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南京林业大学挖出明代锦衣卫墓,虽遍地盗洞,却留下价值上亿文物!

汉武帝的夜光杯 2024-05-10 19:46:33

南京施工队挖出明朝古墓,墓中藏有“天价”梅瓶

2011年,南京林业大学的新校区建设正如火如荼地进行。施工队在一处荒地中深挖时,遭遇了一块异常坚硬的土壤,无论如何努力,挖掘工作都显得异常艰难。当土层被逐渐剥离,一个惊人的发现让所有人目瞪口呆——这竟然是一座明朝时期的古墓。

古墓的出土,无疑为这片土地增添了厚重的历史感。然而,更令人震惊的是,墓室内藏有一件类似现代“天之蓝”酒瓶的器物,其精美的工艺和独特的色泽,立即引起了考古专家们的极大兴趣。经过仔细鉴定,这件器物竟是一只珍贵的梅瓶,其价值连城,预估价值高达数亿元。

扬州博物馆同样也有个这样的梅瓶,还是该馆的镇馆之宝,唤作霁蓝釉白龙纹梅瓶。这个梅瓶是我国第三批禁止出国(境)展览的文物,估价甚至超过十个亿,稀有程度可想而知。

古墓的发现,立即引起了文物保护部门的高度重视。考古专家们迅速赶到现场,只见古墓大部分被污水浸泡,位于一个不起眼的山洼之中。经过初步排水和清理,专家们痛心疾首地发现,墓地上布满了盗洞,这意味着这座古墓在历史长河中已经多次遭受盗墓贼的侵袭。然而,在遍地盗洞的情况下,墓穴的角落里却意外地发现了两只珍贵的器皿。

其中一只白色的陶罐看着比较普通,但另一只梅瓶却散发出淡淡的蓝光,令人叹为观止。这只梅瓶的高度为26.8厘米,口径4.4厘米,通体蓝紫色,色泽润泽,工艺精湛。长时间埋在地下,瓶内渗入了一些泥土,但丝毫不影响其独特的美感。

专家们小心翼翼地将其取出,并立即送往南京博物馆进行封存。

这座占地仅五六平方米、由青砖简单堆砌而成的双室墓,为何会藏有如此珍贵的宝物?墓主人究竟是何许人也?经过深入研究,专家们发现这两块合字墓碑上刻着墓主人的身份。

原来,这座古墓是一座夫妻合葬墓,男主人名叫徐叙,是明朝的一位锦衣卫指挥使。考虑到附近还有明朝开国大将徐达的墓,且这位指挥使也姓徐,有学者推测他可能是徐达的第七代子孙。而女主人的身份则更为显赫,她是周瑄的孙女。周瑄生前曾担任礼部尚书,死后被葬在江宁一带,并被明宪宗追封为太子少保,这足以证明她在皇室中的地位和影响力。

在明代,锦衣卫的“卫”实际上是一种军队的组织架构,它大约包含了五千六百人,与当今的旅级编制相埒。在“卫”中,最高领导者被尊称为“指挥使”,而“佥事”则位居其后,担任着类似于现代副旅长的角色,同样被视为高级职务。

另外,我们根据历史资料的记载可以了解到,“恭人”这一称谓在明清两代特指四品官员的妻子。因此,从这个古墓的背景中,我们可以推断出,墓主徐叙在锦衣卫中身居四品要职,而周氏则是这位高官的尊贵夫人。

梅瓶在古代是身份的象征,通常只有王公大臣的墓葬中才会出现如此高级的随葬品。考虑到男女主人都与明朝皇室有着深厚的联系,他们很可能曾受到朝廷的恩赐,因此墓中出现如此珍贵的随葬品也就不足为奇了。这座古墓的发现,不仅为我们揭示了明朝时期的历史文化,更让我们对古代工艺和审美有了更深的了解。如今,这件梅瓶已成为南京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展示在三珍殿中,吸引着无数游客的目光。

0 阅读: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