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合作与开放发展为贵州带来全新发展机遇

天眼新闻 2024-05-18 06:50:33

4月20日至22日,围绕“服务和融入国家战略共赢产业发展新未来”主题,国家级产业对接活动2024中国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首次在贵州举办。其中,贵州迎来史上最大工业投资项目——总投资金额为730亿元的贵州毕节磷煤化工一体化项目,该项目拟分三期建设,投产后,预计实现年产值1200亿元以上。

产业合作与开放发展,给贵州带来全新的发展机遇。作为西部省份,贵州拥有“一纵两横三角”黄金点战略区位优势,一直都是国家各种战略交汇点,肩负“闯新路”的战略使命,贵州始终坚持将区位优势、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加强跨区域合作推进开放共赢,对内推动西部开放发展,对外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在主动服务国家战略中作出贵州贡献、在积极融入国家战略中赢得贵州发展。

加强对接 主动服务和积极融入国家战略

眼下,承接粤港澳大湾区产业转移,推动从江乃至黔东南州产业转型升级,佛山—黔东南东西部协作产业园正在上演一场贵州与广东共同发展的鲜活大戏。

佛山—黔东南东西部协作产业园规划图

“这个产业园区最大的特色,就是对标粤港澳大湾区的标准产业园,由佛山市南海区负责全周期投资—建设—运营。”黔东南州金锐产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浩宏说。

根据佛山市南海区与黔东南州从江县两地合作协议,佛山—黔东南东西部协作产业园的投资、建设、运营,由佛山市下属的国有企业担纲。

“积极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深度融入长江经济带发展”“积极对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国发〔2022〕2号文件的发布,将“三不沿”的内陆省份变身“聚合力”的重心。

向北挺进,川、渝、贵一体化区域协同发展的“西三角”经济圈呼之欲出,牵引新时代西部地区高质量发展。

交通加速融入。今年1月,G7611都香高速云南昭通段建成通车,标志着中国大西南又一条连接滇川黔三省的高速大动脉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对提升区域路网服务功能,服务“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西部陆海新通道等国家战略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产业精准对接,全力推动贵州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和长江经济带国家战略,东西部战略协作和产业协同发展。4月26日,贵州省铝产业“富矿精开”招商对接会在浙江杭州举行,现场签约项目总投资约14.5亿元。

多个维度 区域协调促全域共同发展

贵州资源优势丰富,防城港是拥有通达天下的港口,这种差异化的自然禀赋优势和地理优势让双方的合作水到渠成。

5月9日,一艘载着贵州脱硫石膏的班轮从防城港正式启航,前往目的地越南锦普码头,标志着贵州脱硫石膏首次通过陆海新通道铁海联运直达东南亚。

自4月16日首列脱硫石膏铁海联运专列开行以来,贵州已陆续组织开行了13列专列,将21056吨货物从毕节运往了防城港码头集结,创新探索了毕节—防城港—东南亚的铁海联运国际物流新模式。

“今年4月,我们与大方火电厂签订了10万吨脱硫石膏外贸处置合同,首批处置量为10万吨。”作为此次货物组织运营方,广西天巨贸易有限公司经理陶生易说,将以此次脱硫石膏出口为契机,争取更多的越南水泥厂调整生产工艺并使用贵州脱硫石膏,在今年60万吨订单的基础上努力实现2025年处置150万吨的目标,同时,计划将出口品类拓展至粉煤灰、煤渣、炉渣等工业副产品。

优势互补,同样体现在旅游协同发展。5月8日,搭载200余名游客的Y477次“多彩贵州号”贵阳—老挝万象旅游专列缓缓驶出,拉开为期8天的异国风情之旅,搭建了贵州和东南亚地区的旅游互动交流渠道,助力贵州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

“穿行在山水间的旅游专列,连接两地的情谊与合作,成为双方合作共赢的新纽带。”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文旅厅厅长吴涛表示,贵州将持续抢抓共建“一带一路”等重大机遇,以“旅游+”深度融合为支撑点,伴随高铁时代红利,不断夯实航空、高速、高铁等旅游交通体系基础,对标国际标准不断提升旅游服务,努力让贵州成为近悦远来的世界级旅游目的地。

互促互进 开启区域经济合作新征程

从全局谋划一域,以一域服务全局,贵州始终坚持把经济发展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围绕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发挥协同联动的整体优势,全面塑造创新驱动发展新优势。

贵州胜威化工集团总裁马磊在2024中国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贵州)资源精深加工及综合利用专题对接活动上交流发言

“2017年,我们被贵州营商环境和矿产资源禀赋深深吸引,决定从云南进驻贵州,新增产业布局。”贵州胜威化工集团总裁马磊回顾企业来黔发展历程时说。

目前,贵州胜威化工集团已在黔投资58亿元,在贵州省内福泉、开阳、瓮安建成三个生产基地,并在贵阳与贵州省科技厅共同成立胜威化工新材料研究院,构建起“钛—磷—硫—铁—钙”全资源循环耦合利用产业体系。

不久前,纳雍县人民政府与北京吉能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签订投资框架协议,双方拟合作建设规划总装机规模约150万千瓦风力的发电项目,总投资约100亿元。

“纳雍县区位优势明显,有丰富的新能源产业发展条件,营商环境优越,发展潜力大。”北京吉能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加快项目落地,为纳雍新能源产业发展贡献力量,实现互利共赢。

产业发展,人才至关重要。今年4月,贵阳国家高新区首个驻外招才引智工作站在成都挂牌成立,这也是该区与贵阳市人民政府驻成都(重庆)办事处联动,建立的首个驻外招才引智服务站,旨在推动更多黔籍在蓉毕业生、院士专家和企业家返乡就业创业,进一步加强高校人才与地方发展的双向融通,更好服务凝聚青年人才,实现两地人才、资源、技术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冯倩

编辑 杨睿

二审 王远柏 王小婷

三审 顾海凇 田旻佳

0 阅读: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