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安新区第二届科技·人才·创新周: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活力

燕赵时讯 2024-05-20 22:19:23

日前,以“聚雄才·创未来”为主题的雄安新区第二届科技·人才·创新周成功举办,集中组织“1+13”主体活动。活动期间,30余名两院院士出席。新区三县和有关部门还将举办系列活动,突出科技赋能、人才交流、协同创新,加快各类创新要素汇聚。活动旨在进一步推动供应链、产业链、价值链、创新链、人才链、资金链深度融合,实现“政产学研金介”等要素协同联动,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助力雄安新区打造新时代的创新高地和创业热土。

8家高水平创新平台揭牌

启动仪式现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大型金属构件增材制造国家工程实验室雄安创新中心与成果产业化基地暨雄安重大装备新材料研究院、同济大学土木工程防灾减灾全国重点实验室雄安基地、教育部留学人员创新创业雄安基地、雄安人才发展集团、雄安国际人才港、雄安国际人才社区、雄才会客厅、雄安创投联盟等8家人才创新平台集中揭牌。

其中,同济大学土木工程防灾减灾全国重点实验室面向防灾减灾、韧性城市等战略需求开展研究,已在土木工程防灾减灾领域取得一批原创性科技成果,为我国重大土木工程安全建造、智慧运维、防灾减灾提供了技术支撑。该全国重点实验室雄安基地有望落户龙卷风、雪荷载等领域防灾减灾实验平台,建设防灾减灾数智馆,助力平安中国建设。

教育部留学人员创新创业雄安基地,将定期举办留学人员创新创业大赛,遴选优秀创新创业项目,为落地项目提供场地、融资、人才等一系列扶持政策,提供成长解决方案。与此同时,搭建交流合作平台,为留学人员提供就业信息、创业指导等服务。

雄安人才发展集团是雄安新区面向全球招才引智的重要抓手,努力打造集人才服务保障、人才要素流动、产才融合集成等为一体的平台。雄安创投联盟是雄安新区股权投资行业18家单位发起成立的联盟组织,主要任务是共同设立产业基金、共建创投生态、共享项目机会,助力雄安新区创新创业及产业发展。

发布10大创新场景

雄安新区发布智慧城市专网建设、数字雄安网络安全运营中心、基于AI大模型的云产品智能运维、绿色出行的未来交通应用场景、基于数字道路的智慧交通管控系统、雄安数字身份平台建设、基于雄安新区城市信息模型(CIM)的智能场景应用、雄安新区跨境电商交易平台、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慧水务运营、基于数字孪生技术的绿色建筑示范应用等10大创新场景,集中发布。

面向新一代网络技术的智慧城市专网建设是由雄安集团数字城市公司打造的面向能源、燃气、电力、综合管廊等城市生命线工程,运用全光组网和IPv6技术,打造高速泛在、云网融合、安全可信的城市专网。

基于AI大模型的云产品智能运维由雄安云网科技有限公司打造,面向“雄安云”产品,研究语言认知模型、数据应用模型、大规模智能化维护模型,实现故障自动发现和应急处置,高效保障各类数字化应用场景安全稳定运行。

基于数字孪生技术的绿色建筑示范应用由雄安雄商置业有限公司、中国五冶集团有限公司打造,通过物理建筑和虚拟建筑的同步映射,突破建筑内外环境柔性适应的智慧物联运维等关键难题,实现智能物联网设备、气象感知系统及可再生能源的实时管控。

吸引高层次人才聚力发展

活动期间,举办了“聚青年人才 创未来之城”高层次青年人才创新创业交流会、院士专家雄安行、“疏解高校博士雄安行”、雄安高校科技协同创新交流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雄安行等活动,还发布了“特岗特薪”岗位清单,多个院士项目签约落地、一批优质企业入驻科学园区、京津冀高层次人才支持雄安新区合作备忘录签署……旨在吸引和汇聚青年高层次人才,搭建高层次人才和雄安新区深入交流、聚力发展的平台,推动科技成果在雄安新区转化落地,为新区的综合承载力、要素集聚力、自我发展力的提升提供强大助力,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北大博士生冯新宇表示:“通过本次活动,我深切地感受到了雄安新区的魅力和潜力,也希望在毕业后,将我的知识和热情投入到雄安新区的建设中,为打造数字城市和保护数据隐私贡献自己的力量。我相信,在雄安,我们每个人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舞台,实现自己的梦想。在此,我也呼吁和我一样的青年科技工作者和即将毕业的同学们加入雄安的发展和建设中来,与雄安双向奔赴、共同成长。”

雄安新区党工委、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雄安新区是一座因创新而生、靠创新发展的“未来之城”。7年多来,雄安新区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5+6”产业发展方向,大力实施“创条件、搭平台、造场景、给政策、营环境、优服务”六大举措,城市综合承载能力、要素聚集能力、自我发展能力全面增强,正成为新时代生机勃勃、干事创业的热土。雄安新区热盼更多的科创企业、科研机构、专家人才选择雄安、深耕雄安,为打造未来典范之城而并肩奋进。

报道:记者彭海峰

来源:雄安之声

0 阅读:6

燕赵时讯

简介:网眼观天下,聚焦京津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