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转业香不香,只有亲历者知道!

三剑客 2024-05-08 17:20:19

剑客行者 三剑客

前几天,一位战友打电话说他明年就要达龄退役了,问问笔者的意见,“大家都说转业最好,工作不忙、时间充裕,你觉得怎么样?”

笔者今天准备了一个真实的故事。

文|剑客行者

图|大唐

编辑|剑客山风

战友转业到派出所工作。他说他之所以选择转业其实就是因为体制内相对轻松,有时间照顾家人,可以过过正常人的生活。然而当他真的成为了一名基层民警之后,才发现理想和现实之间总是有差距的:每天忙忙碌碌,节假日还要加班值班,遇到大项任务的时候绝对没日没夜。不但自己期待的孩子照顾顾不上,连基本的节假期也无法保障。去年十一我们找他玩,结果愣是等了三天都没等到。

我们说,怎么感觉你这转业了比服役时候还要忙?他说,还别说真是,忙的让他当初的期待和目标都没实现,让他开始怀疑当年选择转业的正确性了。

想不加班,结果转业后继续加班;想多些时间照顾家庭,结果依然没有时间。这也是不少转业战友退役经历的真实写照。大家都说如果转业到了公检法等要的单位,组织部、办公室等需要加班的的单位,其实就是换了一个地方、一种方式来“当兵”。

也难怪一个网友留言:我还是劝各位转业的时候别来24小时有人值守的单位,不然你会怀疑转业的意义。

转业的意义在哪?相信每个选择转业的战友都会如数家珍:实现了大家职业转变的同时,还保留了相对较为稳定的薪酬待遇、社会地位、福利待遇等。还有就是时间自由、可以陪伴家人、弥补对家庭的亏钱等。其相对的稳定性、较高的幸福感,是其他安置方式无法比拟的。这些优势,无疑成为不少战友解决两地分居、加班加点等问题救命稻草。不少人就说选择了转业,之前服役期间的所有烦恼、所有遗憾都可以一一解决,剩下的就是幸福生活。

幸福自然必不可少,小刘就觉得转业这个选择真好。

他说他服役时候,就是普通的连长,家属在也一直埋怨他的工作没啥价值,啥忙也帮不上。所以小刘在选择安置方式的时候,就特意选择了转业,觉得只要在体制内工作迟早会有发挥的机会。

那年,作为教培老师的家属,因为矛盾和所在学校闹掰辞职了,但是学校却以各种理由拒绝给她支付相应的工资报酬。家属多次找学校沟通,但是学校却很强势,甚至把她拉黑拒绝接电话。

家属很无奈,就在准备放弃的时候,小刘给了她意外惊喜。原来小刘咨询了在相关部门工作的朋友,朋友给他指明了解决的路径:找劳动监察部门或者教育部门投诉,甚至连怎么写怎么做都教给他。也因为有了朋友的帮助和指导,这事情很快就办了下来,欠的钱就给补上了。

而小刘也知道,之所以事情得到解决,除了朋友的帮助指导,也幸亏自己转业到体制内,才有了这样的机会和资源,不然绝对又是一个帮不上忙被埋怨的结果。

图片来源于网络

觉得转业不错的,还有大张。

大张说,他是符合自主择业标准的,但是退役时候还是选择了转业,选择了一个工作相对清闲的部门。他说他现在的生活节奏,就是每天上班、下班,每天送孩子上学、回家做饭、陪孩子写作业,就是节假日和家人一起吃吃、玩玩、闹闹,把之前没去过,没玩过的地方转了个遍,很是开心幸福。而且之前的一些爱好,也重新捡了起来,生活过得有滋有味。

而这一切,源于工作固定、时间固定、收入固定,让他不用再为就业生机而烦恼,也就有了真正属于自己的时间陪伴家人,“这就是转业带给自己最好的好处!”

但是转业带来的烦恼也是随之而来的,大陈感触很深。

大陈在退役之前,是法律专业出身,所以他决定转业到法院工作。

经过努力,他实现了自己的梦想。但就在他准备好好施展抱负的时候,一连串的打击接踵而至:他觉得自己可以当法官,但是单位安排的是党务工作;本想着回来之后好好陪伴家人,但是单位安排他去驻村,一去就得两年;再加上在融入单位、职务职级调整方面不如意,让大陈实在有些郁闷:早知道如此,不如当初复员或者自主择业,自己干或许就没有这些烦恼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

笔者的一个战友转业安置到当地的市场监督管理局,负责特种装备设施方面的工作。

他说他现在负责工作的危险系数太高了,每天都提心吊胆的总害怕辖区内企业出任何的事情,但凡有个风吹草动就要加班加点去排查、检查。他说本以为回到地方后工作压力会少,但是没想到的是这压力一点都不少,反而觉得更大了,“以前部队里每周都能踢个球打个游戏,现在回来了反而没时间干这些事,怎么感觉这幸福感倒退了?”

看了他们的故事,是不是你也有一种转业之后祸福未知的感觉?有一种要去拆盲盒的感觉?

笔者认为,这都是正常现象。任何一个安置方式都有利有弊,给一些人带来很帮助,也会给一些人带来麻烦。所以转业不是什么良药处方,也不是什么问题答案,更不是解决问题的救命稻草。它只是一种普通的安置方式,给予退役军人一个工作生活的平台。至于带来的到底是幸福还是烦恼,就看自己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

笔者觉得,之所以转业被很多战友推崇和深信,觉得是最佳选择,还是因为转业在几种选择里性价比更高,不是最好但是相对较好;是因为我们对于退役后的生活有太多的期待,觉得一旦转业问题迎刃而解、矛盾随之消失,对于困难估计不足;是因为我们对于转业的影响认识不足、准备不够充分,选择有些盲目或者自负了;是因为只看到转业后工资高、地位高、可办事等优势,但是因此而付出的代价却往往忽视了;更是因为我们缺乏相应的了解,对于其他人的经验轻率深信,觉得可以照搬照用。

笔者建议,对于转业这种安置方式,我们需要以平常心对待,不要拔高或者神化,它只是一种方式,也许能缓解矛盾,但不会是药到病除;转业不一定是最好的方式,比如你需要时间陪伴家人的话,或许逐月才是最好的。这就要求我们在选择之前多想想、多问问,利弊权衡,而不是只看眼前和好处;转业提供的是一个平台,但是否适合,是否人人满意,就不一定了。这就需要你选择单位时要谨慎,三思而后选;转业的经历和感悟因人而异,所以可以借鉴了解,但切不要期待复制粘贴。

有人说这不是不意味着转业不香了,不好了,不该选了?笔者说那不是。随着相关机制规定的完善和提升,转业这种安置方式的保障力度和强度也会越来越大,给与大家的帮助也会越来越多。只不过需要我们做好准备,理性选择,争取一个最好的结果。

笔者就是转业的,对于现状谈不上很好也不觉得差。但是如果有人问我好不好、行不行的话,我依然会说:选了不后悔。

1 阅读:9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