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狸猫换太子》的太子继位后,为什么儒家能给他皇帝最高的评价?

古今风云人物 2023-02-01 13:37:55

宋仁宗这样一位恭敬谦卑的皇帝,最终却没有留下子嗣来继承皇位,以至于年老的时候,每到宋真宗忌日,他都会对着父亲的牌位大声痛哭,这哭声中藏着多少不甘与无奈。

纵观宋仁宗的一生,在公祭的背后,我们也能看到一位克制与仁慈的帝王,他看似懦弱无能,实则是善良仁爱,有一次他办公至深夜,突然觉得肚子饿,非常想吃羊肉,却忍到了第二天才对身边的俊臣说起此事,身边的人感到奇怪,问他为什么不让御厨准备呢,宋仁宗说如果我开口了,那么御厨以后半夜总会备着羊肉,这样下来 一年要多杀几百只羊,会造成滥杀和浪费,所以我必须忍着。

还有一次宋仁宗外出,走一会儿就回头看看,不知道在张望什么,但他又什么都不说,等到回到宫中,她才急忙让宫人倒水给自己,宫女就问他为什么在外面口渴的时候不直接叫人拿水呢?宋仁宗说我回头看了好几次都没看到掌管茶水的工人,怕自己一问这位工人会受到责罚,所以忍住了。宋仁宗心思细腻,对待身边伺候他的工人都能够时刻为对方着想,对待当朝的士大夫更是尊重至极,朝堂之上从未有人因为谏言而受到责罚,平日里许多大臣建言时,言辞激烈到口水都喷到了宋仁宗的脸上,他也从不会发怒,总是会虚心接受。

宋朝科举有一科考试叫做贤良方正,考的就是给皇帝建言,有一年苏轼和苏辙一起参加考试,宋仁宗亲自主持电,苏辙当时才23岁,意气风发的写下了6000字,全是攻击指责宋仁宗宫廷生活奢靡,其实这确实是冤枉了宋仁宗,主考官们要将苏辙除名,宋仁宗却说是我要求大家直言不讳的, 如果今天把苏辙撤了,那天下的人将如何说我有这样胸襟和格局的。宋仁宗对待宋朝百姓更是情感深沉,有天夜里宋仁宗听到外面有很热闹的歌舞声,就问这声音是从哪儿传来的,夫人说是宫外的喧闹声,然后继续对宋仁宗说,民间那么快活,反倒是咱们宫中冷冷清清的,宋仁宗却看得很开,他说正因为我的宫中冷清,外面的百姓才能够这样快活。

宋仁宗去世时,开封的商贩自发关闭店铺,为他进行哀悼,街上到处都是痛哭的人们,当他去世的消息传到边境,人们也悲痛欲绝,焚烧纸钱悼念他,就连辽国皇帝得知后也哀痛流泪,感慨宋仁宗在位的这些年宋辽之间多年无战事,这样一位看似平凡好像没有太多作为的皇帝,却赢得了官员百姓和他的对手最崇高的评价。

在中国历史上以仁为庙号的君主是很少的,因为仁字是儒家学说中道德规范的最高原则。宋仁宗是第一个庙号为仁宗的皇帝,仁字是对宋仁宗的一生最准确的评价,也是儒家给予一位皇帝最高的评价!虽然宋仁宗不像秦皇汉武那样对外能征善站也不像唐太宗那样拥有绝世的功绩,但是她用自己宽广的胸怀和悲悯苍生的仁慈,选择了默默守护他的国家,他极力克制军权,在士大夫集团的制衡下,形成了共治局面。这在任何一个朝代都是没有的,今天我们还能从清明上河图这样的画作中看到北宋商业的繁华, 感受到人民安居乐业边疆安定的幸福!这也许就是我们心目中和谐社会的样子吧!

举报/反馈

0 阅读: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