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企业家热议——发力新赛道,奔向激光产业“新黄金十年”

湖北日报视频 2024-05-19 09:40:36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李源 实习生 朱小意

“我国激光行业在激光切割领域的深度和广度都已趋近极限,要寻找新的、附加值高的赛道,把激光切割做大做强之路再走一遍。”5月17日,2024中国光谷·光电产业大会分论坛之一的2024世界激光产业大会上,锐科激光副董事长闫大鹏说。

随着激光应用的不断深入,激光切割、激光焊接、光纤通信、激光雷达、激光美容等层出不穷,我国激光产业度过了“黄金十年”。

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激光设备市场销售收入达910亿元,直逼千亿元大关。

奔向“新黄金十年”,激光产业该如何破局?大会现场,不少专家、企业家表示,发力新赛道,向高端、向创新发展。

浙江大学教授邱建荣详细阐述了对水导激光技术发展的看法。水导激光又称为激光微射流、微水刀激光,是一种先进的激光加工技术,具有加工精度高、切割质量高、绿色、高效、无损伤等优势,可用于新能源、智能电网、航空航天、半导体等领域。“纵观我国激光行业发展史,特别是我国推动光纤激光器从无到有、从有到强的历程来看,我们完全有能力通过自主创新实现技术和产品的突破。”

“我们在新能源车用电池正负极材料激光加工领域,已经具备国产替代的实力。”深圳杰普特光电总经理刘健说,为确保车辆安全性,国内头部电池生产企业对电池极耳毛刺长度提出了小于40微米的严苛要求。杰普特凭借强大的技术研发实力拿出了解决方案,成为市场上的唯一选择,国内市占率超过90%。在刘健看来,瞄准行业需求靶向发力,是杰普特打赢客户争夺战的关键原因。

加拿大工程院院士、国际光学工程学会会士顾波建议,激光行业既要把设备能力做强,更要把稳定性做优。“技术指标优先解决的是能不能用的问题,稳定性强不强则关乎设备好不好用。”

大族激光副总裁陈焱说,进入激光行业“新黄金十年”,仅靠比拼成本难以在市场上立足,更不利于行业整体健康发展。

“成本不是核心竞争力,技术才是。”华工激光总经理邓家科表示,我国激光行业必须瞄准高端、智能、绿色、国际化的方向前进。

中国光谷是我国激光产业的发源地,如今已聚集了华工激光、锐科激光、帝尔激光、逸飞激光等知名企业,是我国最大的激光产业基地之一。

湖北日报客户端,关注湖北及天下大事,不仅为用户推送权威的政策解读、新鲜的热点资讯、实用的便民信息,还推出了掌上读报、报料、学习、在线互动等系列特色功能。

0 阅读: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