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政审人员查阅孔继宁的档案:他父亲是不是毛主席的女婿?

愚鉴 2024-05-11 14:51:36

1980年,负责审核档案的干部看到孔继宁的信息时非常激动,他惊讶地询问周围人:“孔继宁的父亲是不是毛主席的女婿”?

那么,这位干部为什么要这么问,孔继宁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为何会让这名干部很激动呢?

孔继宁,1962年出生于北京,他的父亲是孔令华,母亲是毛主席的女儿李敏,因此,孔继宁是毛主席的外孙。

孔继宁出生时,毛主席就在产房外等候,得知孩子顺利出生的消息时,毛主席显得异常激动,这意味着毛主席要当外公了。

毛主席向来都喜欢小孩子,因此,毛主席十分幽默地说,他已经是个年近七十的人了,如果按虚岁算,就已经是个七十岁的古稀老人了,没想到还在这一年“升官”了。

毛主席说的升官指的不是职位有变动,而是辈分又大了一辈,之前毛主席还没有孙子辈的孩子,孔继宁是第一个。

孔继宁刚刚出生,他的母亲李敏就用期待的眼神看着毛主席,希望毛主席能给孔继宁起个好名字。

毛主席思考了一会儿,他觉得这个孩子是他的外孙,并且孩子的爷爷在场,于情于理都应该是孔令华的父亲孔从洲来给孩子取名。

因此,毛主席把这个任务推给了孔从洲,并说这是孔家的事情,孔从洲万万不可推辞。

虽然毛主席说的是不让推辞,可是孔从洲还是一直不愿意,他表示毛主席的才华享誉世界,是最适合给孩子取名的人。

话说到这个份上,毛主席也不好再推辞下去。毛主席沉吟片刻,他忽然想起来昨天是俄国十月革命的纪念日,索性就用这个特殊的时间来起名吧。

过了一会,毛主席说干脆就让孩子叫孔继宁,继是继承的继,宁是列宁的人,孔继宁生日的前一天是十月革命的纪念日,既符合情理,又有深刻的寓意,确实是个好名字。

不过孔继宁并没有一直住在中南海,后来孔令华夫妇带着孔继宁搬到了兵马司胡同的四合院,比起中南海来说,这里的条件差了许多。

此外,因为孔令华和李敏的工作都比较忙,他们没有多少时间照顾孔继宁,大部分时候都是把孔继宁托付给邻居。

上学之后,孔继宁听从父母的教导,从来没有说出自己的真实身份,在填写家庭信息时,孔继宁都会将亲属写成最普通的底层人民。

孔继宁四年级之后是在北京上学的,和孔继宁一起上学的孩子大都是高干子弟,当他们知道孔继宁是个普通人家的孩子时,就很轻视孔继宁,甚至有时候还会挖苦他。

1976年,毛主席因病逝世,作为毛主席的外孙,孔继宁是一定要参加毛主席的追悼会的。

直到这个时候,孔继宁的老师和同学才隐隐约约地猜到了他的真实身份,并因此震惊不已,孔继宁能够将身份隐瞒得这么好,足以看出他是个不简单的人。

毛主席的逝世对于孔继宁来说是个不小的打击,不过孔继宁没有就此消沉,而是化悲痛为力量,最终顺利考上了解放军南京国际关系学院。

1980年,政审干部审查孔继宁的档案时大吃一惊,他惊讶地说道:“孔继宁的父亲是不是毛主席的女婿”?

那么,孔继宁的身份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为什么政审干部这么吃惊?

解放军南京国际关系学院是一所名副其实的军校,在这里上学,不仅要学习专业的文化知识,而且要进行军事化的训练,强度是非常大的。

当然,就算是在军校学习,孔继宁也没有忘记隐瞒身份,在军校上学的四年里,孔继宁始终都没有说出自己的真实身份,老师和同学都把他当普通人看。

1980年,孔继宁顺利从解放军南京国际关系学院毕业,因为孔继宁成绩优秀,所以他被分配到总参谋部工作。

总参谋部是非常重要的部门,关乎国家的安全,因此在正式工作之前,需要进行严格的政审,如果有问题,就得仔细核查。

在审查孔继宁的档案时,政审工作人员看到了孔继宁的父亲孔令华的名字,孔令华在当时是个知名人士,许多人都知道他的身份,因此,工作人员很是吃惊。

按照档案的记载,孔继宁是孔令华的儿子,而孔令华又是毛主席的女婿,那么孔继宁也就是毛主席的外孙了。

这个发现让政审工作人员非常吃惊,他连忙询问说,孔继宁的父亲是不是毛主席的女婿?

