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8年,那个逃到苏联成为克格勃的女知青“傅索安”,结局如何?

纵观历史2021 2024-05-19 23:43:17

上世纪60年代末,响应毛主席的号召,全国范围内的知识青年展开了轰轰烈烈的下乡运动。

时年19岁的傅索安作为知识青年当中的积极分子,革命斗志昂扬,踊跃响应主席的号召成为第一批中全国第一个下乡锻炼的知青分子。

傅索安不是老师和家长眼中的好孩子和乖孩子,这个性情乖张、任性的漂亮姑娘好胜心极强,她经常擅作主张,常常在家里和学校做出出格的举动、扰乱生活、教学秩序的行为一度让父母家长非常苦恼。

然而当傅索安主动要求下乡参加锻炼时,父母和老师欣慰于孩子终于长大懂事,纵有万般不舍,也不能挡住孩子奔向前途,

谁料,这一别竟是与女儿的最后一面,她所奔赴的前途竟是投入苏修的怀抱、成为祖国的敌人,此生再不复得见。

1949年,随着平津战役的胜利,我党人民军队解放华北,北方人民盼来了幸福安定的新生活。

建国前夕,天津城里的傅家喜添千金,听闻女儿降生从苦难战乱年代过来的父亲喜极而泣,既为了来之不易的和平而欣喜,也为了女儿一出生就能生活在安稳幸福的新中国,作为一名有尊严的普通人成长在红旗下而高兴。

父母为女儿取名索安,寄托一片赤诚的爱国之心、也希望女儿能幸福平安地度过一生。

傅索安出生在一户生活富裕的高级知识分子家庭,父亲是学贯古今、知识渊博、救死扶伤的医者、母亲是视野开阔、通晓外语、就职于科研单位的高级翻译人才。

傅索安出生在新中国,成长在红旗下,生的一副俊俏美丽的好皮囊,从小受父母宠爱,在父母的言传身教下,聪明伶俐、品学兼优,深受老师的喜爱和同学的欢迎。

只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过于旺盛的好胜心,让她变得有些自私任性,作为学校里受人瞩目的风云人物,自己理应获得所有的荣耀和关注。

可高一那年,学校报上的毛主席接见名单上,傅索安并没有见到自己的名字。

并非老师刻意针对,这次伟人的接见名单上都是即将毕业的高三学生。

在毛主席接见的那一天,傅索安翘了课认真打扮了一番,漂漂亮亮的插进等待接见的队伍里,在这个重要的关头突然多了一个学生,老师只好将错就错,好在没有出什么大乱子。

傅索安与主席见了面、握了手,回到家里她绘声绘色地给父母自吹自擂、在学校里也着实威风了好一阵。

这一次“出风头”,被傅索安视作一次“伟大的胜利”,强烈的好胜心使她预备再接再厉,“再创辉煌”

随着浩浩荡荡地上山下乡运动,傅索安积极响应成为全国第一批知青里的第一个女同志。

她来到黑龙江,一处中苏边境的村落,看着这青山绿水无边田野,想象着自己的革命事业即将由这里起步,她满怀希冀未来可期。

而农村条件的艰苦和现实生活的困难远非她想象中的田园牧歌。

争强好胜的傅索安被恶劣的生存环境所改造,逐渐变得好勇斗狠。

为了争夺水源,围绕这附近唯一的水库,傅索安所在的村子与隔壁的村子常常发生矛盾,因此而产生的争吵和斗殴事件也是层出不穷。

这一次眼见着自己的村子吃了亏,自诩聪明的傅索安“义愤填膺”,当夜就集结同村的青壮抄起农具朝着对方村子而去,展开报复行动。

这次“夜袭”“准备充足”的傅索安一方自然“大获全胜”,“战果颇丰”,隔壁村的多名村民遍体鳞伤、满身是血、被打的奄奄一息。

可胜利的“后果”却是傅索安难以承受的,随着公安机关的介入,在众多村民的指证下,主谋傅索安浮出水面。

继续留下来会深陷牢狱之灾,回家去一向正直的父亲也必不会容她,与其被大义灭亲,她不如自谋生路。

天大地大,中国已经没有了她的容身之处。

这一年的中苏边境从东北到西北、从黑龙江到新疆、在延绵数千公里的漫长国境线上中苏边军摩擦不断,苏联边军逮捕了一个抹黑偷渡的中国女孩只是中苏交恶这个历史大背景下的一个小插曲。

傅索安因为偷渡和中国人的身份受到了苏联方面的严格审查,最终让她得到释放的原因则是被中国政府通缉的罪犯身份,一个“前科累累”和“叛国者”走投无路的傅索安正是克格勃需要的“亡命之徒”和“谍报炮灰”。

受到苏联方面的重视和克格勃的橄榄枝,傅索安无疑是欣喜的。就在她认为在苏联能够发挥她个人能力和实现自我价值之时。

一次次间谍刺杀行动、让她奔走于世界各地,像一台高速运转的杀人机器,以残酷的手段消灭那些她素昧平生只是与苏修理念相悖的人,她未泯灭的良知时刻折磨着自己,高负荷的工作让她得不到丝毫喘息。

傅索安的精神走向崩溃、健康出现问题并逐渐恶化积重难返。

在亲眼目睹了反革命集团首恶林彪命丧乌兰巴托狼藉恶臭的尸体过后,傅索安的革命信念走向崩塌。

1974年4月,傅索安不堪病痛的折磨、精神彻底崩溃,她卷起床单搓成绳子、绳子勾住脖子、两脚离地,吊死在病房之中,了结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傅索安没有留下遗言,临终之际只有一个大大的“悔”字红惨惨漆在墙上。

似是在向所有的叛国者告悔她充满罪恶的余生。

8 阅读:4910
评论列表
  • 2024-05-20 21:42

    这个故事上次不是这样编的

  • 2024-05-20 12:20

    别扯淡了,就算68年越境,作为一个算是半路出家的间谍的忠诚检测和间谍培训周期,74年噶了时候估计还是一个间谍菜鸟,甚至可能是没能通过技能考核,或者是第一个间谍任务就是返回中国潜伏。心理接受不了。

    人海里的战斗鸡 回复:
    你去看看她杀过什么人,怎么杀的人再说吧😅
  • 2024-05-21 10:27

    68年的知青?!!

纵观历史2021

简介:一个历史自媒体爱好者,欢迎大家关注并提出宝贵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