上谈兵”,赵军才会惨败,那么事实真的如此吗?如今一看,却应该是对赵括“纸上谈兵”的误解。

为什么这样说呢?历史上的赵括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基于当时的背景和环境,赵括所做出的选择到底是否正确?

一、秦赵战争的背景

春秋战国时期,七国鼎立,秦国则位于赵国的西面,也是七国之一,而秦国所处的领地在秦地,也就是今天的水市,但在当时却是中国最边缘的地方。

到秦穆公的时候,秦国便开始加入到中原争霸的过程中,位列七雄,等到秦昭襄王的时候,秦国更是加快了吞并六国的战争步伐,在垂沙之战中,打败了楚军,并在后来的伊阙之战中,将韩、魏两国打败,加速了秦军东进的脚步,为东进之路扫清了障碍。

鄢郢之战中,获得了楚国大量的国土,并在华阳之战中,打败了赵国和魏国两国的联军,并且接连攻下了魏国的几座城池,以及赵国的观津。

在周赧王四十五年的时候,秦军越过韩国向赵国发起攻击,但是被赵国的大将赵奢打败在瘀与,这个时候魏人范雎进入秦国,并向秦昭王提出了“远交近攻”的策略。

就是将地理位置距离秦国比较近的韩国、魏国作为主要目标,同距离较远的齐国保持交好的关系,这样对秦国兼并其他六个国家非常有利、

于是秦昭王认为范雎的办法非常好,便决定按照这个办法先攻打魏国,其次再对韩国发起攻击。

在周赧王五十三年,秦国攻占了韩国的野王,并将韩国的上党郡和本土之间的联系将其完全斩断。

韩国的国君韩桓惠王便让上党郡的郡守冯亭直接将上党郡拱手奉上,将其送给秦国,希望以此能够让秦国休兵。

但是冯亭此人非常有气节,不愿向秦国投降,在同上党郡的百姓进行了一番谋划之后便决定利用赵国的力量攻打秦国。

将上党郡的十七座城池都给了赵国,赵孝成王得知此事非常高兴,但也意识到,这背后可能有什么阴谋。

毕竟“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上党郡平白无故的就送给赵国十七座城池,这背后肯定有什么隐情。

于是赵孝成王便同平阳军赵豹进商议,平阳君并不主张接受上党郡这番“好意”。在他看来,冯亭不将这些城池交给秦国用来求和,反而愿意给赵国,就是想要嫁祸给赵国,将赵国拉下水。

这样一来,便可以将祸水东引,保全了上党郡,在平阳君看来,赵国平白无故得到17座城池,这背后带来的好处却远远小于将会引来的祸患。

赵孝成王于是又将平原君赵胜和赵禹找来,二人则建议接纳上党郡的城池,在他们看来:“秦国虽然说发动了百万大军作战,但未攻下一座城池,如今一下子就能拥有17座城池,对赵国是一个非常有利的机会。”

最终赵孝成王还是听取了他们二人的建议,毕竟眼前放着如此大的利益,不心动是假的,哪怕他可能以后会失守,也要先拥有过。

二、长平之战

这样一来,秦赵之间的战争也就打响了,赵孝成王也意识到了这一点,所以便问平原君:“我们接受了上党郡的土地,秦国马上就会前来攻打,若是白起为将我们又派何人应战?”

平原君便对赵孝成王说:“若是旁人,肯定不能与白起对战,但若是廉颇,可以与之一战,因为廉颇此人非常的骁勇,并且爱惜士兵。在野战上虽然不如白起,但是守城完全够用。”

于是赵孝成王便接受了平原君的建议,并派他作为使者前往上党郡,接受上党郡郡守所给的城池,同时派廉颇率军驻守长平,以防秦国攻打过来。

于是秦国听到赵国方面接受了上党郡的城池,引起秦国的不满,于是出兵伐赵。在周赧王五十五年农历四月份,秦国正式向赵国发起了进攻。

廉颇率军抵御秦国的进攻,但是几番交战下来,赵国接连失利,不仅将赵国的两个重要的据点都被攻占了,同时还俘获赵国的尉官。

面对这一不利形势,廉颇便决定依托有利地势,让将士们固守城池,准备以逸待劳,挫一下秦军的锐气,再对秦军发起攻击。

这一幕在赵孝成王眼中,便被当做畏惧秦军的表现,一再让人催促廉颇出城应战,并且秦国的丞相范雎派人携带千金到赵国进行游说,施行反间计。

在赵国的境内散布谣言:“廉颇比较容易对付,秦军最害怕的就是马服君赵奢的儿子赵括。”赵孝成王面对赵国的几次失利后,内心依然非常焦急,并且看到廉颇坚壁不战的状态,更是生气。

