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万万没想到,3年前中国汽车芯片大缺,如今趁机爆增100%

新机快汇 2024-03-14 09:50:43

自2020年下半年以来,因某种原因影响,迫使许多汽车工厂停工或减产,包括生产汽车芯片的半导体制造商。随着大规模的蔓延,各国采取封锁措施,进一步加剧了供应链的紧张状况,引发的全球供应链紊乱,对芯片需求激增!

然而,随着全球对可持续能源和环境保护的关注增加,2020年下半年以来,全球范围内出现了芯片短缺的情况。

而新能源汽车所需的电子芯片数量确实比传统燃油车更多,这是因为新能源汽车需要大量的电池管理系统、电动驱动系统、充电控制系统等电子组件,而这些组件中都需要使用到芯片,这也对新能源汽车产业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芯片价格的暴涨对整个汽车产业都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汽车芯片市场确实主要由英飞凌、恩智浦、瑞萨、德州仪器、意法半导体、博世等几大巨头主导,它们在汽车电子领域拥有强大的技术实力和市场份额。

由于这些巨头的垄断地位,它们可以对价格和供应进行控制,使得车企在芯片采购方面相对被动。最高峰能将20块钱的芯片,暴涨100倍,售价高达2500元一枚,每台车要用到6枚芯片,是燃油车的6倍,让新能源车企不得不停产。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全国有关人员、企业领导和产业链上的其他相关方都在积极寻找解决方案,包括加大对芯片产业的投入、促进国内芯片生产能力的提升、加强国际合作等措施,以缓解芯片短缺带来的影响。

希望随着各方努力,芯片市场供需平衡能够逐渐恢复正常,从而为汽车产业的发展创造更好的环境!

2023年起,中国汽车芯片自给率提升至超过10%并达到了翻倍的增长,这表明中国在汽车芯片领域的自主研发和生产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随着自给率的增加,中国汽车产业对进口芯片的依赖程度减少,从而降低了对国外芯片市场的影响。

国外巨头企业的垄断地位彻底破灭,价格也提不上去了。那些芯片最高价位高达1500多,现如今也被国产芯片整顿明白了,售价只需要几块钱。

国产芯片价格的大幅下降导致了一些国外芯片价格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对于一些高端芯片,国产替代品的出现可能打破了原有的市场格局,导致价格的大幅下跌。

中国汽车芯片自给率目前为10%左右,在汽车芯片领域已经不存在依赖进口的情况。但是中国在汽车芯片产业上仍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和提升潜力。

此后,各大国企单位通过加大对汽车芯片领域的投入和支持,鼓励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正在进一步提升自主研发和生产能力,从而实现汽车芯片产业的全面发展和自主可控。

在各大企业的共同努力,相信中国汽车芯片产业未来会迎来更加美好的发展前景。

0 阅读:63

新机快汇

简介:有趣的数码梗主,手机资讯、推荐、软件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