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10地形篇

万万个为什么君 2022-05-14 18:20:56

①六种地形的用兵之道

1 、通形

地形有通、挂、支、隘、险、远六类。我方可以去,敌人可以来的地域,叫“通”。在“通形”地域,应抢先占据视野开阔的高地,这样可以保持粮道畅通,交战时就有利。

占据高地还可以“利粮道”。比如在重要地方修筑堡垒或甬道,把粮道保护起来。甬道,就是两边筑墙的通道。

2、挂形、支形

可以前进,不易返回的地域,叫“挂”。在“挂形”地域,敌军如无防备,就要突然出击战胜他;敌军如果有防备,出击不能取胜,也难以返回,于我不利。

我出击不利,敌人出击也不利的地方,叫“支”。在“支形”地域,敌人虽然利诱我,也不要出击,可以领部队(假装)撤退,诱使敌人出击,出了一半,我方再攻击他,这样就有利。

前面攻不下来,后面被断了退路,哪里还能抢到粮食打持久战?

遇到这种情况,只有三种选择:一是有援军来救,万事大吉;二是拼死一战,或许有生机——不过大部分结局是全部战死;三就是认输投降。

3、 隘形、险形、远形

在“隘形”地,如果我军先到达,提前出占领隘口,等待敌人来攻;如果敌军已先占据隘口,那就不要进击,若敌人没有占据隘口,就可以进攻。

在“险形”地区,如果我军先到达,要占据视野开阔的高地,等待敌人;如果敌人已先占领,那就主动撤退,不要进攻。

在“远形”地区,双方势均力敌,不宜挑战,勉强求战是不利的。以上六点,是利用地形的原则,这是将帅的重要责任,不可不认真研究。

“隘形”者,就是两边高山,中间有峡谷。遇到这种地形,如果我军先到,兵力部署就要把山谷填满。就是两头都要布阵。隘形有一前一后两个口,两个口都要与隘口平齐布阵,这样敌人才进不来。

对于将领来说,“必败的判断”比“必胜的信心”更重要。

曹操注:“地形险隘,尤不可致于人。

②战争胜败,将领有责

军队有“走、驰、陷、崩、乱、北”六种必败的情况。这六种情况,不是天灾,都是将领的过错。

4 、六败

军队失败的情况有走、弛、陷、崩、乱、北六种。这六种情况,都不是天灾造成的,而是将帅的过失(造成的)。

双方其他条件都相当,却用十分之一的兵力去和敌人作战,那就一定会败走,叫“走”。

因士卒强悍、将吏懦弱而失败的,叫“弛”。

因将吏蛮横、士卒怯弱而失败的,叫“陷”。

因部将怨怒而不服从指挥,遇到敌人擅自出战,主将又不能控制而导致失败的,叫“崩”。

孙子说,我方要集中兵力,把敌人分散成十份,“以十攻其一”才能获胜。所以在这里以一敌十,是自不量力。

“驰”身为将领,不仅要有才能,还要有威望和驾驭人的手腕,否则最好做个副手。

主将软弱又缺乏威严,训练管教不善,士兵没有规矩,布阵杂乱无章而导致失败的,叫“乱”。

主将不能正确判断敌情,以劣势去攻打优势,以弱击强,使用部队不会选择精锐而导致失败的,叫“北”。

以上六种情况,必然导致作战失败,这是将帅的重大责任,不可不认真研究。

“将领懦弱”,是没有威德;“教道不明”,是没有方法;“横冲直撞”,是没有人节制士卒;“吏卒无常”,是军中缺少任职时间长的老兵。

打仗一定要选出先锋队、敢死队这类组织,这就是兵锋。一个是用来做将领的亲兵;二是用来当先锋;三是用于出奇设伏之类。

5、将领的职业道德

地形是用兵的辅助条件。判明敌人企图、研究地形险易、计算道路远近、制订取胜计划,这是上将之道。懂得这些道理去指导作战的,就会获胜;不懂得这些道理去指挥作战的话,就会失败。从战争规律来看,有必胜把握的,主君说不战,也可以战。从战争规律来看必败的,主君说必战,也可以不战。所以将帅进不求(战胜的)名声,退不逃避(抗命的)处罚,一切只为保护民众而有利于主君,这是国家之宝!

6、爱兵如子,真爱不易

对待士兵就像对待婴儿一样,可以叫他们一起冒险;对待士兵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可以叫他们一起去拼死。

7、可平易近人,不可骄纵下属

如果对士兵只知厚待而不能指使,一味溺爱而不能命令,违法乱纪而不能治理,那士兵就成了骄子,没法儿使用了。

8、可以不知彼,不能不知己

知道我军能打,但不知道敌军可不可以打,那胜算只有一半;

知道敌人有嫌隙,却不知道我方部队不行,胜算还是只有一半;

知道敌人可以打,也知道我军能打,但不知道地形不利于作战,还是只有一半胜算。

所以懂得用兵的人,行动不会迷惑,措施变化无穷。所以知己知彼,胜利就没有危险;懂得天时地利,胜利就有完全的保障。

0 阅读: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