于是对着流言蜚语信以为真,便决定将廉颇换下来,并且根本不顾蔺相如和赵括母亲的劝阻,直接任命赵括为主将。

因此成为主将的赵括便率领援军来到长平,接替了廉颇的位置,赵括一来,便立即将原先廉颇所指定的战略以及制度进行了改变,由原先的坚壁不出改为主动进攻。

三、赵括“纸上谈兵”

赵括是赵奢之子,赵奢是赵国的名将,所以赵括深受他父亲的影响,从小就熟读兵法,在赵国颇有才名,于是赵括便接手了廉颇手中四十万大军。

秦国见赵国中了反间计,便悄悄的换了秦军主帅,分别是白起和王龁率军,要求其严守军中秘密,对于这一部署消息不能走漏,若是有人走漏消息格杀勿论。

于是当赵括出兵的时候,还不知道秦国已经换了将领,当赵括向秦军发起攻击的时候,白起便假装兵败溃逃,赵括率军乘胜追击,殊不知早已中计,直至追到秦军的营垒,但始终无法攻破。

白起此时便让一支两万多的大军从赵军的背后进行突袭,斩断了赵军的退路,并让一队大军对赵军进行穿插。

将赵军分割开,无法求援,并将赵军的运粮的道路也斩断了,白起又派轻骑精兵向赵军发起多次攻击,皆大获全胜。

赵国接连几次失败,只能做好防御,等待援军。并且秦昭王在得知赵军主力粮道已经被截断,就召集青壮年加入昌平战场。

同时对赵军的援军和粮运进行拦截,赵军被秦军围困城池之中,已经断粮一个半月,赵军士兵都开始内部自相残杀为食。

赵括于是决定率领精锐部队突围,最终却被秦军射死,至此赵军已经没有了主帅,二十万赵军向秦军投降,白起则认为这些赵国士兵反复无常,应该将其杀掉,避免再生事端。

于是秦军将赵国的降军活埋,造成45万士兵的牺牲,赵国上下皆为震惊,经此一战,秦军也伤亡不小。

赵国更是在这场战争中受到了非常大打击,虽然长平之战最终以秦国大获全胜而告终,但秦赵两都受到了极大伤害,尤其是赵国实力锐减,根本没有办法再同秦国继续抗衡。

这一战赵国损失惨重,而造成这一悲剧的原因,众人将其归结到赵括身上,认为赵括在军事上的才学只会泛泛而谈,真枪实弹输的如此惨,因此便有了纸上谈兵这一典故。

那么赵国的失利是否都是赵括的原因?其实不然,在这背后是秦国的筹谋,毕竟古代行军,讲究“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不仅是人数上的比拼,在持久战中还有后勤保障,也是决定战争走向的一个重要因素。当时秦军有50万人,和四十五万的赵军的人数上势均力敌。

因此粮草上面便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所以在长平之战中,秦军正是意识到粮草的重要性,将赵军的粮道截断,致使赵军数十万将士最终因为固守城池,陷入内无粮草,外无援兵的困境之中。

