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胡宗南的心腹,也是我党特工,胡宗南女儿问他如何评价父亲

怪识历史 2024-03-29 15:53:01

在阅读此文之前,辛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胡宗南是蒋介石身边的亲信,有人说他是最懂蒋介石的人,有人说他的才能最多只能当一个团长。胡宗南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怀着这样的疑问,胡宗南的女儿胡为美在2004年,拜访了胡宗南昔日里的心腹:熊向晖,而他的另一重真实身份,竟是我党的特工。

在熊向晖心中,胡宗南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与胡宗南之间,究竟有着怎样的不解之缘?

潜入国民党,获得胡宗南信任

熊向晖的真实身份是我党的特工,他究竟是如何取得胡宗南的信任,潜入国民党内部的?

1919年,熊向晖出生于山东省的一个官宦家庭。熊向晖一家中共有8个孩子,熊向晖在家中排名第五。虽然是家中较小的孩子,但出身官宦的父亲,对熊向晖的教育十分重视。在父亲的教诲下,熊向晖在17岁时就以优秀的成绩考入清华大学中文系。

彼时的清华大学,虽然是中国的最高等学府,但在民族危机的浪潮的冲击下,清华大学再也不是昔日里的象牙塔。学生们爱国的热忱,深刻影响了熊向晖。1936年12月8日,在学生抗日救亡运动的影响下,一心报国的熊向晖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从此他的命运迎来了转折。

清华大学出身的熊向晖,很快就引起了我党的重视,当时专门负责我党情报工作的周恩来,亲自接见了熊向晖。看到熊向晖相貌堂堂,仪表不俗,周恩来喜出望外,当时见到熊向晖的第一面,就认定他如果悉心栽培,将来一定能够成为大器。

在周恩来总理的教导下,熊向晖先后翻看了一些介绍马克思列宁主义和孙中山的著作,更令周恩来总理感到想不到的是,熊向晖竟然还有过目不忘的本事。

在和身边的同事相处时,也能够随机应变。周恩来逐渐萌生出想要让熊向晖打入敌人内部,专门从事情报工作的想法。

1937年7月,日本发动卢沟桥事变,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在卢沟桥事变爆发的四个月后,周恩来总理正式做出决定,让熊向晖奔赴长沙,前往胡宗南所在的部队进行潜伏。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国共两党已经建立起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周恩来总理还是决定要向国民党派遣我党的特工呢?

这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

其一,当时的国民党虽然同意和我党开展第二次合作,共同抗日,但是蒋介石依然没有放弃自己反共的计划,甚至在国民党的五届五中全会上公开提出了“溶共、限共、防共、反共”的方针;

其二,周恩来总理担心,一旦蒋介石有朝一日做出反悔,对我党的革命部队开展进攻,我党将毫无准备。因此,除了针对日寇,在国民党内部开辟一条新的情报战线是十分必要的。

周恩来总理不止一次和熊向晖提出过在国民党内部开辟情报战线的重要性,熊向晖心中也深知自己肩负的担子有多重。在来到长沙之后,熊向晖就找到了胡宗南前来报名,表示自己想要成为他的秘书。

晚年的熊向晖回忆称,他在见到胡宗南之前,就听闻过胡宗南身材矮小的传言。胡宗南早年就是因为身材矮小,差点被黄埔军校拒之门外,后来还是他“大丈夫一心报国,何必在意身高”的一席话,打动了于右任,胡宗南才得以进入黄埔军校,并且抱住了蒋介石这个大腿。

在见到胡宗南后,熊向晖惊讶地发现,这位将军要比传言还要矮得多,细微的眼睛里闪着狡黠的眼神,让人看上去就觉得这是一个精明的人。胡宗南在见到熊向晖后,询问他:“究竟是什么原因,要来我这里当秘书。”熊向晖不假思索地答道:“当然是践行三民主义,杀敌报国。”

胡宗南听到后,反问道:“那如果我不践行三民主义,不去抗日,那你又会怎么做呢?”

熊向晖不假思索地说道:“那我就反对你,打倒你!”

胡宗南看到熊向晖不仅没有忌惮自己发问,而且还敢于发表自己的想法,不禁哈哈大笑。或许在熊向晖的身上,胡宗南看到了年轻时自己的影子,从此以后熊向晖便成为了胡宗南身边的心腹。

潜伏胡宗南身边,屡立情报战功

在胡宗南身边的熊向晖,逐渐成为了胡宗南的心腹,他究竟如何一步步获得胡宗南的信任,在情报战线上屡立战功?

熊向晖在被安排在胡宗南的身边后,主要负责演讲稿件的撰写工作。因为熊向辉出身中文科班,又是清华大学的高材生,所以胡宗南的演讲稿,对熊向辉来说简直是得心应手。他写出的稿件,既单刀直入,主题明确,同时还激情澎湃,这让胡宗南对熊向晖的表现十分满意。

更令胡宗南欣赏熊向晖的一点是,熊向晖对胡宗南毫不动摇的忠诚态度。胡宗南平日里十分喜欢“微服私访”,穿着便装审查军队。

一次,胡宗南在外视察军队,在天色已晚后,胡宗南睡在了帐篷里。熊向晖在帐篷外,守了胡宗南整整一天一夜,这让胡宗南十分感动。

后来,胡宗南逐渐将一些机密文件交给熊向晖过目,这就给了熊向晖向我党及时传递情报的机会。对于蒋介石来说,胡宗南是自己的同乡和心腹,更是他部署在西北地区,遏制八路军发展的一枚“明棋”。

