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仡佬族

鳝堂集庆 2024-01-23 08:43:57

国内的少数民族,如果不太了解,常常会傻傻分不清楚。

比如说东北的鄂温克族和鄂伦春族;还有重庆、湖南、湖北的土家族和青海、甘肃的土族,一字之差,两个离得其实还挺远;还有西南的仫佬族和仡佬族,不了解的估计连第一个字都念不对。

仡佬族主要分布在贵州。贵州虽然不是少数民族自治区,但其境内也是民族众多,被称为“多彩贵州”。这个“多彩”不仅仅是自然景观,也包括不同的民族风情。

仡佬族除了在贵州,在云南、广西也有分布,只不过人数比较少。

仡佬族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都比较陌生,但对夜郎国应该不太陌生,有个耳熟能详的成语就跟夜郎国有关,李白也有“随风直到夜郎西”的诗句。夜郎国就是仡佬族的祖先建立的。

广西的仡佬族主要是分布在隆林、西林。隆林的全称是隆林各族自治县,这种叫法在全国也不多见,在广西也是唯二,另一个是龙胜。

通常我们见到的自治县都会冠以某某族,一两个民族的比较多,最多的是四个民族,在云南双江。

如果是四个以上的民族,那就太复杂了,行政成本太高,因而以各族来代称。

隆林的仡佬族是清初为了避难,从贵州迁过来的,至今有约3000人。

仡佬族的本民族语言叫仡佬语,分为多罗、哈给、稿、阿欧这4种方言。仡佬语内部语音差异比较大,各方言之间基本不能交流。

仡佬族还有一个分支叫倈人(单人旁的来找不出简体字,只能用这个半繁体的替代),他们自称布流,跟仡佬族一样也是从贵州迁过来的,时间大概是清道光年间。

现在倈人主要居住在隆林,在西林也有几户散居的倈人。经过多次民族识别,1990年把倈人划归仡佬族,他们也被称作“倈仡佬”。

他们使用的日常用语叫倈语,这是跟仡佬语不同的另外一种语言。关于它的归属,语言专家们至今还有争论。

与广西仡佬语濒临断代消亡的情况不同,讲倈语的倈人数量,还呈现出稳定增长的趋势。这主要与当地半封闭的环境,传统的农耕模式,聚族而居有关。

仡佬族是否有文字,目前还没有定论,但曾发现一本手抄本的《九天大濮史录》,这里面是用汉字和仡佬古文双文书写,主要内容是对仡佬族历史文化的记录。现在已经发现近4000个仡佬族的古文字。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