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将军公孙瓒为何被袁绍击败了?

徐志敏看历史 2023-05-15 11:09:18

公孙瓒和袁绍的背景很像,都是世家子弟,英俊潇洒,都是因为他们的母亲身份卑微,凭借自己努力所以才会被重用,高贵的身份让他们一出生就有了官职,英俊的容貌让他们受到了很多人的青睐,而他们的母亲身份卑微,让他们在自己的家庭中不受待见,想要上位,就必须依靠自己的努力。

公孙瓒是在刘基的帮助下开始从政的,而公孙瓒却是在战争中崭露头角,在一八四年左右的时候,公孙瓒以一己之力压制了张纯与乌桓丘力居的叛变,获得了一个骑士校尉的爵位,那时候袁绍才被何晋任命为何进的谋士。

从那时起,公孙瓒就开始在幽州抗击叛乱,他的军中功勋卓著,步步高升,一八八年,公孙瓒就被提拔为镇守军,被册封为都亭候,同年,他被朝廷委任为幽州郡守,刘虞是汉光武帝刘秀的宗亲,比起刘备来更像是一个真正的汉室,所以刘虞就成了公孙瓒的实际领袖。而这时候,袁绍还在朝中当差,他才被封为西园八都尉之一,比上都尉太监蹇硕稍逊一筹。

公孙瓒被任命为幽州郡守,相当于东汉王朝的边疆卫士,隶属于朝廷与幽州的统领,公孙瓒的职责是镇守边疆,而刘虞刚则掌管着幽州的军事与政权,因为公孙瓒与刘虞政权观点的分歧,双方的关系逐渐恶化,最终导致了两人的分歧。

在此期间,公孙瓒立下了赫赫战功,平了边疆之乱,特别是乌桓、鲜卑等少数民族侵扰东汉边疆之事,被公孙瓒一一解决,其余则被刘虞以怀柔之心笼络,公孙瓒更是在渤海冀州地区,以寡敌众,将青州三十万黄巾军击溃,斩杀五六万,生擒七万,一时威风八面,河北四州无一能敌,而此时,袁绍才不过是借助河北士族之力,将冀州牧韩馥赶出,独掌冀州而已。那一年是191年,公孙瓒和刘虞的冲突愈演愈烈,再加上他本身的实力,公孙瓒向幽州牧刘虞发起了一场大战,最后公孙瓒以一己之力战胜了刘虞,不过公孙瓒的也做了一件错事,就是让人杀死了刘虞和他的家人。

几乎是同时,公孙瓒和袁绍也开始了对冀州的争斗,直到当时,公孙瓒依旧是河北四州中最有权势的一位大将军,在他最辉煌的时代,公孙瓒的军队遍布青州,幽州,兖州,而袁绍却只能占据一州之地。

按照191年时的版图计算,公孙瓒已经占有河北四州的大半,绝对是得天独厚,怎么突然之间就被袁绍击败了?第一,敌人太多,对权谋之术一窍不通。

公孙瓒在幽州以武功成名,但是他太看重武功了,所以他一直在到处征战,不管是对付乌桓、鲜卑等异邦,又或者是对付刘虞,他都是直接开战,甚至连刘虞的家人都被他杀光了,失去了不少盟友。第二个理由,是因为公孙瓒残忍,袁绍宽容。

袁绍虽然不能征伐四方,可是他为民,袁绍死后,河北上下无一不哀悼,所有人都哭得稀里哗啦,就像是丧子之痛一样,这一点在历史上也有详细的记录,所以河北的人民才会支持袁绍。公孙瓒败于袁绍之手,其三,袁绍为世家之首,一般世家子弟都拥护袁绍。

袁绍是四代三侯的嫡系,他的家庭在汝南郡是一个非常有名的百多年世家,而袁绍自己又是一个非常有名的世家,所以他受到了很多世家的拥护,其中以河北和豫州士族最为突出。

士族在东汉末期是一股很强的力量,一个枭雄要在一个地区站稳脚跟,必然要笼络和安抚当地的贵族,譬如孙权,就是通过笼络江东四大世家,争取江东贵族的拥护,从而在江东站稳脚跟;而袁绍则是通过笼络那些贵族,让他们为袁绍提供大量的钱财、粮草、兵马等物资,最终帮助袁绍战胜了公孙瓒。

而公孙瓒却只是一味的厮杀,在河北已经没有多少士族拥护他了,到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公孙的力量越来越弱,而这场大战,拼的就是人力物力,没有人支援,公孙被袁绍打败,这也是公孙被打败的一个很大的因素。

1 阅读:28
评论列表
  • 2023-06-28 10:09

    v说着说着啦

徐志敏看历史

简介:讲讲我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