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端午前,必定是灾年”,今年6月10日端午节,是灾年吗?

韩胖说装修 2024-05-21 19:10:33

端午节是咱们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固定在每年农历的5月初5,而公历的时间就不固定了。

夏至,是24节气当中的第10个节气,时间在每年公历的6月20日-22日交节,而农历的时间则不固定。

农历和公历时间不同,为了调节阴阳合历的影响,有一些年份会出现闰月。这也就导致了,端午节和夏至节气,在不同年份的时候,会出现前后顺序不同的现象。

如果端午节在夏至节气前,就被称为“夏至端午后”。如果夏至节气在端午节之前,就被称为“夏至端午前”。

在民间有这么一句俗语:“夏至端午前,必定是灾年;夏至端午后,农人吃酒肉。”今年的端午节在公历6月10日,今年会是灾年吗?

一、夏至端午前,必定是灾年

这句话其实很容易理解,意思就是说,如果夏至节气在端午节之前。那么就预示着今年的收成会不好,农作物可能会收到自然灾害的侵袭,从而导致减产,让生活出现灾难、饥荒。

为什么会有这种说法?

因为,古代是农耕社会,而且农业种植生产水平和条件都比较一般。没有什么便利的灌溉措施,主要依赖自然降水来滋润作物。说白了,古代农民就是靠天吃饭。

夏至节气的到来,就意味着酷暑、炎热。如果这个时候降水不足的话,就会导致土壤里面的水分快速蒸发。农作物得不到好足够的水分滋养,容易影响生长和产量。

并且,夏至节气在端午节之前,就意味着端午节时候的天气,可能会比较炎热,甚至出现干旱。对于夏天播种的玉米、大豆、水稻等农作物,都是很不利的,甚至无法正常生长。

因此,古人经过多年的观察和经验总结,才会得出“夏至端午前,必定是灾年”的说法。

二、夏至端午后,农人吃酒肉

“夏至端午后,农人吃酒肉”的意思,就说夏至节气在端午节之后,预示着今年可能会丰收。人们的生活条件好了,就有钱可以购买、享用酒肉,丰衣足食。

为什么呢?

因为夏至出现在端午节之后,就意味着炎热的天气,在小麦成熟期、水稻分蘖期等农作物生长关键期之后到来。不会耽误农作物的收获,也不会耽误农作物的生长。

除此之外,按照老祖宗的经验,夏至节气之后,雨水就会相对比较充沛。不仅能够满足夏季农作物的生长需求,还能促进土壤养分的释放和分解,为农作物的产量、质量打下基础。

人们的收成好了,自然就可以提高生活水平。平时舍不得买的酒肉,就可以偶尔端上桌改善伙食。

三、今年会是灾年吗?

今年的端午节在公历6月10日,而夏至节气在公历6月21日。也就是说,夏至在端午节之后,按照民间的说法,就是“夏至端午后,农人吃酒肉”。

也就是说,今年将是风调雨顺的好年景,庄稼能够获得好丰收。

比如:2023年。

因为夏至节气在6月21日,而端午节在6月22日。虽然相差一天,但是也属于“夏至端午前,必定是灾年”的范畴。

刚好,2023年河南部分地区的小麦收获之际,遇上了“烂场雨”,小麦的产量和品质都有所下降。一部分严重的地方,小麦发芽、发霉的现象非常严重,相当于绝收。在古代,这就完全符合“灾年”的说法。

文末总结

虽然说“夏至端午前,必定是灾年;夏至端午后,农人吃酒肉。”这句俗语,放在现在依然有借鉴意义。但是,收到地域和古今气候变化的影响,也不能全信。

再加上现在的科技水平和农业技术,都比古代有飞跃性的进步。很多时候,可以在人为的干预下,提高农作物的质量和产量,不用完全“看天吃饭”。

9 阅读:7076
评论列表
  • 2024-05-21 19:36

    夏至端午后,遍地收黄金,今天夏至在端午之后,是个好兆头,借着这个好兆头,预祝大家:龙年大吉,万事如意,事业腾飞,平安顺遂,生活美满幸福。

  • 2024-05-22 13:48

    今年夏至端午后,全国人民吃肉喝酒,过着丰衣足食的幸福生活!

  • 2024-05-21 21:43

    2023年风调雨顺,至少浙江衢州这样

  • 2024-05-22 18:50

    放屁,端午节之后十五天才是夏至

韩胖说装修

简介:每天为你分享精彩装修案例,装修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