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总理访华,带来一份大礼,承诺长期供应能源,提议开发北方海路

明星周周见 2023-05-25 22:04:31

近日,俄罗斯总理米舒斯京率领一个规模超过500人的商业代表团抵达上海,开始其任内首次访华之行。

相比于此前俄罗斯总统访华,以及我国领导人访问俄罗斯时,国际媒体铺天盖地的宣传和报道,此次俄罗斯总理米舒斯京访华,似乎并没有得到西方媒体的太多关注。

但是,从现实的角度来讲,米舒斯京总理此次访华的意义,是非常重大的。首先,这次俄罗斯总理米舒斯京访华时,带领了一支500多人的大型豪华商业代表团,以及负责俄罗斯能源事务的俄罗斯副总理洛瓦克、俄罗斯文化部部长、农业部部长、数字发展部部长以及运输部部长、经济部长等十多位俄罗斯部长级官员前来访华。

通过规模和成员构成,就可以看到此次米舒斯京的访华,几乎可以说是带动了半个俄罗斯政府的高级成员,以及几乎所有俄罗斯商业领域的大亨。

在两国外交活动中,像这种半个政府的高官倾巢而动,同时还带着几乎所有自己擅长的商贸领域代表团,访问另一个国家的行程,通常代表着这两个国家之间的关系,要实现根本性的、突飞猛进式的发展。

但基于眼下中俄两国战略互信,以及背靠背互相支撑的关系,已经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如果比现在更好,就只能结盟了。但中俄又多次承诺,双方合作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方。那么,此次俄罗斯总理米舒斯京的访华行程,到底会给中俄关系,包括世界格局带来怎么样的影响?

这可以从三个角度分析。首先,过去中俄两国外交上虽然高度互信,彼此关系也逐渐亲厚,但是这种关系更多的是存在于战略协作层面。

说的直白一点,中俄是两个世界性的大国,彼此地位是平等的,虽然双方共同面对着来自美国霸权的威胁,但由于彼此利益重点的不同,在具体的各项事务上,合作并没有彻底的铺开。

过去,俄罗斯在经济上侧重于欧洲,而中国又是一个东亚国家,遥远的距离,和不同的经济战略重点,促使双方之间经贸规模虽然一直在增长,但是并没有彻底融合到一起。

而现在,俄罗斯总理米舒斯京率领这支代表团访问中国,本质上就是要把此前俄罗斯总统普京提出的经济战略中心东移,发展跟中国在内的亚太国家经济贸易关系的策略,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中来。

对于中俄关系来说,它代表着中俄将不仅仅是在战略上互相协作和配合的伙伴,更是有志于建立一个彼此经济利益高度融合的,区别于西方的亚洲经济区。这对于中国以及俄罗斯来说,都可以说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

其次,从地缘政治的角度来讲,俄乌冲突爆发以后,俄罗斯受到欧美全方位的制裁,这迫使俄罗斯经济只能向东看,寻求在亚太地区打开市场,而目前全球范围内可以充分的接纳俄罗斯能源输出,帮助俄罗斯进行远东地区开发,同时又不害怕美国制裁的国家,有且只有一个,那就是中国。

这种背景之下,俄罗斯选择在经济上进一步跟中国合作是必然的。据塔斯社报道,米舒斯京在出席俄中商业论坛时做出承诺,称俄罗斯化石能源将长期向中国供应。

而对于中国来说,随着美国围堵、打压、制裁中国的手段越来越恶劣,尽管我们跟世界上大部分国家依旧保持着积极的贸易往来,但是也不得不考虑到一旦中美关系彻底恶化,甚至爆发直接军事冲突的可能性,那么中国该如何面对美国封锁的情况?

如何稳住基本盘,包括稳住我们的能源供应通道,以及商品出口空间,就是一个很大的问题。而加大跟俄罗斯之间的合作,整合亚欧大陆国家的力量,就是对抗美国霸权封锁的不二法宝。

最后,从陆权对抗海权的角度来讲,此次率领庞大代表团访问中国的俄罗斯总理米舒斯京,在访华时特别指出,中俄合作的优先方向之一,就是利用好北方海路这条航线的潜力。

所谓的“北方海路”,实际上就是指北冰洋航线。众所周知,美国是一个海权霸主,其称霸全球、遏制其他陆权国家的办法,就是通过掌握全球范围内至关重要的16个海峡通道,包括苏伊士运河、马六甲海峡等等来实现的。

这些地方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距离大陆架比较远,比较适合美国强大的海军发挥威慑力,而中俄两国海军力量客观来讲,还是弱于美国的,因此,如果在这些地方跟美国海上进行博弈的话,中俄是很难打赢美国的。

而这些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北冰洋航线承运能力日渐增加,中国和俄罗斯开始联合开发北冰洋航线。

这条线路如果畅通的话,由于其靠近俄罗斯和中国大陆的大陆线,完全在陆基航空兵和导弹部队的威慑之下,美国想要利用海上霸权影响这条航线,是力有不逮的。

这实际上就为亚欧贸易开辟了一条可以很大程度上避开美国海上霸权地外的安全航线。这对于中俄两国,包括整个亚欧大陆上的其他国家来说,都是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的。

总而言之一句话,此次米舒斯京总理访华,堪称是低调、奢华、有内涵,虽然在西方媒体中没有引起太大的关注,但它确实是有可能切切实实改变世界的一次行程。

0 阅读:6

明星周周见

简介:文章专注于八卦娱乐,以不同的角度看待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