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FitAir全场景运动耳机——更年轻派的韶音开放式耳机来袭

耳机林sir 2024-04-12 02:45:49

2023年,韶音发布了OpenFit舒适圈开放式耳机,提前两年多就富有前瞻性立项并投入大量资金人员精力去埋头研发,使得这款产品的完善度极高,它不仅仅能以“不入耳、开放式”式的佩戴形式给消费者全新的使用体验和不同以往的应用场景,在佩戴舒适度、音质表现、通话这些方面也展现出了极强的实力和成熟度——这些真不是什么片儿汤话,经我手直接推荐出去的OpenFit数量贼多,不光是买了的都说好,丢了还再买,并且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对周边亲友进行了病毒式营销。故而它虽非这个品类最早的产品,却无疑是最具开创性意义的一款,同时也踢开了一片蓝海,正式拉开了这一品类轰轰烈烈的大幕。

咱们中国人,很卷很敏锐很聪明,一旦看到有冒着蓝光的新赛道,看到“不塞耳道的耳机能带来另一种使用感受”这件事大有搞头且已经受到很多消费者的宠爱,那么反应速度自然都是飞快的。这之后的一整年,你在不同领域都能看到此类竞品在大力发展百花齐放,从知乎推送的文章到电商平台的推荐链接,从商场里的频繁露脸到机场数码店的C位加持,短时间内各种价位各种选择的开放式耳机就涌现了出来。

韶音的内心,估计是有些情绪复杂的,一方面这些后来者的纷至沓来实际上侧面佐证了己方的远见,这种开放式耳机产品的确大有前途,从外卖小哥到办公室白领大家都接受都喜欢都需要它;另一方面这些竞品虽然普遍不如自家的OpenFit成熟, 很多在设计和佩戴体验上有匆匆上马的烙印,也有不少明显欠打磨,试戴的时候给我的感觉仿佛是工厂打样的机器就直接拿出来赶时间开售了……但好虎架不住一群狼啊,何况你迄今为止就只有OpenFit这么一个型号,各色对手的的Sku则从百元级到千元级五花八门。无论是基于产品线规划、还是从渠道战术的角度出发,更多的型号跟进,已是箭在弦上。

所以,这次的新品OpenFit Air来得很自然,很合时宜——可能有的朋友会觉得应该更早就推出来,颜色也可以不止是这三个颜色,对此个人倒是表示理解:领跑有领跑的难处,韶音的市场地位和消费者基本盘都属同类翘楚,在这个前提下他们反而不适合太激进冒进,至于颜色这件事也很好办,一开始给了三种颜色,不代表以后不会增加新的版本嘛。

好的,来看产品,韶音2024年的新款开放式式耳机:OpenFit Air全场景运动耳机

依旧是简单规整放诸全球都符合潮流的方盒包装,开箱体验明快不浮夸。产品共有樱花粉冰川白和玄武黑三个颜色,我拿到的样机是冰川白色,肥皂盒形状的电池仓盈手可握触感优良。

外观这块儿相对于前作OpenFit来说,从电池仓到耳机本体各方面都做了轮廓调整,腔体更窄长一些,挂耳也更加细长柔软,两个型号的电池仓是不可互换混用的。重量和综合佩戴舒适度差相仿佛,可能有些人会觉得Air长出来的这一截略顶耳朵,这个得因人而异——需要说明的是由于OpenFit在设计科学度和佩戴舒适度方面起点过高,实际上明显高于市面上一大堆竞品,故而OpenFit Air这个延续性很强的设计没有毛病,依然够别人慢慢追的。以及它腔体更长所以对耳道正面形成了更多的直接遮蔽,这无疑使得它在物理性隔音(严格来讲应该算“挡音”)方面会比自家大哥更占便宜,同时物理性被动漏音也会变少,这些是其设计微调所带来的长板。

这些天我没事儿就把OpenFit Air挂在耳朵上,囊括了各种室内/户外/交通工具/慢跑/通话等使用场景,综合的感受是它的佩戴舒适度在同类产品里绝对是佼佼者:单边8.7g的重量配合内埋柔性钛丝质感软弹的耳挂,负担感首先就很轻微,又不易掉落,非身体对抗或极度激烈的运动都能胜任;然后它这个柔软亲肤又具备防滑的硅胶材质选用得也很讲究,舒适度很令人满意;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依然是它这个设计的整体架构太科学了——想要做出这种完全不堵塞耳道的耳机不难,理论上耳挂加小喇叭就可以,但若想再同时兼顾大部分人的佩戴舒适度和牢固度就变得难度剧增,前期设计的一丁点不合理都会让产品直接丧失意义,在此基础上还想要做到减少漏音那就更难了,需要大量的软硬件实力和令人头皮发麻的研发成本+时间+人力+金钱投入。市面上很多类似产品其实是大幅牺牲了舒适度和牢固度的,相比之下,韶音在这方面依然是那么一枝独秀。

