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龙总理:统治以色列6年,不惜激化巴以冲突,死前昏迷整整8年

协虎战争史 2024-01-29 14:19:50

1982年12月16日,联合国大会上出现了极为少见的“无反对表决”。

在对贝鲁特大屠杀的定义上,除了一些国家弃权外,123个国家全部投了赞成票,将贝鲁特大屠杀列为种族灭绝行为。

阿拉伯人群情激奋,阿盟代表在联合国呼吁:

“必须交出那个刽子手,下令屠杀3000难民的,就是以色列国防部长沙龙!”

沙龙,这个名字在以色列人心中非常有分量,他是时任的以色列国防部长,也是犹太人的战争英雄。

早在第三、第四次中东战争里,沙龙就因为表现出色,赢得了“以色列战鹰”的外号。

70年代从政后,沙龙一直干到国防部长的位置,当时适逢巴解组织在黎巴嫩打内战,沙龙主持制定侵略黎巴嫩的战争,在1982年发动第五次中东战争。

正是在战争末尾,以色列闹出了贝鲁特大屠杀。

屠杀被调查后,联合国向以色列要人,以色列只能把沙龙撤职。

可在以色列,几乎没人为沙龙的所作所为感到愤怒,以色列人都在欢呼第五次中东战争的胜利——巴解组织受到重创,逃亡北非。黎巴嫩被基督教长枪党控制,叙利亚也损失惨重。

尽管全球声讨以色列,阿盟高喊着要把沙龙送上国际法庭,但沙龙毫发无损,之后依然风生水起。

靠着无人能比的军功,沙龙后来成为以色列右翼的头面人物,担任“利库德集团”的代表。21世纪后以色列政坛右翼反扑,沙龙甚至担任了以色列总理,导致巴以关系再次紧张。

沙龙的一生,完全就是一个复国主义犹太精英的标准蓝本。那么他早年是如何发迹的?在沙龙的晚年,他的身上又有哪些争议?

