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轨老公开车拖行妻子20米:婚姻到底给女人带来了什么

雨寒说历史 2023-06-12 00:06:05

前两天看见这么一条视频,吓出我一身冷汗……

事情其实很简单,儿童节前后妈妈带着两个孩子正高高兴兴逛街呢,突然撞见自己老公和“小三”在车上有说有笑的。

妈妈直接冲上去揪住“小三”的头发,结果老公开车拖行妻子二十余米后才停下来。车开出去的时候,看起来十三四岁的大女儿和八九岁的小儿子还在后面追。

所幸是没有造成什么伤亡,但这一切才刚刚开始。

妈妈始终拽着“小三”的头发不撒手,大声向围观群众控诉这二人的“罪行”:

“俩孩子都这么大了,多少年了?都给他多少次机会了!”

“一分钱不给我,我给他买的这个车!”

“我一边上班一边摆夜市,我为了什么?为了让他养‘小三’!”

这还不算完,老公稳稳坐在驾驶位上,任由妻子抓着“小三”的头发,嘴上说着一起回家处理。妻子直接拒绝,一边让围观群众帮忙报警,一边说:

“回去你得打我!”

“我怕回去挨打!”

好家伙,出轨又家暴,这男人可真是“五毒俱全”。

围观群众拽着“小三”的头发把她拖下了车,又把摄像头对准男人,希望以此来支持这位妈妈争取自己的权益,妈妈也没退缩:

“俩孩子必须给我!”

“老家房子给我!”

“车也给我!”

闹剧最终以警察介入告终,目前尚不知道视频里这几位作何打算。

我看了看评论区除了骂老公和“小三”的,还有不少人表达了“恐婚恐育”的情绪:

“结婚率、生育率低是有原因的。”

“谁来保护婚姻中女性的权益?”

这眼熟的评论区,让我想起了前几天的一条热搜:

一个在社交平台上分享日常的普通账号,竟被大家评论说“比看恐怖片更吓人”……

账号主人是个女孩子,起初常常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和闺蜜去吃下午茶、看话剧,会留心漂亮的落日与云,毕业以后认真工作,还给人生第一张工牌拍照留念。

好像也没什么特别的却又让人有点羡慕,然而转折点就在她决定离开上海,回家结婚生子做全职妈妈时,到来了。

她在社交平台的分享好像突然换了个人般,整日哭诉孩子难带、老公不关心、婆婆计较,她觉得自己是“最差劲的女孩子,最负能量的朋友,最讨人厌的妻子”。

“恐婚恐育”的情绪再次淹没了评论区,甚至来得更凶猛了:

“结婚是万劫不复的开始。”

“不昏头怎么会去结婚呢?”

“真实经历的恐怖片。”

“不婚不育保平安……”

好像是婚姻和生育把女性变成了这样,辛劳苦痛,满腹委屈,体面和自由更是奢望。

不可否认这是一部分社会现实,可如果我们一股脑儿把女性陷入当下这个处境的所有原因,都推诿给外界,看似共情女性、体谅她们的不易,其实反倒会成为一种否认女性主体性且剥夺女性选择权的行为。

痛骂社会不公或丈夫不作为,与承认女性有选择,以及鼓励女性自身积极反抗、主动自救这几件事,一点也不冲突。

出轨的男人和主动插足别人家庭的第三者当然该骂,可是骂完了然后呢?回到具体的生活里,接着指责那个负心又无情的老公吗?

一方面拿他发泄自己的怨气,一方面又情真意切地替自己感到委屈,一方面还想借此要求孩子们感念自己的牺牲,永远和自己站在一起谴责他们的父亲。

把自己塑造得特别苦情,抑或是在邻居同事同情的目光里整日垮着一张脸进进出出……

可这样做的意义是什么呢?问题永远得不到解决,婚姻质量和家庭关系全都一塌糊涂,一家几代人困在痛苦的漩涡里,没有一个人轻松快乐,这真的是我们想要的生活吗?

其实那个出轨的“渣男”压根无关紧要,我只是觉得,有时候是我们自己不肯放过自己。

分享一个“爽文”小故事给大家吧。

网友A在结婚前就与老公商量好不要孩子,因为她本身没有特别喜欢小孩,又非常在意自己的职业发展,再加上怕疼、喜欢健身等原因,老公考虑一番后答应了她。

没想到婚后第二年,老公就因为顶不住自己父母频繁催生的压力,也开始说:

“生一个吧,我带爸妈带都行!”

