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管理岗,必须知道角色定位这些事

蒋小华管理说 2024-05-17 16:37:59

✎导语

走向管理岗,你需要经历一系列的角色转变和心态调整

你是否曾在晋升管理岗位后感到迷茫?

是否曾在新的角色中迷失方向,不知所措?

当你从一名普通员工晋升为管理者时,你的角色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走向管理岗,你不再是单打独斗的勇士,而是一位引领团队前行的航海家。

本文将为你揭示管理岗位上的五大角色错位、三大角色法则以及六大角色变化,帮助你更好地适应新的角色,引领团队驶向成功的彼岸。

01

避免五大角色错位

在走向管理岗位的过程中,许多人都可能陷入角色错位的误区。以下是五大常见的角色错位:

1. 一方诸侯

这种管理者把自己当成了封建时代的诸侯,对下属颐指气使,却忘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他们往往孤立无援,最终只会导致团队的瓦解。

要知道,“孤雁难飞,孤掌难鸣。”

成为管理者并不意味着你可以为所欲为,独断专行——将团队视为自己的私有领地,只会让团队成员离心离德。

因为管理者是由组织任命的,必须服从组织安排,从于全局。

2. 救火队长

这类管理者总是在处理各种紧急问题,却忽视了预防和规划。他们疲于奔命,却往往事倍功半。

总是忙于应对突发状况,而忽视了问题的根源和预防措施,这样的管理方式只会让你陷入无尽的疲惫和混乱。

要知道,预防胜于治疗。未雨绸缪,胜于亡羊补牢。

因此,管理者应把更多的时间与精力放在重要不紧急的事情上,比如工作规划、培训下属、关系建立等。

3. 民意代表

他们过于关注员工的个人需求,忽视了公司的整体利益。他们试图成为团队的“老好人”,这将削弱他们的领导力和团队的执行力。

实际上,虽然员工可能暂时满意,但长远来看,这种做法对团队和公司都是有害的。

正如彼得·德鲁克说,“领导者的角色是引领,而不是迎合。”

4. 自然人

这类管理者仍然停留在普通员工的心态上,没有意识到自己作为管理者的责任和使命。他们缺乏远见和领导力,难以引领团队前进。

彼得·圣吉说,“管理是一种职业,而不是一种个性展示。”

管理者需要保持专业性和客观性,不能让个人情绪和偏好影响管理决策。

因此,管理者需要隐藏个人情绪,以更专业的态度面对团队。

5. 传话筒

仅仅将上级的指示原封不动地传达给下属,而不加以解释和指导,是对管理责任的逃避。

这类管理者只是简单地传达上级的指令,没有自己的思考和判断。他们缺乏创新和自主性,难以适应复杂多变的管理环境。

因为管理者不仅仅是传递信息,更要对信息进行解读、分析和决策。

正如沃伦·本尼斯说,“领导者不是传话筒,而是信息的解释者和战略的制定者。”

02

遵循四大角色准则

要避免角色错位,你需要遵循以下三大准则:

1. 承上启下

承上:作为公司战略的执行者,你需要深刻理解并传达公司的愿景和目标,并将高层的战略意图转化为具体的行动计划,并领导团队实施。

启下:作为团队的领导和教练,你要激发团队成员的潜能,引导他们共同实现目标。

同时,启发、激励和指导团队成员,帮助他们成长和进步。

2. 承前启后

承前:继承和发扬前任管理者的优秀做法,确保团队的稳定和持续发展。

启后:在继承前任优秀做法的基础上,勇于创新,为后继者留下宝贵的经验和智慧,让团队文化得以传承。

正如彼得·德鲁克说,创新是区别领导者的唯一标准。”

3. 里应外合

对内:作为内部价值的协作者,你要将同事视为客户,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促进团队协作。

对外:作为外部价值的贡献者,你要积极寻求与外部伙伴的合作,并关注外部市场需求,为公司创造价值。

4. 以点带面

走向管理者,思考问题要全面,要以点带面,举一反三,见木又见林,而不是点对点,拘泥于具体的细节。

因此,作为管理者要拥有全局思维,要站到高处,看到远处;要摆正位置,放眼公司整体。

03

适应六大角色变化

当你走向管理岗位时,你需要适应以下六大角色变化:

1. 从业务到管理

走向管理岗,你需要从具体的业务操作中抽身出来,更多地关注团队的战略规划和资源配置。

赫伯特·西蒙说,“管理就是决策。”

因此,管理者的能力必须从具体业务技能转向管理能力和战略规划的能力上。

很多新晋的管理者往往习惯忙于具体的业务,而忽略管理工作。

其中的原因除了角色认知不够深刻外,再就是管理能力的缺失,以致开展管理工作成就感不足,而与之相反的是,自己做具体的业务更容易产生成就感些。

这就需要加强角色认知与管理能力提升。

2. 从个人到团队

走向管理岗,你的成功不再仅仅取决于个人的业绩,而是团队整体的表现和成果。

现实情况往往是,达成团队目标对新晋的管理者来说是相对困难的,而很多的管理者却依然习惯于关注自己的个人目标。

彼得·德鲁克说,“团队的力量在于每个成员的共同目标。”

因此,管理者务必要从关注个人目标到关注团队整体目标,否则,便失去管理的价值。

3. 从个性到组织

走向管理岗,要将个人风格和偏好融入组织文化中,以组织利益为重,即服从整体,从于大局。

组织管理权威切斯特·巴纳德说,“组织的力量在于协同。”

你需要学会运用组织的力量,通过协同和合作来实现团队的目标。

然而,依然有不少管理者错误地认为,要彰显自己的个性,往往做自己喜欢与擅长的事,而忽视组织的需要。

4. 从层级到伙伴

走向管理岗,需要与团队成员建立平等、互信的关系,共同面对挑战和解决问题。

最好的团队是那些成员之间互相尊重、互相支持的团队。他们不是由一群完美的人组成,而是由一群互相补充的人组成。

因此,管理者要与团队成员建立平等、互助的伙伴关系。

这里比较常见的问题是,很多管理者总是高高在上,总注重的层级,而不是从服务或赋能的角度为团队提供方便与价值。

5. 从守成到变革

成为管理者之前,我们的主要工作是按照规则与流程照章办事;而成为管理者之后,要试着改变与创新,从而创造更大的效能。

常言道,唯一不变的是变化本身。作为管理者,你需要勇于接受和引领变革,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

6. 从指挥到授权

走向管理岗,应学会放权,激发团队成员的自主性和创造力。最好的领导者是那些能够激发他人成为领导者的人。

授权是提升团队效能的关键。通过授权和信任,激发团队成员的自主性和创造力,实现团队的共同成长。

✎写在最后

走向管理岗,你需要经历一系列的角色转变和心态调整。

只有真正理解并践行这些角色准则和变化,你才能成为一位优秀的管理者,引领团队走向成功。

记住,作为管理者,你的角色不仅仅是发号施令那么简单;你更是团队的灵魂、方向的指引者和变革的推动者。

不断学习和成长,成为那个能够引领团队走向更高峰的管理者吧!

正如杰克·韦尔奇说:成为领导者之前,成功是让自己成长;成为领导者之后,成功是让他人成长。”

0 阅读:1

蒋小华管理说

简介:组织赋能专家,行课教育创始人,著有《赋能工作法》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