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颜宗望和完颜宗翰在攻宋时明争暗斗,故靖康之难本可避免

史海撷英 2023-12-12 19:18:28

金太宗完颜晟不仅不想灭宋,而且不想攻宋。

女真东路军是太祖系的军队,女真西路军是国相系的军队,他这个大金皇帝也就顶着个名。放任这两个家伙去打仗、去抢钱,然后越打越强、越抢越肥,那自己这个大金皇帝还怎么当?

关键是完颜宗望、完颜宗翰无论从北宋抢来多少钱,都肯定装自己腰包,跟他这个大金皇帝没关系。

以完颜宗望为首的东路军在第一次靖康之战就已经捞足捞够,天天想着怎么享受生活。对于第二次靖康之战非常心不在焉,甚至很排斥。但北宋再一次说了不算、算了不说。这就给了完颜宗翰口实。完颜宗翰是西路军的大统领。完颜宗望抢得盆满钵满,他和西路军早就眼红到要死。既然现在还有了口实,那就非打不可。

打下汴京之后,金军还是继续搞敲诈,简单说就是北宋只要给钱,那啥都好说。但女真人稀里糊涂、宋朝人糊里糊涂,汴京到底有多少钱,谁也不知道。所以,一个顶天要价、一个给价就应,最后这个钱肯定没法凑够。

既然钱没凑够,那后面的事情就非常不好谈,但也不是没法谈。

对于是不是灭宋,女真内部仍然存在严重分歧。但这时候,金太宗、完颜宗望、完颜宗翰这三个人的态度发生了微妙变化。

完颜晟

金太宗的态度从不想灭宋到必须灭宋。就一个核心问题:此时不灭北宋,北宋以后听谁的?

要么听完颜宗望的,要么听国相完颜宗翰的,反正不听他的。如果是那样,那他这个大金皇帝还算啥?粘罕捏着西路军再加一个北宋,或者完颜宗望捏着东路军再加一个北宋,身在今天黑龙江哈尔滨阿城的大金皇帝就成蛮夷了。于是,金太宗从不想灭宋变成必须灭宋。

但金太宗没把话说死。他担心北宋狗急跳墙,出现不可收拾的局面。中原重回五代十国,到那时候,别说要钱了,就是抢钱都抢不到。此时的女真高层远比北宋君臣考虑更周全。所以,明诏之外又有暗诏,金太宗允许完颜宗翰和完颜宗望便宜行事。

完颜宗望的态度从始至终就没有变化。如果非说有变化,那就是从亲宋变得更亲宋。

第二次靖康之战时,完颜宗望就跟宋钦宗和北宋庙堂一直暗通款曲,甚至还透露了西路军的抵达时间和汴京总攻时间。汴京城破后,他抢了北宋茂德帝姬当老婆,然后就真把宋徽宗当成老丈人、把宋钦宗当成大舅哥。

靖康二年(1127年)二月初五,金太宗废黜赵氏的诏书传到了女真大军。这事属于绝密。但完颜宗望竟偷偷告诉了宋钦宗和一起扣在青城的北宋大臣。《靖康稗史笺证》之四《南征录汇》中记录:“初五日,二帅请少主赴打球会,随行者何㮚、冯澥、曹辅、郭仲荀四人入幕,少主西向坐,二帅东向执礼甚恭。酒数行,皇子躬下球场,忽蒲鲁虎大王持诏至,即撤席。少主乞回宫,国相躬下球场,忽蒲鲁虎大王呵之云:‘尚欲何往?’皇子送少主入斋宫,密语废立事。吴幵、莫俦跪求云:‘倘蒙再造,俟国相回军后,无论何人何物,惟皇子命。’遂指索帝姬三人、王妃、嫔御七人。吴幵等力请少主手押为信。皇子至国相寨云:‘明诏虽允废立,密诏自许便宜行事,况已表请立藩,岂容中变?’国相不允。皇子谓:‘太祖止我伐宋,言犹在耳,皇帝仰体此意,故令我懑自便。’国相云:‘皇子何私于宋,不顾大害?宋兵尚多,民心未去,如今放手,后患无穷。更立异姓,国势易动,徐图混一,岂非善计?’蒲芦虎云:‘都元帅斜也意同。’皇子怒曰:‘南伐我实首谋,我当为政,废主亲属不能如契丹虐待。’蒲卢虎两解之,皇子悻悻而去。”

