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植物疫情防控技术培训活动在长顺举办

天眼新闻 2024-05-18 07:10:32

为切实做好稻水象甲等植物疫情监测与防控工作,保障全省农业生产安全,5月14日,贵州省植保植检站开办全省植物疫情防控技术培训班,在黔南州长顺县举办培训活动,来自全省各市(州)植保植检站主要领导和相关负责同志齐聚长顺,共同探讨农业植物检疫与防控。

当日上午,活动在长顺县广顺镇马路村拉开帷幕。参会人员先后在马路村和长寨街道威远社区实地观摩了稻水象甲防治关键期(育秧期药剂拌种)稻水象甲疫情防控处置示范和红火蚁疫情防控现场处置示范。

走进马路村稻水象甲疫情防控处置示范区育秧棚内,高大的立体式育秧机映入眼帘,一盘盘秧苗在育秧机上得到均匀喷洒。参会人员纷纷拿出手机拍照记录,仔细观察秧苗健康状态,认真听讲解。“我们通过工厂化集中钵盘育秧实施‘拌、育、喷、浸、撒’防治方式,压低虫源基数,管控源头,有效控制稻水象甲疫情蔓延,达到了较好防治防控效果。”长顺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刘宗朝介绍道。

据了解,近年来,长顺县积极深入实施“两增两减”虫口夺粮促丰收行动,聚焦疫情重点发生区域和主要粮食产区,着力抓好疫情监测预警、绿色防控、统防统治,围绕“狠抓越冬代成虫、普治第一代幼虫、兼治第一代成虫”防控措施,抓实秧田期、幼虫期集中防控及育秧返栽田重点防控3个重点环节,突出农业防控、物理防控和生物防控等集成技术,通过工厂化集中钵盘育秧实施防治,有效控制稻水象甲疫情蔓延,确保了粮食稳产增收。

数据显示,去年,长顺累计完成防控面积7.1万亩,疫情发生区处置率达100%。在稻水象甲疫情发生区实现工厂化集中钵盘育秧1.35万余亩,完成疫情防控核心示范200亩,辐射带动2000亩,综合防控效果达93.3%。

在长寨街道威远社区红火蚁疫情防控现场处置示范区,长顺县植保站站长刘茜对新发蚁巢处置方法及已处置蚁巢状况进行了详细介绍,并与参会人员进行了深入交流。

为延续上午观摩体会,进一步提升植保工作人员专业能力,指导安排后续防病虫害工作的开展,下午,贵州省农科院植保所植病研究室主任何海永、贵州省农业农村厅植保植检站副站长江兆春分别作了贵州省主要检疫性有害生物监测与防控技术培训和植物检疫理论与实务及案例分析,贵州省农业农村厅植保植检站站长雷强对全省秋粮作物重大病虫害防控工作进行了部署。

贵州省农业农村厅植保植检站站长雷强作工作部署。

雷强表示,4月下旬以来,贵州大部降雨天气增多,水稻“两迁”害虫始见较早,要全力做好秋粮作物重大病虫害防控工作,通过强化工作统筹安排、强化病虫监测预警、强化防控技术培训等切实做好水稻、玉米、马铃薯等秋粮作物重大病虫害防控工作,完成大面积单产提升目标任务,夺取全年粮食丰收。

与会人员纷纷表示此次培训活动收获颇丰。“长顺的防控方法节省成本,效果也好,加上技术培训提升专业水平,整体感受很不错。”玉屏自治县农业农村局高级农艺师刘洪春说。

铜仁市碧江区农业农村局植保植检站站长刘泉则表示:“通过集中育秧来做稻水象甲的防控的方式特别好,百姓拿到手就是健康的秧苗,节省了很大的劳动力成本,也减少了农药的用量,效果也好,值得学习。”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曾田

编辑 孟祥可

二审 卢泰铭

三审 张发扬

0 阅读: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