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高管璩静风波,职场生存还是毁灭?

小峰说时事 2024-05-08 11:46:22

“我要求,公关部的同事都给我拍一条短视频,突出工作亮点。”12月16日晚间,百度副总裁、首席信息官璩静在个人抖音号上发视频勒令员工。璩静称,之所以提出这个任务,是因为最近被一些人恶意攻击,“但他们说的那些事情我都不认可,所以想让公关部把工作亮点总结一下,向大家汇报。”其还在评论区要求大家积极响应,并表示会在视频发出后的30天内做评价。

璩静在个人抖音号发言引发热议。有支持者称其是“出了名的工作狂”“业务能力极强”,也有批评者认为她“以权压人”“管理方式过于粗暴”。17日上午,百度回应记者称,璩静并未对员工下达过这样的指令,相关视频也并非出自她的手笔,而是百度集团执行副总裁、集团渠道战略总经理李毅负责抖音账号运营,用自己的微博账号发布视频。百度称已注意到此事,并将对相关人员作出处理。不过网友并不买账,有人指出李毅正是璩静的前任,目前已去职;另有博主爆料称璩静曾在内部邮件中指责李毅“老赖”、不配合工作。百度内部人士则对记者透露,璩静的确曾给团队成员布置过制作案例视频的任务,但否认了“安排员工制作以自己为主角的宣传视频”的说法。无论真实情况如何,在职场中,企业高层向下发出指令,要求下属拍摄宣传视频的事情并非新鲜事。然而再细究一层,不难发现,这类行为实则暗含着一些权力游戏的逻辑。

权威型领导与劳动关系

在公开场合发表对下属的指令,尤其是要求他们拍摄宣传自己的视频这种带有明显身份标识的行为,通常意味着这位领导者拥有一定的权威性。璩静在百度的身份是“副总裁、首席信息官”,百度是中国互联网的头部企业之一,拥有数万名员工。作为一名高级管理者,她自然有着一定的影响力和决策权,可以对员工的工作内容提出要求。对于企业中的普通员工来说,面对权威型领导的要求,除了遵循之外,别无选择。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在听到领导的安排后会下意识地说“好的”、“收到”的原因。当这种要求出现在短视频这样一种更为开放的媒介上时,表现形式便有所不同。一方面,在短视频这种媒介中,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和创作者。当一位高级领导发出要求之后,接受要求的一方不仅可以通过文字等传统方式来表达对这个要求的认同,还可以将之变成一种更具个性化和创新性的内容。另一方面,由于短视频本身具有较强的传播性和可复制性,当这些内容被上传到网络之后,很可能会像病毒一样快速传播开来。这就使得那些希望表达自己态度的人不仅要满足于领导的要求,还要在创意和表达层面做得更好。在这种背景下,那些原本只是简单接受领导指令的人就会面临更大的压力——他们必须在短时间内想出更好的方案来。而当这些短视频最终呈现在大众面前的时候,那位发出要求的领导也会因为能够看到自己想要的东西而获得满足感。从这个角度看,当权威型领导要求下属拍摄宣传自己的视频时,实际上也是在利用自己的权力为自己谋取私利——他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塑造一个更加强有力的自我形象,同时也可以让自己的价值观被更多人所了解和接受。

权力游戏中的潜规则

如果我们进一步深入思考这件事的背景,就会发现其中还隐藏着一些更深层次的不为人知的秘密。在当下社会中,权力往往被赋予了很多不同的含义。对于那些掌握着权力的人来说,他们可以用这种权力来实现自己的目的,甚至可以成为自己在职场中成功的关键因素。当这些权力被暴露在阳光下的时候,人们往往会对其产生质疑并试图进行反抗。这就是所谓的“潜规则”。当一个人拥有足够的权力和资源的时候,他就可以支配他人的时间和精力;反之则必须按照他的意愿来行事——这就是所谓的“弱势文化”。在这个过程中,那些身处弱势位置的人很容易被迫接受强势一方的要求。虽然他们可能会抱怨这种情况的不公平性,但却很难找到有效的解决办法。因此,他们只能继续忍受这种不公正的待遇——这便是“弱势文化”的现实困境。对于璩静来说,要求员工为自己拍摄宣传视频只是一种表现形式。真正重要的是她所掌握的权力以及那些由此产生的利益。当她发出这个要求的时候,实际上已经在行使自己的权利;而那些接受要求的员工也只能被迫屈服于她的意志——这就是职场中不为人知的权力游戏。

0 阅读:161
评论列表
  • 2024-05-09 05:02

    外交货的老妈估计不简单,内交高手?交二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