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虚燥热,口干舌燥,是身体里的水枯竭了,一张古方,把水补回来

程井军说养护 2024-05-08 21:52:34

前段时间,我有幸参加了一场颇具影响力的中医学术研讨会。这次研讨会汇聚了全国各地的医学专家和学者,共同探讨中医的传承与发展。在这次活动中,我有幸见到了恩师在世时的一位故友,他已有102岁的高龄,令人敬佩。我们久别重逢,相谈甚欢,共同回忆起往日的点点滴滴。

在临别之际,我向老先生表示敬意,深深地鞠了一躬。我说:“先生,当年您和恩师关于增液汤治疗糖尿病的理论探讨,对我的学术成长大有裨益。在此,我衷心感谢您的教诲和关照。”

老先生微笑着回应:“年轻人,传承中医是我们共同的责任。能够看到你们这些后辈在中医领域不断取得突破,我倍感欣慰。希望你们能够继续努力,为中医的发展贡献力量。”

这次与老先生的重逢,让我深感温馨。它让我想起了恩师在世时的点点滴滴,也让我更加坚定了在中医学术道路上继续前行的信心。我将铭记老先生的教诲,不断提高自己的医学素养,为传承和发扬我国传统医学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前不久门诊来了一位患者,男,45岁,糖尿病7年。患者面色略显憔悴,他坐在诊室里,一边擦拭着额头的汗水,一边叙述自己的症状,他说,最近一段时间,口渴的感觉越来越强烈,一天下来光水就得喝几大杯,一个下午就得跑去厕所十几趟,仿佛无论如何都无法满足身体对水的需求,这不仅影响他的正常生活,也让他感到非常困扰和担忧,

仔细查看了他的体检报告:空腹血糖15.5mmol/L,尿糖(+),体重下降。中医诊断为消渴病,证属阴虚燥热。阴虚则内热炽盛,燥热伤津,导致口渴多饮。治疗上当以养阴清热、生津止渴为法。

开方增液汤加减:生地黄、麦冬、石斛、黄芩、知母、甘草

我向他详细解释了药方的作用和用法,并提醒他注意调整生活习惯,如控制饮食、增加运动等。

治疗一个月后,患者再次来到门诊复查。他看起来精神焕发,面色红润,不再是之前那个憔悴的样子。他告诉我,按照我的建议,他坚持每天服药,同时也注重调整饮食和增加运动。口渴的症状已经明显减轻,现在每天喝水的量也减少了很多,生活质量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我再次查看了他的体检报告:空腹血糖已经下降到7.2mmol/L,尿糖也转阴了,体重也有所回升。我对他的恢复表示非常满意,同时也鼓励他继续保持好的生活习惯,坚持治疗,相信他会越来越好。

中医历史悠久,自成体系,看病讲究四诊合参(望、闻、问、切),辨证论治。即在收集了基本的证据(症状、体征)后,审症求因,依证选方,加减用药。正如《论衡》所言:“医之治病也,方施而药行”。

好的中医就像一个私家侦探,而疾病就像一桩桩案件,需要在收集有效证据(病情)的基础上,合情演绎,抽丝剥茧,找到罪魁祸首(病根),然后才能更快地将元凶缉拿归案(治好疾病)。

患者糖尿病证属阴虚燥热,阴虚燥热、身体虚弱这些症状,往往是由于体内的“水”不足,即所谓的“水枯”。这里的“水”并非单指我们日常饮用的水,而是涵盖了身体的阴液,包括血液、津液等,它们在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当阴液不足时,身体就会出现一系列的不适症状,如口干、舌燥、皮肤干燥、大便干燥等。长期下去,还会导致身体虚弱,免疫力下降,容易疲劳等问题。

那么,如何为身体“补水”呢?

中医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古方——“增液汤”

此次用到的增液汤,源自我国古代医学经典《景岳全书》的著名汤剂,其独特的药用价值和显著的疗效深受广大患者的青睐。增液汤的组方严谨,选材讲究,包含了生地黄、麦冬、石斛、黄芩、知母、甘草等多种草药。这些草药相互配合,共同发挥出增液汤的神奇功效。

1. 滋阴养血:在糖尿病的病程中,燥热损伤津液,导致阴虚。生地黄作为增液汤的主要成分之一,具有滋阴养血的作用。它可以有效缓解糖尿病患者的口渴、多尿等症状。

2. 清热降火:糖尿病的病机中,胃火亢盛,耗伤津液。黄芩和知母这两味草药在增液汤中起到了清热降火的作用。它们可以减轻糖尿病患者的多食易饥、口渴等症状,缓解胃火对津液的消耗。

3. 养阴生津:麦冬和石斛辅助生地黄养阴生津,使津液得以布散,改善多尿症状。

4. 调和诸药:甘草在增液汤中起到了调和诸药的作用。它使全方药力协同,增强疗效。甘草的这一特性,使得增液汤的各种草药成分能够更好地发挥出其治疗作用。

但是因为用到的药物比较苦寒,所以不适合脾胃虚弱,正气不足的人群使用,可能会导致我们的身体更加寒凉,如果身上的痰湿很多,舌头上有齿痕,舌苔很厚的,最好也不要使用,因为用到的药物都是比较滋腻的药物,会加重我们身上的痰湿。

最后提醒大家,中医讲究对症调理,文章中的方法不适合所有人。万不可照搬照用,还需诊断才能更为准确。如不对症盲目套方反而会使病情加重。

2 阅读:77

程井军说养护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