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公不在身边,孩子成了我的情绪容器,不是孩子抑郁,是我在哭泣

郁小花 2024-04-26 21:15:41

本篇作者 | 释然Grace lee

本篇编辑 | 董小姐

插图来源 | ssu_binne

当值编辑 | 玄鹤

今日导读

抑郁的孩子康复的一大关键,是父母的醒觉。是父母真正意识到,原来不是孩子出了问题,是孩子显化了我内在压抑的恐惧、焦虑、不安、不快乐,是孩子显化了家庭的疾病。只有获得了这份深刻的醒悟,父母才会真正放过孩子,才会不在生病的孩子身上做各种“功夫”、不断折腾孩子,希望通过各种手段将孩子恢复“正常”。郁金香一直提倡的“三不”法则,就是对孩子的一种保护,阻断父母对孩子继续的伤害和影响。因此,当孩子抑郁了,破局的关键,就是父母的醒觉,父母开始将关注的焦点放到自己身上,看到自己的情绪和信念系统,直面自己的创伤,完成属于自己人生的课题,开始活得喜悦和自足。当家庭氛围改善了,父母内心安定了,孩子怎么可能不好?在今天的故事中,你便可以看到一位母亲开始醒觉的过程,当她看向自己,她便知道了一切的答案,也就知道了前行的方向,福祸相依,所有逆境中都藏着一份礼物,当孩子生病,恰恰是一个家庭焕新的宝贵契机。

孩子突然抑郁发作,我心急如焚

我家孩子在去年的5月20号左右出现躯体症状,当时我们也不知道孩子是抑郁,以为只是胃痛。

后来,我们带孩子去医院检查过,孩子没什么问题,我们还去阳江旅游,但是孩子怎么玩都开心不起来。直到一周后,孩子说要把家里房间的东西清空,把家里来个大扫除,做断舍离,我们都迁就孩子,把家里能扔的东西全部扔了,我们才开始觉得孩子是有心理问题。6月1号,我们去广州中山三院就诊,做了量表显示正常,当时医生也说没什么问题,我们也就放心了。但是孩子却表示不愿意去上学,只说勉强愿意回去考试(到考试的时候也是劝了很久才去)。考完之后,我们还带孩子去长沙、凤凰、桂林旅游,当时孩子的情绪也还可以,我们都以为她恢复了。到了六月底的时候,孩子爸爸说要跟学校的校长谈转学的事情,校长要求面试,因为面试的事情,我们跟孩子的关系闹得非常僵,孩子不愿意去面试。再到七月份到八月份的时候,孩子开始每天都躲在房间里面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不理会我们,也不愿意去看医生。当时因为我工作也忙碌,孩子每天都是自己做饭,做自己爱吃的,有些时候还会跟弟弟分享。到八月底,为了修复母女关系,我们就又去旅游了,但情况并未好转。到了九月初开学的时候,孩子还是说,不愿意去上学,我们也没有勉强让孩子去,但是我们带孩子去看了医生,当时诊断是抑郁发作。医生也开了一些药回来让孩子吃,孩子当时也按时吃药,但是吃药之后就有不良的反应,吃不下任何东西,我们也很着急。后面因为孩子吃不下东西,就开了一个奥氮平,孩子吃了之后有胃口了,但是会便秘,还大量喝水,我们不得不带她去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去看,医生说孩子这个情况,最好住院。我们当时觉得孩子住院挺好的,住下院了也放心了。孩子住院之后,一开始是有好转的,我们就住了20多天。在里面孩子各方面都表现的挺好,我们也以为孩子恢复得差不多了,20多天之后出院。结果没想到,孩子回家后,对我们却更加仇视了,她不愿意吃药、自行停药,还有过自残、吞药的行为。当时的自己也是非常的焦虑,非常的紧张,天天以泪洗脸。

