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管斯大林的评价如何没有他做得这些工作苏联还真就打不赢二战

千年论战 2024-01-21 16:18:12

政治人物的评价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情,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标准,这不能强求。但某些人物就是有让人不得不服气的硬实力,你可以不认可他的人品,却不能忽略他的贡献,斯大林就是这样的典型。

斯大林首先是一个工业化的狂热推动者,他在位之前,苏联的工业实力甚至不如日本,经过他16年的努力,苏联军队就能用海量的钢铁暴揍日军,还能苦战德军获胜。1924年列宁去世,斯大林开始接收苏联,苏联当年的钢产量是69万吨,已经不如当年的日本,1924年日本的钢产量正是超过100万吨。这对于俄罗斯民族来说是巨大的退步,因为在1904年日俄战争爆发时,沙俄钢产量就是214万吨,1924年苏联的钢产量还不到1904年沙俄的1/3。和当年的苏联相反,日本的钢产量却突飞猛进,要知道1904年日本的钢铁产量可还没有联合舰队的吨位多,只有8万9918吨(联合舰队总吨位可是足足有20万2000吨位),日本钢产量20年内翻了10倍。

之所以把日本单列出来,是因为从1918年到1922年日本进行了干涉西伯利亚的战争,直到1925年日本才从库列岛南部撤军,日本是斯大林等苏联高层必须考虑的假想敌。苏联的钢产量还被波兰超过,1924年波兰生产了68万1000吨钢铁。苏联二战时期的宿敌德国在同年也生产了983万5300吨钢材,德国不但钢产量多,在合金钢技术上还远超苏联。这些苏联的手下败将没想到的是,斯大林统治苏联16年,用了三个五年计划,就把苏联的工业实力提升了足足4倍,钢产量增加了近30倍,从60多万吨飙升到了1871万3000吨。

日本军国主义分子很奋斗,但它们在16年内也“只是”把钢产量提高了7倍多,把钢产量从100万吨变成了700多万吨。斯大林不但狂增钢铁产量,在火炮、坦克生产上还频繁点对科技树,慧眼识珠相中了科什金等人设计的武器,并大力突入生产,和东条英机等人形成了鲜明对比。在科什金等人出现前,苏联的BT快速坦克也只有11吨重,装甲厚度和日军的坦克相差不大。科什金理工大学毕业四年后(他真就是1934年毕业的),就拿出了T34的方案,并直接交给了斯大林,在日本军工看来几乎是不可想象的。科什金的T34研发后,坦克的吨位、火力和防护力都直接飙升了三倍,苏军的坦克就彻底将日军坦克甩在身后。

在很多苏军二战明星武器的研发、大规模生产上,斯大林都展现出了堪比穿越者一样都眼光。斯大林还是二战最顶级的战争教员,他发扬壮大了列宁发明的劳卫制度,规定苏联从小学一年级学生到60岁的苏联所有公民都要接受跑、跳、掷、体操、游泳、滑冰和手榴弹、射击、野营、越野等十六个军事项目训练,让所有苏联人的就学、就业都和军事体育项目相挂钩。他还建立了国防及航空化学建设促进会,吸收了1400万会员学习各种军事技能。斯大林时期的苏联也和同时期的中国形成了鲜明对比,咱们的委员长说着要抗战,抗战八年可是只生产了4万5000吨钢材,840 吨炸药……

因为斯大林疯狂追求工业化,并把工业化的成果变成了海量武器,苏军才有了战胜德军的物质基础。斯大林的军事培训动员体制为3450万苏联公民上战场做好了准备,让朱可夫等人有了几乎用之不竭的人力资源。而这一切成就都是斯大林在16年内完成的,他可真没时间耐心教育反对派……

6 阅读:943
评论列表

千年论战

简介:谈古论今,说千年战争,预测战争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