1943年,为了英美开辟第二战场,苏联解散了指导各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共产国际”组织。蒋介石听闻这个消息喜出望外,在他看来,我党失去苏联的援助之后,他围剿八路军和新四军的时机已经成熟。于是,蒋介石便给胡宗南发去密电,要求他率领西北军前去攻打我党的革命中心:延安。

我党当时为了抗日的民族事业,将八路军的绝大部分主力都派遣到了前线。1943年7月,我党在延安部署的八路军仅有一个旅的兵力,断然无法阻挡胡宗南兵团的强大进攻。熊向晖在从胡宗南那里得知蒋介石准备闪击陕北延安的阴谋后,立即将蒋介石的这份手令交给了周恩来。

周恩来在得到这条情报后,对此高度重视,他立即将蒋介石的这份手令曝光,发动民间舆论谴责蒋介石“假抗日,真反共”的卑劣行径。这让蒋介石的重庆国民政府感到了莫大的压力,对我党的围剿计划只能不了了之。

发觉事情败露的蒋介石恼羞成怒,他质问胡宗南,究竟是谁败露了国民党准备围剿八路军的计划,胡宗南立即对自己的情报机构进行内部清查,这是熊向晖在自己的一生中面临的一次重大危机。

究竟自己该怎么做,才不至于让胡宗南怀疑到自己的身上?熊向晖绞尽脑汁,最终想到了一个“栽赃”的办法。

熊向晖找到了一份中央社的报告,交给胡宗南,让胡宗南不禁破口大骂,直呼中央社“愚蠢”。原来,熊向晖发现:中央社曾经计划给延安革命根据地发一份电报,要求延安革命根据地立即缴枪投降,否则就打过去。

熊向晖找到的这份真实存在的“伪证”,让胡宗南深信不疑,也让蒋介石“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在这次电报风波结束后,周恩来前往西安,同胡宗南进行和平谈判,缓和国共双方之间的紧张气氛。

在与胡宗南会面结束之后,周恩来找到了熊向晖,此时的熊向晖,在外人眼里还是胡宗南的走狗,这让熊向晖感到十分委屈。地下情报工作,对于一名党员来说,不仅是个人能力的考验,也是对个人抗压能力的挑战。

熊向晖急切地对周恩来总理说道:“我究竟什么时候,才能重新回到党组织的怀抱?”周恩来总理对他鼓励道:“革命尚未成功,但在你的努力下,胜利已经离我们越来越近了,希望我们能够迎来早日见面的一天!”

听到周恩来的鼓励后,熊向晖激动万分,接着他便义无反顾地继续投身到了潜伏的事业中。

胡宗南发现熊向晖身份,为何放过熊向晖一命

潜伏在胡宗南身边多年的熊向晖,有朝一日竟然被胡宗南发现了自己的真实身份,但胡宗南竟然放过自己一命,究竟是什么原因,让胡宗南做出了这样的决定?

1947年,向来没有在情报工作中有过失误的熊向晖竟然“翻了车”,险些暴露了自己的真实身份。原来,在1947年的冬天,我党在北平的一部电台遭到了敌人的破坏,一名叫做王石坚的共产党员被捕入狱。在敌人酷刑的折磨下,这位党员最终变节,让熊向晖深陷危险的是,王石坚是唯一知道熊向晖真实身份的人。

在王石坚的出卖下,大批在西安的共产党员纷纷逮捕入狱,没过多久,国民党的情报部门就收到了一份情报消息:胡宗南身边的秘书机关,竟然也有我党特工的存在!

情报工作人员将胡宗南身边有我党特工的消息,汇报给了当时国民党军统的情报总负责人:毛人凤,请求毛人凤对此进行定夺。毛人凤说道,应该把这份涉嫌“共谍”的名单,先给胡宗南看一遍,然后再让胡宗南决定是否抓人。毕竟,胡宗南是蒋介石的心腹,毛人凤还没有足够的底气,去动胡宗南身边的红人。

胡宗南看到了这份名单之后,发现熊向晖的名字赫然在列。但在此之后,胡宗南不动声色地对熊向晖说道:“我们已经到了分别的时候,你该去美国留学深造了!”

熊向晖虽然不知胡宗南说这样一番话的真实用意是什么,但还是离开了胡宗南,直到多年之后,熊向晖才得知胡宗南可能早已发现了自己的真实身份。

回到我党怀抱之后的熊向晖,一直对胡宗南保持着一种特殊的感情,这并不是对敌人的同情,而是对昔日里上级的惺惺相惜。直到多年之后,胡宗南的女儿胡为美找到熊向晖,询问熊向晖在他眼中,父亲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时,熊向晖感慨道:

“在我心里,你父亲是我的上级。晚年的周总理,曾经感慨道,要是他能做一个民族英雄就好了,可惜他走上了一条不归路,这也是我的看法!”

倘若胡宗南能够和傅作义等国民党员一样,在解放战争中举义投诚,那么等待他的或许是不一样的历史评价和历史结局。可惜历史没有如果,那些背弃人民的人,终究不可避免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0 阅读:88
评论列表
  • weik 2
    2024-03-29 17:02

    明打暗帮,胡宗南不是坏人。

怪识历史

简介:看遍千古百科,分享天下历史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