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德林组织战犯参观,杜聿明见到国产汽车后感慨:我能试开一下吗

南书房 2024-03-02 23:36:52

在解放战争中,人民解放军俘虏了一大批国民党高级军官,这些人在新中国成立后都被送到战犯管理所关押改造。

1959年,在毛主席的指示下,第一批改造好的战犯被特赦,部分国民党战犯走出了功德林监狱,参与到新中国的建设中。

从1949年到1959年,第一批被特赦的战犯经历了整整十年的改造,在这十年时间里,他们如何做到脱胎换骨的呢?

一、组织关心、思想转变

一般来说,人的思想一旦形成,就很难再发生改变,让国民党战犯放弃自己的信念,必定要经历一个复杂又曲折的过程。

与劳动改造不同,思想改造必须根据对象的真实想法对症下药,细微的观察和正确的分析都不可缺少,方能解决改造对象的思想。

在功德林监狱接受改造的国民党战犯中,有一部分战犯的改造过程颇为曲折,像沈醉、杜聿明和黄维。

沈醉曾是“军统三剑客”之一,曾受戴笠提拔和照顾,对戴笠拥有很深的感情,这与其他人“死忠”于蒋介石有着根本的不同。

每到戴笠的忌日,沈醉都会自发纪念,对于沈醉的行为,功德林监狱的管理员不仅没有给予批评,反而表示理解和支持。

管理员的宽容的态度,让沈醉的思想深受触动,沈醉切身感觉到了共产党的不一样,并从此开始配合改造。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国民党战犯在功德林监狱的改造过程,不仅仅是简单的劳动锻炼,还有充满人情味的关心。

杜聿明刚进监狱时,身患胃溃疡、脊椎炎和多种结核病,这些疾病折磨得他痛不欲生,杜聿明一直睡不好觉。

为了医治杜聿明的疾病,人民政府花费了大量人力财力,最终根治好了杜聿明所患的胃溃疡和结核病。

杜聿明身体康复之际,他做了一番思量:

“我身为国民党战犯,不仅没有被共产党送上军事法庭,还受尽共产党的照顾,看来共产党的确不一样。”

最令杜聿明感动的一件事,还是人民政府医治他脊椎炎的经历,医生和管理员所表现出的关心,一度让杜聿明感到受之有愧。

当杜聿明不再受疾病折磨,能够安稳入睡时,他流下了眼泪,决心认真接受共产党的改造。

二、抗美援朝、组织学习

1950年,朝鲜战局发生了变化,党中央决定派遣志愿军入朝作战,消息传到功德林监狱,所有战犯都觉得不可思议。

国民党战犯认为共产党的军队装备落后,与海陆空军现代化的美军无法相比,不少战犯断定志愿军必定失败。

思想转变的杜聿明对这一仗非常关心,他接触过美军,对美军的战法有一定认识,于是给人民政府写了一份材料,希望能够帮助志愿军战胜美军。

这一刻,杜聿明已经不把自己当作战犯,也不再对共产党怀有敌意,开始尝试回归人民的怀抱,成为人民的一员。

志愿军在朝鲜战场挫败美军之后,功德林监狱的国民党战犯都五味杂陈,他们意识到共产党带领的中国强大起来了。

受到抗美援朝战争的影响,国民党战犯们纷纷改变固有的思想,决心好好接受改造,融入到新中国中。

实际上,监狱管理员早就知道国民党战犯态度顽固、反感共产党,因此才没有采取施加压力的手段,而是选择了耐心教育的方式。

在改造国民党战犯的过程中,监狱管理员从不体罚、打骂他们,而是组织他们学习、劳动、讨论和参观,向他们诉说道德和真理,这也让他们心中的怨气无处发泄,只能配合进行改造。

功德林监狱准备了《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公敌蒋介石》等书籍和资料,并让国民党战犯进行思考和讨论。

渐渐地,一个事实摆在了国民党战犯的面前:

“蒋介石违背了孙中山的三大政策,是人民的敌人,共产党建立了新中国,是一个具有光辉思想政党。”

除了在理论上教育国民党战犯,功德林监狱还重视理论和实践的结合,组织国民党战犯参加劳动和外出参观。

三、自觉劳动、外出参观

当时,功德林监狱要求国民党战犯定期参加劳动改造,这样既能锻炼他们的身体,又能让他们树立劳动的意识。

一般在一个星期内,国民党战犯需要从事烧水、缝纫、洗涤和理发等劳动,而且是根据他们的喜好“自愿报名”。

这种被迫劳动最终变成了自觉劳动,杜聿明还从中学到了许多手艺,如缝衣服、嫁接树木,是国民党战犯中的“多面手”。

原本杜聿明因病摘除了一个肾脏,是可以免除劳动的,但是他坚持要参加监狱的缝纫组,这位昔日研究坦克车的司令长官,竟然摇身一变,成为了研究缝纫机的“裁缝”。

随着国民党战犯的思想陆续发生改变,人民政府又制定了外出参观的改造方式,也就是将社会当作学校,让国民党战犯感受新中国的成就和魅力。

1957年时,人民政府组织国民党战犯到全国各地参谋,地点包括北京市内和郊区、湖北地区和东北地区。

在湖北武汉,国民党战犯见到了人民政府修建的长江大桥,所有战犯都心生震撼,因为蒋介石统治中国多年,却没有修建一座类似的大桥,而是每天想着如何发动战争。

在吉林长春,国民党战犯参观了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他们看到汽车生产线八分钟产出一辆汽车,心情格外激动。

他们当中的每个人都开过或坐过汽车,但那都是从外国进口的汽车,并不是中国人自己生产的,现如今,看到中国可以自己生产汽车,国民党战犯感慨万千,尤其是喜爱车辆的杜聿明。

到了停车场时,杜聿明对管理人员说:“我能试开一下吗?”

管理人员同意了杜聿明请求,杜聿明兴奋地坐到一辆汽车里,稳稳地开了起来。

这次外出参观,让国民党战犯的内心再也无法淡定,1958年,他们集体写下了“请罪书”,向人民政府思想缴械。

一年之后,在毛主席的批示下,一部分改造情况良好的战犯获得特赦……

2 阅读:287

南书房

简介:以专业的眼光让历史更加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