【一】沙龙:以色列的首批移民

阿里埃勒.沙龙,1928年出生在特拉维夫郊外的犹太定居点。他的家庭是当时标准复国主义犹太人移民,父母带着家当来到巴勒斯坦,在犹太农庄分到一块地,过着清贫的生活。

沙龙这个姓也非常奇怪,犹太人、阿拉伯人都没有这个姓氏。这是个原创的姓,是沙龙他们家所在的地名“沙龙山谷”的名字。

沙龙本姓施恩内曼,整个家族以前都生活在外高加索的格鲁吉亚。施恩内曼家族在格鲁吉亚的历史悠久,是标准的犹太中产阶层。

沙龙的父亲萨廖尔是格鲁吉亚人,母亲维拉则是白俄罗斯犹太人,两人都在第比利斯大学接受教育,父亲学农业,母亲是医生。

1922年,苏俄内战结束,苏俄改名为苏联,莫斯科政府开始重整国家。

当时犹太人大量离开苏俄地区,他们对苏联有很大的恐惧,且对巴勒斯坦这个应许之地心生向往。犹太人害怕自己的财产会被苏维埃政府没收,所以携家带口逃亡。

苏俄内战的5年期间,就已经有几十万犹太人逃离俄国,一部分奔向巴勒斯坦。

1923年,沙龙父亲萨廖尔带着妻子维拉前往巴勒斯坦,因为独立的格鲁吉亚民主共和国在1921年被苏俄红军解放,该国改名为“格鲁吉亚苏维埃共和国”,随后并入苏联。

从白俄罗斯到西伯利亚,几十万犹太人选择去美国,但萨廖尔是个复国主义狂热信徒,最后他说服妻子,跟自己去了巴勒斯坦。

萨廖尔来到巴勒斯坦五年后,1928年,沙龙出生了。那时候,他的姓氏还是施恩内曼,一个典型的东欧犹太姓。

一直到1948年以色列建国时,本.古里安总理呼吁人民热爱土地,扎根在此,施恩内曼家族才改姓为这片土地的名字——沙龙。

沙龙晚年回忆,自己的父亲是个铁杆复国主义分子,可以说狂热到失去理智。他童年就被教育要向阿拉伯人复仇,因为犹太人认为他们抢了自己的土地。

童年时期,沙龙加入了农庄的保卫团,跟着大人们为水源和土地跟阿拉伯人对峙、械斗。

上初中后,沙龙热衷于各种军事组织,比如犹太青年工人团,以及犹太民兵“哈加纳”的童子军团。

沙龙毫不讳言自己的军事天赋,他自称自己天生就是做军人的料,其实这是他们这些东欧犹太人的共性。

可实际上,在以色列,犹太人内部也分等级。

欧美犹太人有文化、有钱,站在国家顶层,以色列整个上层几乎都是这些群体。

而东欧犹太人,也是学术上所说的“可萨犹太”,他们生活在贫困的东欧、俄国、高加索,世代务农,贫穷而保守。但这里的人吃苦耐劳,意志坚韧,后来大多当了军人。

1945年,17岁的沙龙已经是个成熟的军人,在学校担任军训教官。2年后,联合国通过了181号决议,要在巴勒斯坦建立犹太国,这让沙龙等巴勒斯坦犹太人弹冠相庆。

但随之而来的,却是阿拉伯人的压力——阿拉伯人反对犹太国,开始在各处袭击犹太据点。

最终,犹太民兵组织起来抵御邻居的袭扰,这些小打小闹构成了第一次中东战争的前奏。

【二】五次战争打满,沙龙地位无可撼动

1948年5月14日,以色列独立,随之而来的就是阿拉伯联军的进攻。

埃及、叙利亚、约旦三国的军队,构成了打击以色列的主力,让小小的以色列受到南、北、东三方面的攻击。

当时,阿拉伯人的军队实力并不强,但毕竟是正规军,有重武器和战斗机。而犹太人当时还以农庄和城镇为基本组织,民兵和警察是唯一的武力。

敌人打到眼前,犹太民兵和警察顶了上去,在亚历山德罗旅中,19岁的沙龙就担任步兵排长。他性格张扬,做事雷厉风行,永远充满活力,受到手下的尊敬。

由于以色列军队没有打正面战的能力,步兵只能白天埋伏在山上,晚上下山打夜战,以偷袭和埋伏为主。

在这场第一次阿以较量中,沙龙崭露头角,几次偷袭都全身而退,缴获颇丰。在7月的耶路撒冷战斗中,沙龙又身先士卒,身中数枪被抬下前线,几乎死在战地医院。

当时,独眼将军摩西.达扬是国防部长,碰巧他从战报里看到了沙龙的名字,此后对沙龙多有提拔。

而这场第一次中东战争,以色列最终靠着美苏的支持,打败了一盘散沙的阿拉伯联军,沙龙因功授衔,成为以色列国防军的上尉。

历经战争,沙龙因为个性强烈,同僚们对他不满,但上司、手下都对他评价很高。

上司喜欢他,是因为他能力强,任务下到沙龙手里几乎没有完不成的。而手下军人喜欢他,是因为沙龙斗志昂扬,睚眦必报。

沙龙经常在没有命令的情况下,向巴勒斯坦阿拉伯人进攻,维护边境。如果遇到边境的挑衅或者仇杀、绑架,沙龙绝对是第一时间赶到,有仇报仇,有怨报怨。

1956年,第二次中东战争爆发,以色列军队和英法约定出兵,进攻埃及的西奈半岛。

这时候的沙龙,正身处情报部的闲职上,但很快,他就在战时被紧急启用,担任伞兵部队的指挥官,率领以军偷袭米特拉山口。

此战中,以军从天而降,10月31日拿下山口,导致埃及军队在西奈半岛崩盘。但因为沙龙违抗上级命令,造成伞兵伤亡,此战之后沙龙被迫离开军队,前往特拉维夫大学深造。

1967年第三次中东战争时,以色列以空军为主力,6天结束战争,取得了开战以来最辉煌的胜利。

战场上,重回一线的沙龙又带领装甲部队长驱直入,一直杀到苏伊士运河边,这为他换来了少将军衔。

1973年,阿拉伯联军突袭以色列,以军节节败退,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沙龙此时已经退役进入政坛,却临危受命带领装甲师反攻。

