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建部:老百姓60%的财富都在房子上,3大趋势下,房价走势已定

个性装修风格 2024-05-15 17:11:20

众做周知,2022年对房地产行业来说,绝对是充满了黑暗的一年。这一年因为商品住宅成交面积的大幅下滑,全国住宅竣工待售面积创下了近年来的新高。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2年末全国住宅竣工未售面积2.7亿㎡,同比上升18%,创近5年新高,但是就历史数据来看,仍远低于2015年4.5亿的历史高点。

一系列的数据告诉我们,这一年房地产的天是多么的黯淡无光,购房者没有买房的欲望,开发商开工的项目也很少,不少项目甚至还出现停工、烂尾的情况。

不少项目即便都拖到现房了,依然卖不动。根据央行公布的《2022年第四季度城镇储户问卷调查报告》显示,2023年1-3月份,只有16.0%的居民打算购房,这一比例大幅低于三季度的17.1%,并创下了2016年下半年以来的新低(2016年二季度比例为15.1%)。

为什么大家的购房意愿这么低?个人认为主要有两个原因:

1、手里没有钱,或者有钱,但是对未来充满了不确定性的担忧,不愿意进行大宗消费

过去这三年的经济局势大家也看到了,失业率不断攀升,实体经济受到严重打击,不少商铺和工厂缩减规模或者干脆倒闭。

不少行业也是大规模进行裁员和降薪,这就直接导致不少人中年失业,收入直接降为零。本来一个月能承担一两万的月供,如今失去工作,或者收入大幅减少,已经无力承担这么高的月供,只能面临个人信用破产,房子被拍卖。

其次,央行报告显示,在消费、储蓄和投资意愿上,倾向于“更多储蓄”的居民占61.8%,比上季增加3.7个百分点。为了有更多的能力应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只能选择存钱。

比如老龄化不断加剧,连年轻人都开始存钱了。据36氪后浪研究所的一项调查报告显示,在全国2200名40岁以下的年轻人当中,只有6.9%的人表示他们不存钱,也就是说,剩余93.1%的年轻人都有存钱的习惯。

2、面对大量的停工和烂尾楼盘,购房者对楼市信心降至最低点

因为前几年楼市的严格调控,开发商融资受限,再加上购房者观望情绪浓厚,开发商资金链很容易出现问题。再加上不少开发商都存在高负债扩张,高周转的情况,如今行业局势急剧向下,这些开发商受影响最大,破产、爆雷成为常态。

前几天住建部用“456”来回应了当前房地产市场的一些实际情况,房地产相关贷款占银行信贷的40%,相关收入占地方综合财力50%,而居民财富60%都在住房上。

说实话,真是的数据可能比60%还要高,可见房子已经占据了家庭资产的大部分,这也是很多人希望房价上涨的原因之一。

其实在三大趋势下,房价走势已经确定。

趋势一:人口减少,出现负增长

2023年1月17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人口数据,2022年人口净增长为负85万人,也就是死亡人数超过了出生人数85万。

趋势二:保障性住房建设不断加快,租赁住房进程加快

2023年1月17日,全国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会议在北京以视频形式召开。会议指出,2023年要大力增加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扎实推进棚户区改造,新开工建设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公租房、共有产权房等各类保障性住房和棚改安置住房360万套(间),比去年(240万套)有大幅度增长。

趋势三:房产税和房东税等房地产长效机制距离我们越来越近

前段时间住建部公布了一组数据,显示当下我国有6亿栋建筑,这个数据其实不是重点,重点是住建部给这些建筑赋予了“身份证”。也就意味着为未来房产税的开征扫除了技术障碍。

所以,2023年包括以后的房价走势已定,整体趋势稳定,对于大多数人口不断减少的城市,房价还将继续下跌。

0 阅读:32

个性装修风格

简介:每天更新个性装修知识,喜欢我就关注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