PS:这里需要补充的是,如果阁下像我一样常年佩戴眼镜,那么这种以耳挂为固定形式的开放式耳机,眼镜腿较细的话也是没啥影响的,不过还是谨慎建议眼镜党们试戴之后再做抉择。

功能性上,作为“Air”版,新款的OpenFit Air也是颇有诚意,双MIC降噪+cVc8.0算法保证了相当不错的通话质量,支持app给出了更多功能完备性和升级空间;使用续航来说单次6小时综合28小时的成绩略有减退,充电10分钟使用2小时的实用快充的加入成为了良好弥补,更让人高兴的是它的逻辑算法有所调整,使得其在充电仓内的待机时间从前作的10天升级到了30天。

音质部分,OpenFit Air采用了韶音自研的定向声场+动态低频增强技术,实际上我第一耳朵就对它的低频印象深刻,这个低频的味道相当的直率,线条感明晰得让人有些惊异,因为在我的一贯印象中,这种不直接侵入耳道的形态,低频往往都会倾向于柔和散,乃至没什么能量感都是可以理解的事,而OpenFit Air却拥有很强烈的存在感,着重打击力度和速度反馈,能够较为分明的给出低频乐器各自错落有致的表达,甚至会给人一种凝聚力过足而不够松软的印象,不得不说这是一种很倾向“素质流”的处理方式,“暖”“缓”“厚”这些不是它的走位,分离度和层次感则得到了尽量的强调。

于是中频这块儿,尤其具体到人声,其思路也是“明明白白清清楚楚”为重,拒绝含混的咬字,拒绝口齿不清的表达——如果你之前或多或少接触过一些此类产品,你也许会产生一种“这类耳机差不多播个慢跑BGM听个响就行了,想要把各种乐器人声都搞出解析实在太难”,那么OpenFit Air可能会颠覆你这个印象,它还真就是能给到出人意料的分离度和层次感,给到很明确的歌手口型回放,给出一大堆较为繁复的细节演绎。

高频透明度和延伸喜人,且中高频处有显著的加亮处理,使得整体听感都表现出了很高的通透度。本来开放式不入耳就会因其佩戴形式,在通透度这件事上先天占些便宜,因为你戴这个耳机在物理上就不会有闷的感觉,你的耳朵本就是打开的,OpenFit Air这种调音处理就会进一步拉伸你的综合通透感,加之其高频细节表达也蛮棒,在部分音乐时都不光是“明亮”了,甚至有些人会觉得过于“明锐”,很明显这是一个足够年轻派的调音,倒是蛮契合“Air”这个定位。

可能纵向和自家大哥旗舰款的OpenFit比较起来的话,我会觉得OpenFit Air这个声儿吧,它不够醇厚和煦,它更加直率也势必更为锋芒。包括说在有些情况下里一个鼓点下去,前者会让人觉得给出的厚实度和松软度都会更强,后者则收放更快且单薄不少——之所以说有些情况下,是因为这玩意儿还真的要看不同录音,甚至要看你用的是哪款音乐播放App,不过若只论分离度和层次感,那么OpenFit Air是一点都不虚的。

而如果咱们横向去跟市面上很多竞品比起来的话,这事儿又是另一个说头了,本人体验过的其它那些国产品牌开放式耳机,有些连声音基本正常都做不到,整个三频都是拧的,进来的声儿它是乱的……表现稍好的一些也只是说大体规整,在素质和调音的综合评定上也没谁能说比OpenFit Air高明的。若再结合定位,结合OpenFit Air的实际售价来看,那么这款产品的声音发挥无疑是值得肯定的,作为消费者也大可以在上市之后和OpenFit一起试听,看看你更喜欢哪个?

总结下来,OpenFit Air全场景运动耳机这款韶音开放式耳机第二弹,很韶音,很高完成度,声音很有特点,很具备成为“街机”的潜质~

开放式耳机这一品类,于我而言,它提供了一种不塞耳道、无惧汗水、且亲近自然的新选择。在它这里,大家的音乐和环境是可以不冲突的,工作和摸鱼是可以兼容的,带娃和听歌是可以共存的,驾驶和通话是可以两不误的,散步和神游天外是可以有BGM的。

它也许不会是你唯一的一副耳机,但在你好奇尝试之后,它却有可能成为你最常揣在口袋里的,那副耳机。

0 阅读:2

耳机林sir

简介:音频自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