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维为被问近300年重大发明为何没中国,避而不答被网友一顿嘲讽

尉迟红 2024-05-20 06:45:04

文 尉迟红心

编辑 尉迟红心

直面问题,直面历史

互联网上有很多千万粉丝的大V,比如像司马南,胡锡进,张维为,他们的节目被人津津乐道,有时候在网上的发言都能引起不小的议论。

主要原因是他们所谈论的都是国际大事,作为普通人都很难看明白的问题,他们会一针见血的说的非常清晰,不但在网上,有时候这些大V还在节目中和观众互动,感觉非常有趣。

最近张维为老师在节目中和观众互动回答问题,虽然问题回答的挺好,但是网友们却十分不买账,认为张维为根本没有正面回答问题,只会东拉西扯,十分尴尬!

这是怎么回事呢?听我娓娓道来!

事件经过

在近日,电视节目“这就是中国”上,有位女硕士生问张维为:“为什么过去300年的重大科技发明中没有中国人的身影?”

张维为巧妙得回应道:“中国的文明已有5000年历史,为什么仅仅关注这300年呢?如果往更远的历史去看,比如500年、1000年或者2000年,会发现很多从0到1的创新都起源于中国。例如,西方的火砲、造纸技术等,都是基于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而发展起来的。”

张维为提到,中国之所以能在如今迅速发展,是因为在过去2000年的时间里,中国一直领先于西方。直到最近的300年,西方国家才开始超过我们。

现在,中国正经历着强劲的复兴,在过去30年里,我们在多个领域迎头赶上乃至领先于西方国家,这是历史的一种延续。

张维为的意思很清楚,西方国家近300年来的科技进步并没有脱离中国古代的影响。

实际上,在整个人类历史的长河中,中国领先的时间远超近代的落后期。

简而言之,我们只是在近代历史的一小段阶段有所落后,而现在中国已经在重新崛起,赶超往日的光辉。

网友发声

就是这段张维为的回答,在网上引起了巨大的热议,本来我以为很多人会认为张老师回答的没有任何问题,结果没想到的是,很多人根本不买账,甚至很多人言语激烈,认为追捧张老师是民族的悲哀。

“张维为众人捧,这才是民族悲剧”

“这是个什么玩意儿呢,历史该如何归类?”

“井底之蛙的夜郎自大”

“张教授的胡言乱语只能骗骗老百姓。”

“人家讲近两百年来对人类的贡献,他讲一千七百年前的贡献。”

“张教授的认知水平不如小学生”

作者看法

张老师的回答其实有他的见地

中国的确拥有悠久灿烂的历史,古代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展示了中国文化的非凡创造力和对世界的贡献。

回望过去,我相信曾经辉煌过的中国,并且在当下的国际舞台上,中国也正逐渐恢复其影响力,走向世界第一的宝座。

然而,我也看到了网友的反应,他们的语气中带有不少过激之词。

诚然,有话直说是互联网的特点,但无论同意与否,都应以理性和尊重的态度去交流,避免使用过激的言辞来批评他人。

尊重他人,也是对自己见解的尊重。

网友的不满有一定的道理

网友的不满情绪中也隐藏着一些合理性,他们的确感受到了问题被回避。

女硕士的问题指向的是近300年来的科技创新,这段时间内中国的确没有像西方国家那样在科技革新方面取得重大进展。

这个问题直接而具体,值得正面回答。节目中这种绕弯子的做法,无疑使得观众感到有些不悦、不爽直。

至于为什么在这近300年间,人类社会的重要科技突破缺少中国人的身影,

我觉得,一方面,当时的中国历史上经历了闭关锁国的政策,同时又遭遇了外来侵略影响,这直接或间接阻断了文明的交流与科技的传播。

另一方面,西方国家通过工业革命实现了技术与科学的飞跃,这种模式恰好在短时间内快速推动了科技的突破。

中国虽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未能与时俱进,形成有效的科技创新体系。

写在最后

最后说一句,看问题得看全面,我们的历史光辉确实耀眼,但现实问题也得正视。

互联网上言论自由,大家都能说出自己的看法,这其实挺好。

不过,犀利归犀利,咱说话还得有点儿温度,别太火爆。毕竟,每个人的看法都有它的道理,和气生财。

中国崛起的大潮已经起航,咱们就努力做好自己的事,让未来的300年里,世界见证咱的辉煌!



0 阅读:1

尉迟红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