再加上秦国使用反间计,撤下廉颇,换上赵括,此时赵括其实也只是接手了这个烂摊子,也是处于进退两难的地步,白起围而不打也是为了消耗赵军的粮草。

所以无论怎样来看,赵国面对秦国如此强大的对手,无论是廉颇的固守还是赵括的主动出击,在粮草匮乏的情况下,都是处于进退两难的境地。

结语

综合来看,造成赵国失利的根本原因还是在于粮草,也并非是因为赵括是个只会纸上谈兵的无能之辈,相反就是赵括有着较高的军事才能,面对秦国这一劲敌,最终败下阵来。

若是换成其他将帅,结局也未必会有所转变,所以如今在看,对于赵括当年“纸上谈兵”应该是有一定的误解存在。

4 阅读:5364
评论列表
  • 2024-02-16 10:06

    现在有些人白天没啥球事晚上球没啥事,就去搜索枯肠,弄一堆理由给已定性的古人翻案。

  • 2024-02-15 17:07

    赵国基本上是本土作战,运粮比秦国容易。但秦军势大,战力强悍,这是赵国不及的。因此,廉颇对秦采取守势,以拖跨秦军,这无疑是正确的。而赵括则与秦军对攻,这纯粹是找死。说他纸上谈天,一点也不冤。

    foxwu 回复:
    运粮容易但赵国土地贫脊,粮少,秦国有四川后方粮食,赵国主要是齐国不肯借粮,但当时不该马上决战,还可以再熬两三个月,秦自己也快顶不住了,就看谁先耐不住
    大泽土 回复:
    [点赞][点赞][点赞][点赞]
  • 无天 11
    2024-03-14 22:19

    赵括的对手是白起,断粮一个多月队伍还没崩,白起也是缺粮在赌。

  • 2024-02-09 21:49

    洗继续洗,将赵括形容成超人,最后还是输给白起。只能证明白起胜过赵超人。[笑着哭][笑着哭][笑着哭]

    yaolin 回复:
    前两天看了一篇洗得更不要脸的,说长平之战赵括为赵国延寿三十多年。
  • 2024-01-31 23:18

    初期秦军人少 赵国就算败了几场多增兵反攻也许能反败为胜但是 两国对峙长平多年之后赵括还认为能攻破秦军 虽然赵国国力不能支撑但是双方兵力对等下赵括还认为能赢 这不是纸上谈兵是什么

    水过无痕 回复:
    这是赵王要赌,赵括只不过是执行者,如果认识到自己处于弱势,放下身段,其他六国也不会不援助赵国,眼睁睁地看着秦赢下这场争霸战争,最终一统中国。
  • 2024-02-23 14:45

    赵括他妈:我儿子什么水平我还不知道,他就是你们这些自媒体吹死的。范雎:自媒体和水军都是我找的,合着被你们这些网文帝瞎掰扯一番,我成了白忙活的那一个?白起:我一生只打必胜之战,从不与名将交战,宁伏受重诛而死,不忍为辱军之将,廉颇还是算了,赵括,这样的菜不吃,天打雷劈

  • 2024-02-18 21:47

    战争成败。如军事综合力相当。要看君王格局。

  • 2024-02-18 10:23

    白起未必是赵括对手。只是秦国综合国力强于赵国,赵括是被耗死的。其实白起也好不了多少,连俘虏都养不起,没多余的军粮给他们吃,只好全杀了。

    东方木 回复:
    白起一生未曾败过任何一战,赵括怎么是白起的对手?尤其是赵括与白起的对战过程中,赵括的每一步都被白起精准预判了,还白起不是赵括对手?
  • 2024-02-22 13:40

    不能说赵括太差只能说对手太强,当时白起也是险胜,算是赌了一把,只不过他赌赢了,白起完美分析到了对方的特点下个套自己钻进去了,就算换上其他统帅也比赵括好不到哪里去,除非换成李牧,只不过当时不可能

    张泓 回复:
    还是说赵括无能
    张泓 回复:
    还是说赵括无能呀!
  • 2024-02-02 22:06

    双方战损差不多,输的原因是综合国力

  • 2024-01-30 18:05

    我还是喜欢孙皓晖先生的小说大秦帝国里面白起对赵括的评价“大体意思就是赵括是一颗将星,此战不死,以后将没人是他的对手”

    海洋琉璃心 回复:
    我更喜欢一开始赵括在赵国群臣面前吹牛逼廉颇怼他那句“算兵不算将闻所未闻”,如果长平赵括没死,可能会领悟到一些东西,但事实没有假设,赵括和庞涓何其相似,都是被对手利用两人对地形的知与不知之间搞死的,平心而论就算是长平赵括,在战国所有能叫的出名字的将领里排前三分之一肯定是没问题的,问题就是对他的期望直接是对标的前十甚至前五,自然就显得他名不符实
  • 2024-02-18 21:55

