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福音∣如果不想突然中风、不能自理,这三招帮你提前预警!

王药师心血管讲堂 2024-04-28 09:32:46

无论是工作中还是生活中,高血压患者是我接触最多的,在和他们的沟通交流中,听到最多的就是:

“真是不知道哪天就倒下了,一下过去还好,救回来了,躺在床上不能动,比死还难受!”

“有没有什么药,吃了就能预防脑中风的?”

“做脑核磁,能不能看我血管咋样,会不会中风?提前通通不行吗?”

是的,要问这些高血压患者最害怕的是什么,脑中风可能是最常被提到的疾病之一,情况好的拄着拐杖还能自己走,再差点的只能坐轮椅,当然也有不少救治无效,就这样走了的。

他们的这些担心并非杞人忧天。

高血压是导致脑中风的第一危险因素,71%的脑中风死亡都和高血压有关。而高血压患者患上脑中风的几率是正常人的7.76倍。我国统计资料也有表明,70%的中风病人都有高血压史,特别是出血性中风,几乎百分之百都有高血压。这主要是因为,在长期的高血压状态下,血管会发生一系列显著的病理变化。

长期高血压状态下,血管变得异常脆弱!

1. 高血压会导致血管内部的压力持续增高,进而刺激血管壁的细胞生长和增殖,使得血管壁逐渐增厚。这种增厚不仅使得血管变得更加僵硬,还降低了其适应体内血压变化的能力。

2. 高血压会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导致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增加。受损的血管内皮细胞会释放一些生长因子,进一步促进平滑肌细胞的增生和血管壁的增厚。这一过程会导致血管腔狭窄,增加血液流动的阻力,从而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

3. 长期高血压还会使血管壁的弹性降低,血管变得更加僵硬,这种现象称为血管硬化。而血管硬化不仅影响心脏、大脑等重要器官的供血,还可能引发各种心脑血管疾病。

总之,高血压最严重的危害之一就是对血管的损伤,不仅会直接损伤血管内皮,还会使血管内皮细胞无法正常分泌一些重要的物质,如一氧化氮,从而进一步加剧血管功能障碍,最终诱发心脑血管疾病。

如何识别中风前兆?

脑中风一般发病比较急,越早发现,预后越好,如果患者能及时识别发病征兆,及时接受正规的治疗,可能就能救自己一命。那么,要如何识别中风前兆,抢死神一步呢?

中风的常见症状包括:脸部、手臂或腿部突然感到无力或瘫痪,通常是一侧身体。此外,还有神志迷乱、说话或理解困难;单眼或双眼识物困难;走路困难、眩晕、失去平衡或协调能力;无原因的严重头痛;昏厥或失去知觉等。

主要症状可以概括为“中风120”口诀,在生活中可用于简单、迅速识别中风:

【1】是否看到1张不对称的脸

【2】两只手臂是否有单侧无力

【0】 聆(零)听讲话是否清晰

如果这三步观察,答案都是肯定的,那就高度怀疑是中风,要立刻拨打急救电话120。

除了这三步,还有一种方法可以有效监测脑中风危险,就是监测血压,警惕高血压危象。

高血压危象通常指的是患者的血压急剧升高到危险水平,可能伴随靶器官损害。具体来说,高血压危象通常指的是收缩压达到或超过180毫米汞柱,或者舒张压达到或超过120毫米汞柱。在这种情况下,患者的血压已经达到了极高水平,很可能会引发严重的并发症,如中风、心肌梗死等,需要立即进行医疗干预。

总之,高血压患者在生活中不能因为没有感受到任何不适症状,就认为高血压无害或者危险离你很远,日常注意监测血压,坚持规律用药吗,健康生活,同时掌握危险时刻的症状识别,对于预防中风等心血管疾病十分重要,千万不可忽视。

0 阅读:156

王药师心血管讲堂

简介:80后王药师,关注用药安全,致力于心血管健康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