不是孩子生病了,是我在哭泣

后来经过老公朋友的介绍,我来到了郁金香学习。

入学习群以后,我看到很多成员的成长心得,每天做观呼吸,读父母规,相信相信的力量,读晨起发愿能量早读,每天给自己正向的暗示,渐渐的,自己就不焦虑了。孩子也随着自己的不焦虑走出房门,还自己打扫卫生,偶尔跟我们说几句话。有段时间,孩子的房间真的很脏而且很大的味道,但是这两周,孩子每天都搞卫生,房间收拾得非常整齐,整洁。我每天晚上参加读书会,里面的老师分享都非常好,第一次共修,辅导员跟我们讲了“三不”法则,梅姐也分享过好妈妈的十一个特点,还有怎样表扬孩子,我都认真的去学习了。第一次共修,因为不方便发言,我就在会议室留言了,大家都看了我的留言,跟我说自责抱怨对孩子只是伤害,是在削弱孩子的能量,我要放下自责,放下愧疚,接纳自己,包容自己,理解自己,坚持学习和微笑冥想,提升能量,更好的支持孩子。在此之前,我一直觉得是自己对不起孩子,是自己的高控制、高要求、高期待,让孩子变成这个样子,是我把自己生活的焦虑压力传递给了孩子。我无比自责愧疚。但听了大家的分享之后,我便知道,自己不能够再自责了。我要原谅自己,宽恕自己,才有能量,孩子才会变好,才会慢慢地好起来。回想这一切的发生,我发现孩子其实非常的爱我,因为从小,孩子的爸爸就不在我们身边,孩子跟我差不多是共生的关系,一直以来,我都把孩子看作是我的另一半,无意识地让她承担我的各种情绪,她承受不了那么大的压力,才导致今天。所以,不是孩子生病抑郁了,是我的内在孩子,她一直在哭泣、在哭闹啊。那些我内心所有被自己压抑的恐惧、焦虑、不安、渴望被爱,我都无意识地传递给了我的孩子,而因为孩子那样爱我、那样忠诚于我,所以她全盘接了过去。而一个小小的孩子,又如何能够消化这些复杂又巨大的情绪呢?孩子的状况,正是在提醒我,要去面对和完成属于我的人生课题,修复我和父母的关系,安抚自己的内在孩子,活出真实和喜悦,不再压抑。

成长路漫漫,当我好了,一切都会变好

进入郁金香家长成长学堂之后,辅导员给我们发来了许多书,我也断断续续一直在看,作为一个刚刚开始醒悟的家长,我的学习才刚刚起步,现在浅浅和大家分享一些自己的读书心得。

第一本书是《怎么说孩子才能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里面有很多反面的例子,从这些例子身上,我看到了自己以前的影子,在学习中,我不断的反思自己,虽然很难做到像书本上说的那样,但改变就是进步了。第二本书是《镜子的法则》,看完之后,自己也泪流满面,原来外面的世界就是自己内心的投射啊。我自己也曾经一直不断抱怨原生家庭与父母的关系,看了这本书之后,我明白了,我作为一个成年人,要去慢慢疗愈自己的伤痛、完成接纳父母的功课。周围发生的一切都是我自己心境的一个投射,所以我要放下执念,原谅一切,宽恕父母,而当我选择原谅,我发现自己跟丈夫的关系也慢慢的变好了。第三本书是《心眼力》,这本书内容更加多,更加好看了很多,但是我暂时还没有整理好,我在读的过程中,心中也有了勇气。如果用一段话来总结,那就是当我们的人生中遇到重大困难,才是真正让我们变得谦虚的好机会,它让我们明白,顺境时应该抱着一种感恩的心情,深刻的反省自己的生活状态,从而获得更大的发展,只有处于顺境时保持谦虚,才能在遭遇困境时也会变得不惊。第二次共修的时候,柳柳老师和我分享了她孩子的一些经验心得,告诉我们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孩子,要情绪稳定。当孩子哭闹有情绪,自己要稳住,接得住,有力量。关于孩子复学的问题,父母要去接纳孩子任何时候的状态,我家孩子暂时还处于在家躺平的状态,复学的话,现在看来还是有点遥远,但我们依旧要去接纳孩子。作为父母,除了努力遵循“三不”,自己还是要不断的学习,不断改变自己,相信孩子,相信孩子的未来会变得越来越好!感恩我们的组长!感恩辅导员们!感恩一起学习的伙伴们,让我与孩子每天都有进步,改变!

备注:每个人的体质和病症都不太一样,因此,文章中的治疗方式,仅做参考。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欢迎在文末打赏,支持原创。给郁金香陪伴所有投稿及采编故事,默认可以公开,欢迎分享自己抗郁路上的故事,有公益稿酬喔。

0 阅读:29

郁小花

简介:爱心互助,温暖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