得到同事肯定的回答后,工作人员更加吃惊了,能够以优异的成绩从解放军南京国际关系学院毕业,这说明孔继宁一定是一个非常有才华的人。

此外,孔继宁在解放军南京国际关系学院学习了这么久,竟然从来都没有任何有关他的消息,可见他在隐瞒身份时也做得很好。

起初,孔继宁是在参谋部总部工作,一段时间之后,上级认为孔继宁的外语很好,在总部工作不太合适,去大使馆工作更能够发挥他的才华。

自此之后,孔继宁先后到了巴基斯坦和英国,在驻巴基斯坦大使馆和驻英国大使馆担任助理武官,负责国家的外交工作。

一直到1997年,孔继宁才因为母亲李敏病重回国。为了照顾母亲,孔继宁思虑再三,决定辞去工作,并选择退伍转业。

对于孔继宁的决定,上级是有些不支持的,尽管上级理解孔继宁想要照顾母亲的想法,但是直接退伍,这对国家来说是个不小的损失。

遗憾的是,孔继宁去意已决,这件事他想得十分清楚了,从政其实并非他的愿望,趁着这个机会离开军队倒也是个不错的结果。

在孔继宁的坚持下,上级颇为惋惜地同意了孔继宁的退伍转业申请。

在之后的时间里,孔继宁将大部分的时间都用来照顾母亲,在孔继宁的悉心照料下,李敏的病情有了明显的好转。

等到目前的病情稳定之后,孔继宁就又开始了新一轮的闯荡,离开军队的孔继宁,想要凭借自己的努力干出一番事业来,其实并不是很容易的。

但孔继宁毕竟是毛主席的外孙,在他的不懈努力下,他实现了自己的理想。

1980年,政审工作人员在查看孔继宁的档案时大吃一惊,他惊讶地询问道:“孔继宁的父亲是不是毛主席的女婿”?

那么,孔继宁有什么特殊的地方,为什么工作人员会这样吃惊呢?

孔继宁的爷爷是孔从洲将军,他当年是杨虎城的部下,西安事变发生时,孔从洲目睹并参与了全过程,是国家的功臣之一。

以孔继宁的家世来说,在军队中继续发展是比较合适的,他的身份,可以给他提供一些帮助。不过孔继宁认为父亲孔令华的故事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从政未必是一件好事。

特殊时期,孔令华和李敏夫妇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作为毛主席的女儿,李敏甚至不能去见父亲,可想而知,当时李敏和孔令华的处境有多艰难。

随着时间的推移,孔令华一家的生活变得更加困难,为了改善生活,孔令华决定放弃从政,而是下海经商,以此改善一家人的生活。

经过多年的打拼,孔令华好不容易才闯出一点名堂,家里的生活也有了不小的起色。

父亲的经历让孔继宁对未来的生活有了新的认识,尤其是母亲李敏生病后,孔继宁更加觉得从政对他和家人来说未必是正确的。

最终,孔继宁决定和父亲一样去从商,此时孔继宁的父亲孔令华已经在商界有了一定的成绩,可以给孔继宁提供一些帮助。

虽然孔令华是毛主席的女婿,但是他在经商时从来不会利用这层身份来赚钱,而是刻意隐瞒,不让别人知道他和毛主席的特殊关系。

孔继宁也是一样,在读书时他就隐瞒也很好,经商时就更不会轻易显露。

遗憾的是,尽管孔令华在经商时付出了很多努力,但是商界不是那么好混的。多年的努力确实换来了一些回报,可是仅仅是温饱而已。

更令孔继宁感到悲伤的是,他的父亲孔令华在1999年不幸病逝,这让孔继宁消沉了很长一段时间。

1991年1月,孔令华参加完毛主席的纪念仪式后坐车回家,结果在途中发生了车祸,当时情况紧急,就被送到一个小诊所处理伤情。

之后,孔令华没有把这次受伤放在心上。结果等到二次病发时,孔令华的心脏病也犯了,因为医生的疏忽,最终孔令华没有挺过来。

父亲的病逝让孔继宁伤心不已,过了很长一段时间,孔继宁才从悲伤中走出来。

一想起父亲生前的教导,孔继宁倍觉应该在商界中创出一点名堂来,经过多年的努力,这位在经商方面根本没有经验的退伍军人,硬生生地闯出了名堂。

与此同时,孔继宁还不忘记回报社会,尤其是在宣传毛主席时,孔继宁总是不计成本地给相关机构投资,还亲自撰写与毛主席有关的书籍。

如今,孔继宁已经是商界的大佬,担任东方昆仑文化传播公司的董事长,是真正的事业有成。

1 阅读:238

愚鉴

简介:莫言离殇,大智者,愚之极至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