完颜宗望

胳膊拗不过大腿。相比完颜宗翰,完颜宗望太嫩,不管是打仗还是讲理,他都不是完颜宗翰的对手。然后,就气呼呼地离开完颜宗翰大营。这事就算没办成。

完颜宗翰开始很想灭宋,他的野心很大。但这时候也发生了变化。捏着西路军、当山西诸侯,还抢了好多钱,这多好?如果不灭宋,那北宋就会记自己的恩情。有兵有地还有钱,再加一个富得流油的北宋,那自己就是大金、大宋两国太上皇。

但问题是完颜宗望提前做了北宋驸马,而且跟北宋君臣的关系太亲昵。所以,北宋到底会记谁的恩情就非常不好说。不好说那就问,甚至明白告诉宋钦宗:完颜宗翰才是你们的大恩人。

二月五日夜,完颜宗望走后,完颜宗翰就派心腹萧庆去找宋钦宗和北宋大臣谈“归诚”的事。

这个“归诚”,肯定不是归金国的诚,更不是归完颜宗望的诚,而是归他完颜宗翰的诚。不管是完颜宗望还是完颜宗翰,这帮女真权贵都没有大局观,从来没有大金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想法。“萧庆语国相云:‘废少主,康王必自立,不似少主庸懦,请再思。’国相云:‘宋若归诚于我,当保全。’萧庆遂赴斋宫,少主诸臣不复与议。初六日黎明,二帅令宋主入青城寨,宋官皆从。金兵挥去黄屋夹队,行抵寨下马,令跪听诏,废为庶人。国相令萧庆、刘思去少主冠服,宋忠臣李若水抱持御衣,戟手怒骂,兵士拽出。国相押少主入斋宫,令书谕留守,并启道宗,限七日率宫眷出城,推立异姓。又令莫俦、吴幵入城宣谕,令邓珪率内侍百余人入城监守后妃、帝姬、诸王妃,令冯澥、曹辅入侍废帝,余臣禁押别室。郑宽之、梁平、王孝杰、王宗沔自城中出,亦禁押。初七日,令骑兵万人自南熏门排屯至青城刘家寺,两帅驻南熏门瓮城下。及午,太上率妻妾、子妇婿、女奴婢络绎而出,我兵监押轿车之中,抵瓮城,令内侍指认点验后,太上后妃、诸王、帝姬皆乘车轿前进;后宫以下,骑卒背负疾驰。申刻,令邓珪入城搜捉。二帅还青城,送太上入斋宫,责其败盟,太上抗辩不屈。二帅斥之云:‘不允和亲,全为囚俘,何颜向人?’太上云:‘我与若伯叔,各主一国,国家各有兴亡;人各有妻孥,请二帅熟思。’国相云:‘自来囚俘皆为仆妾,因先皇帝与汝有恩,妻子仍与团聚,余非汝有。’挥令出,见少帝,相顾号泣。”

如果当天晚上宋钦宗和大臣们能跟萧庆好好谈谈,搞明白“归诚”到底啥意意思,然后当场保证:以后大宋将唯完颜宗翰马首是瞻,那靖康之变就必须可以避免。

完颜宗翰

远在黑龙江阿城的金太宗,虽有明诏却也有暗诏,这给了很大的回旋空间。其实有没有暗诏都无所谓,完颜宗翰和完颜宗望这两个家伙,尤其是完颜宗翰,从来没把金太宗当回事。

也就是说,决策权就捏在完颜宗翰和完颜宗望这两个人手里。

完颜宗望是铁杆亲宋派,甚至亲成了徽宗女婿、北宋间谍,他一直同意保留赵氏。这时候,只要北宋“归诚”、完颜宗翰点头,那就不会有靖康之变。

问题是宋钦宗和北宋大臣太糊涂,自家都快被灭了,却还没搞清金国到底谁说了算。他们认为萧庆是完颜宗翰的人,而自己一直跟完颜宗望谈,所以不愿意跟萧庆谈。都快亡国了,还搞什么从一而终,投降还挑人咋的?最后,这事儿就没谈成。

第二天,一切都成定局。完颜宗翰在大帐外面向北方设了香案,让宋钦宗拜了两拜,然后由萧庆正式宣读金太宗的《废国取降诏》。靖康之变也就不可避免,北宋从此成为历史。

3 阅读:162

史海撷英

简介:历史不在神坛,也不在地狱,将一切历史拉回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