“让你去最好的月子中心!”

“不会影响你工作的!”

网友A懒得和老公扯皮,只问他自己想不想要,老公又考虑一番,说自己想当爸爸。

“那行。”网友A答应得挺痛快,过几天拿出一套考核育儿理念的试卷,还有一堆她认可的教育学、心理学书籍,“卷子什么时候能考满分,我再生。”

老公想逃,推脱说让自己爸妈带,网友A就说那记得让爸妈也看书学习下。

然后又云淡风轻地补了句:“子宫长在我身上。”

老公恼羞成怒想发火,她平静地说:“或者离婚也行。”

老公瞬间像泄了气的皮球,窝在沙发前啃起了《爱弥儿》……

我后来问过她,当时就那么笃定老公不会和她离婚吗?

她摇摇头:“笃定的是我自己就算离婚了也能过得很好。”

除了考核教育理念,还有月子中心的选择、育儿职责的归属……反正桩桩件件她都和老公讲清楚,甚至拿去做了公证——如果网友A生了孩子老公就“翻脸”,会严重影响两人的财产划分……

个中拉扯、纠缠暂且不表,总之是一切准备工作都已就绪,网友A开始备孕。

等到孩子落地,网友A真的像当初约好的那样,迅速重返职场和健身房,老公承担了几乎是全部的育儿职责,而她只需要每天下班回去专心带娃玩一小时。

等孩子办周岁礼时,网友A气色红润,身材也已基本恢复到生产之前,而她老公,整个人瘦了一大圈,眼圈也黑得像刚被人揍了一拳……

之前说好会帮忙带娃的公公婆婆,趁着新鲜劲儿陪了小孙女几个月就找借口说“高血压犯了”“关节炎受不住了”,跑回家躲清闲去了。

等到老公好不容易把孩子送进幼儿园,他们出面催生二胎,老公当场发火:“生个屁!”

说了这么多,其实选择怎样的人生都可以,毕竟要为选择负责的人,也只是你自己。

但如果想试试“爽文”人生,有几个关键要素想和大家分享一下。

首先是经济独立,至少能养活自己,作家亦舒早在《承欢记》中就指出,“一个女人,身边没有些许钱傍身,是完全行不通的,到老了只有更惨”。

如果目前就是全职妈妈,没有收入来源怎么办?那至少思想上要保持独立。

认可自己操持家务、照顾孩子的价值,不要认为自己是在“手心朝上讨钱花”,理想情况是老公也和你保持同样的认知;

更重要的是,要相信自己有独立的能力,而不是觉得只能靠丈夫垂怜或子女争气,自己才能获得幸福。

“在生活上依赖别人,又希望得到别人尊重,那是没有可能的事”,亦舒如是说。

额外还有很关键的一点是,和钱包厚薄比起来,有没有能无条件信任你、支持你的家人也很重要。

老公出轨,他们的反应是“男人都那样”“生个孩子他就收心了”吗?

老公家暴,他们会说“忍忍就好了”“二婚没人要你”吗?

在这样的声音里,我们很难关注自己的感受,我们只会学着一起用外界的眼光来审视自己,不停压缩自己的生存空间。

就像开篇那个当众抓住老公出轨现行才决定离婚、争财产的女人一样,显然这段婚姻带给她的不快乐不是从这一刻才开始的。

她或许一早就衡量过,为了维持“完整家庭”这袭华美外袍,家暴可以忍,既要做家务又要赚钱养老公也可以忍,白天上班夜晚摆摊还能继续忍……

直到大马路上“捉奸”、当众被拖行,华美外袍不得不掀翻,虱子四散逃开,于是才觉得再也没有忍气吞声下去的必要。

为了面子、外界评价、虚幻假象而维系婚姻,也不是不行,至少我们在这段关系里仍有受益。但主动让渡自己感受、不在乎自己感受的人,就没必要再扮演“受害者”的角色了。

每个人都要对自己的人生负责,每个人也只能为自己的人生负责。

0 阅读:30

雨寒说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