当时,以军在西奈半岛被埃及军队突破,沙龙则带着装甲兵开着缴获的援埃苏联坦克,从埃军防区空袭突入,偷袭了埃及军队宝贵的萨姆导弹阵地,再次立下大功。

最终,以色列在第四次中东战争反败为胜,沙龙居功至伟,自此步入人生巅峰。

战后,沙龙彻底告别军队,建立了后来以色列政坛最强大的右翼政党“利库德集团”。1981年,沙龙担任国防部长,指挥了最后一场中东战争。

【三】台上6年,巴以冲突重新升级

第五次中东战争,以军摧毁了黎巴嫩南方的巴解组织阵地,顺便狠狠打击了叙利亚,战略上的目的圆满达成。

但战争后期,以色列军人和长枪党基督教民兵屠杀巴勒斯坦难民,导致1000多人死亡,招致全世界口诛笔伐。

经过调查,情报显示正是沙龙直接下了向巴勒斯坦人报复的命令,于是阿拉伯人申请将他逮捕审判。

但面对指责,沙龙和背后的右翼不以为然,他们回答:

“我们的报复是合理的,要我们道歉,先让巴解组织为恐袭犹太平民道歉。”

以色列为了平息众怒,只能让沙龙暂且辞职,但沙龙却在国内获得了英雄般的欢迎,议会里为他响起了掌声,最后他居然留在国家领导层任职。

尽管沙龙一生戎马,从14岁当兵,但在政治方面,他却也很有天赋。

作为特拉维夫大学的法律系高材生,沙龙从工业部长干到商业部长、住房部长,政绩非常出色。

在90年代初,以色列工党执政,沙龙的老上司拉宾当总理,他甘于在二线任职。但拉宾遇刺身亡后,利库德集团开始反扑,1996年让年轻的内塔尼亚胡上台。

直到2001年,沙龙终于在总理竞选中获得胜利,当时沙龙高呼:“我们的时代来了!”外界都担心巴以矛盾会被激化。

确实,早从20世纪末起,沙龙就坚定支持在加沙地区修建以色列居民点,以驱逐穆斯林和修建隔离墙的方式,给犹太人圈地占地。

加沙地区的哈马斯以此为由,多次向以色列发起恐袭,连较为温和的法塔赫也反对这种行为,但沙龙一意孤行。

其实,沙龙并非没有理智,他此举是为了自己和政党着想。

以色列的右翼政党,其立身之本靠的就是极端主义、民族主义选民的选票,而加沙和约旦河西岸的犹太人都在等着政府主动出面,沙龙别无选择。

要知道,前总理拉宾就死在极端右翼犹太人的枪口下,这群人的狂热一点不亚于对面的哈马斯,沙龙都心知肚明。

靠着强硬态度,沙龙在2003年连任成功,以色列眼看就要进入全面右翼的时代。

好在此时,美国给以色列巨大的压力,美国总统小布什要求巴以推动《奥斯陆协议》,让巴勒斯坦早点自治,让巴以冲突熄了一把火。

彼时,美国正在重返中东,因为刚刚打了伊拉克,阿拉伯人对美国很不满。而美国要靠石油赚钱,小布什自然不愿意看到巴以冲突,这可能会让阿拉伯人团结反西方。

同时,沙龙政府内也有声音反对计划冒出,他们敏锐地发现经济停滞和人口增长缓慢,给以色列带来了长期问题。

阿拉伯世界的人口本就是以色列的数十倍,而身边的巴勒斯坦人口也在快速增加,现在增加双方矛盾,进行长期消耗,以色列会被拖死。

于是在2005年,以强硬著称的沙龙居然下令全面拆除加沙地区犹太人社区,把加沙交给法塔赫去管理。

2006年,以色列在加沙和约旦河西岸全面撤军,标志着巴勒斯坦开始自治。但也在同年,沙龙因为中风而倒下,交出了政权。

沙龙的晚年都在医院度过,整整8年都在昏迷状态。

后来,沙龙几次传出死讯,都被他的家人澄清,但一个倒在病床上的犹太“战鹰”,被人遗忘也只是时间问题。

2014年,沙龙以85岁高龄去世,以色列全国进入国丧,政府为沙龙举办了盛大的葬礼。同年,巴以爆发冲突,以军进攻加沙地区,为双方全面开战埋下伏笔。

9年后,加沙地区的巴解组织哈马斯向以色列射出了复仇的火箭,加以冲突全面爆发。而早已逝去的沙龙,则留下了一片争议。

文/商学野

参考资料:

1.《军事天才 政治强人 沙龙:犹太建国者的悲哀》,杨扬

2.《沙龙"鹰"与"鸽"的反差》,陶短房

0 阅读:114
评论列表

协虎战争史

简介:用通俗的语言,科普战史故事、武器装备,传播军史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