    小编不要以为长平失败。赵国回天无力。。。。。后期邯郸保卫战。赵王起用廉颇挂帅。白起不敢前往。被秦王赐死。廉颇大胜。一雪长平之耻。

  • 2024-02-19 14:09

    赵括属于名气很大,经验太少的人,能力并不差,白起战后对赵括的评价还不低

    好热呀 回复:
    就是现在的专家
    绝代风华一指流砂 回复: 好热呀
    这话说的,赵括人家好歹还有正常的理论基础呢[得瑟]
  • 2024-03-07 13:59

    还是秦的综合国力比赵强大,百万对四十万。唯一想不通的是,其它五国为什么不援赵

    红米 回复:
    有啥想不通的,排队时候有个插队的,有人出面阻止,最后打起来了,一堆人在哪里看,每一个帮忙的,不是常态吗
  • tout 5
    2024-03-15 19:25

    廉颇也是打的太保守,白起能用口袋阵包了赵括饺子,难道廉颇就不能包王龁饺子,本来秦国战线就长,少兵情况下就要像八路军一样在敌后搞切断运粮路线。而且赵国骑兵很强在敌后骚扰是最拿手的,但结果打成秦军擅长的阵地战,不输才怪。

    绝代风华一指流砂 回复:
    廉颇其实和白起王翦李牧风格大差不差都属于我先站稳确保不败,但白起李牧那种飘逸狠辣的作风他没有,王翦的话不太好评价,毕竟王翦没有出现过劣势兵力对敌也就不需要用奇谋,廉颇自认野战捉对打不过白起,不管秦军是谁都当是白起虽然不会有大的作为但不会太崩
  • 2024-02-12 22:02

    秦昭襄王时期,魏国已经奄奄一息,楚国内讧四分五裂,齐国在苏秦的助攻下还有一口气在苟延残喘,唯一能战的只有胡服骑射的赵国。因范睢的远交近攻的策略,对赵国先是高价买其铜制品,致使水土流失污染严重让他失去了粮食安全保障,后又在长平对峙三年打了三年,这些都严重的削弱了赵国国力,至于马服子他只是个背锅的,他爹赵奢活着的时候一直反对他的军事观点,虽然战败难辞其咎,但是实力已经不允许了。张仪的东出和连横策略以及范睢的远交近攻策略在不同时期发挥了最大的杀伤,长平之战后山东六国基本上没有了对抗秦国的能力了。

  • 2024-03-07 13:14

    洗个几把洗 人家45w围困40w 势均力敌打成围歼战 你战略上就有大问题 围困了几个月赵军不是没有一点机会突围 赵括怎么做的 原地待命等援军 秦军乐的围而不打活活饿死他们 赵括选择突围时候白起早就里三层外三层把防守搞得严严实实 确实廉颇最后也不一定能赢 但起码不会输的这么惨

  • 2024-02-18 21:49

    一将无能,害死三军。

  • 2024-02-21 17:29

    胡言乱语,让小编指挥就好了

  • 2024-02-15 09:53

    扯吧

  • 2024-02-18 11:44

    败军之将何以 演勇[笑着哭][笑着哭][笑着哭]

  • 2024-03-08 08:52

    他老爸老妈都觉得他不行,带兵要出大事,事实也证明了他就是个辣鸡,你还在为这货洗白

  • 2024-02-16 15:19

    作者把粮道被截搬到赵括接手之前了,你还讨论个屁啊?好像是因为赵括才导致粮道被截的吧?

  • 2024-02-21 01:39

    乱弹琴

  • 2024-03-07 20:13

    不怪赵括无能,哪个武将刚出道就碰上白起都得倒霉

  • 2024-02-19 18:14

    还是败了,四十人,不是虫,都死了

  • 2024-03-13 21:38

    买椟还珠、滥竽充数、杞人忧天也是误解

  • 2024-03-23 08:30

    兵力差不多,被别人利用地形包了饺子,还说能力强,历史虚无主义太严重了!兵凶战危,不搞清楚情况就带主力一头扎进去,能力高低还要怎么明显?

  • 2024-03-18 03:53

    至少我知道廉颇还没败

陌闻上下五千年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