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车遇上不透明订单,浙江消保委约谈十家网约车公司,乘客有话说

司机老李 2024-03-21 16:36:20

在打车时经常会遇到价格和预估价格不符的情况,大多数时候,乘客都是觉得价格差不多,没有追究。但有时候价格太离谱了,附加费里还多了十几元的收款项,可能写着停车费或者高速费之类的,订单定价非常混乱。

近日,浙江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以下简称省消保委)分别对百度打车、高德打车、滴滴出行、T3出行、曹操出行、哈啰出行、神州专车、首汽约车、享道出行、阳光出行10个网约车平台开展消费体察,重点关注高速费、跨城费的收取及告知情况,并要求各平台对相应问题作出整改。

对于这种事情,乘客最有发言权,尤其是在机场、动车站这类地点打车的乘客,遇到附加费的概率会高不少。

一喂顺风车的车友群里,有群友爆料,自己打车去萧山机场,临下车时被网约车平台司机要求加收返程高速费。

“以前打网约车,我都是出机场收费站的时候再付20元高速费,进机场从没有付过这一类费用。”

“现在都是这样的,我不会多收乘客的钱。”

说实话,网约车司机说出这种话,我不知道他是故意的,还是真觉得这个是合理收费。网约车平台的低定价,让司机跑一趟赚不了多少钱,成本过高司机不愿意跑。于是司机选择将成本转移到乘客身上。乘客和平台投诉,平台惩罚司机,司机又把罚款转移到下一个乘客身上,这种恶性循环谁也说不好什么时候结束。

“我和同伴准备打车去萧山机场,电话沟通时网约车司机提出收取离开机场的高速费,被我拒绝之后他竟然直接拒载了。”

不支付就拒载,感觉网约车逐渐变成了出租车的样子。像滴滴、曹操、一喂顺风车等出行平台,对跨城、长途网约车这类订单,在订单中都增加“跨城费”“远途费”等费用,给司机进行一定的补贴,但在实际运营中,部分司机仍要求乘客通过扫码方式额外支付空车返回费。而理由无非就是赚的不够多,还想多赚点。

网约车司机的收入就像薛定谔的猫,总有人晒自己月收入破万,但大多数司机却还干着私下收费的买卖。可能行业就是这样,平台宣传收入破万,但从来没和你说过,成本有多高,司机到手能剩下多少。

无论怎么样,司机直接向乘客收费,无异于杀鸡取卵,最后的恶果还是网约车司机自己承担。未来的发展,就看监管部门和出行平台如何博弈了。

0 阅读:159
评论列表
  • 2024-03-21 21:15

    不收出来的高速费,到机场又不给派单,难道要司机自己出20块高速费吗,20公里拉到机场还不到40块,司机出20高速费,那不是白干了,一味的指着司机。

  • 乘客和司机都没有错,当初的设计错。解决这个问题很简单,乘客总是少不了付机场公路费用,就进机场收,出机场不收费。当初的设计既制造了司乘矛盾,又给美丽的杭州制造了不和谐的声音,为啥不改呢!进出各收拾圆也不行,营运车辆还是不想去机场,因为出来空放又亏拾圆!

司机老李

简介:五年网约车司机,和你分享路上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