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顶住压力,突然公布一组照片,再一次惊艳全世界!

回顾过往读历史 2024-05-22 20:21:25

前言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发展进入了登峰造极的的状态。

上天、下海、探索外太空的科技技术,让世界各国认识到了全新样貌的中国。

“效率高”、“速度快”成为了中国的“代名词”,而看完接下来这一组照片后,我国又在国际上掀起了惊涛骇浪。

信息源: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请理性观看

中国高度

自从通讯手机在我国普及以后,国家对信号的研究也在努力提高,从一开始的2G到3G再到4G、5G。

中国迎来5G时代后,大家不禁感叹到5G网络就是快啊,就在今年又出现了一则重磅消息。

要知道我国在四年前,就已经将5G信号普及到了珠穆朗玛峰,就在今年4月30日,珠穆朗玛峰的5G信号再次被升级,我国移动公司开通了首个5G-A基站。

珠穆朗玛峰高度为8848.86米,作为大名鼎鼎的世界高峰,能攀登上去的人少之又少,即使是专业的攀登人员,在装备齐全的状况下,也有发生意外的可能性。

由此可以想到,中国移动在这里建立5G-A基站是多么艰难的事情,工作人员要克服多么大的恐惧才能前去施工作业。

或许有很多人对此都很疑惑,为什么要大费周折的在人烟及其稀少的地方,建立基站,这个项目明摆着就是费力不讨好,

虽然这里几乎没有人,但也是有一小部分登山爱好者,来这里攀登山顶,如果在途中遇到意外危险,很有可能丢失性命。

但是如果这里信号较好,通讯设备就能联系到附近的救援队,因此,登山者的性命也会得到挽救的机会。

5G-A是5G的升级版本,相当于5.5G,信号比之前之前的5G更强。

最难的除了建造5G基站以外,还有就是平时对它的运维工作,在几千米偌大的区域工作人员要值守24小时。

这么高的海拔,生存都成困难,更何况还要工作,我们除了向伟大的祖国致敬外,还要和值守在珠穆朗玛峰的工作人员说一声辛苦了。

航天技术

前段时间,人们还沉浸在五一假期的欢快时光时,国家却闷声干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

5月3号,嫦娥六号在文昌航天场地发射成功。

这不仅标志着我国在航天技术上更上一层楼,而且也成为航天领域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就在发射的当天,将近10万人聚集在淇水湾观看,大家都被这震撼的场景所吸引。

在嫦娥六号发射当天,天气不是很好,阴沉沉的天气仿佛随时都会下一场大雨,就在人们会延时发射的时候,嫦娥六号点火成功后,伴随着巨大的轰鸣声带着国家的期望直冲云霄。

这次嫦娥六号是带着艰巨任务去的,需要在月球背面采样,如果成功的话,中国会成为世界上的第一个完成这项任务的国家。

不仅如此,嫦娥六号这次还展现了大国风范,巴基斯坦、法国、意大利、欧盟,再加上其他几个国家的航天同行,大约五十个人,一同参与了嫦娥六号登月的项目计划。

这表露出了中国航天的实力,也表现出了各国对我国的信任,由此可想而知,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

就在5月10号的时候,嫦娥六号成功向地面传回首张影像,不出意外的话将在53天后成功抵达目的地。

如今我国的航天技术,已经达到了世界列居前位的世界水平,科技先进的水平早已不同原来的旧时代,我国再也不要仰仗他人的鼻息,而人类奔月的想法再也不是神话传说。

这条艰难的道路都是中国从改革开放以来,凭借自己在哪个科研设备不足的情况下,一点点探索出来的,我们更要向这些为祖国无私贡献的科学家们致敬。

中国深度

我国除了对上天有研究外,对下海也是有深入的了解和建树。

自古以来,人类就对大海充满了好奇,它里面不仅有多种海洋生物,还有丰富的矿物资资。如果能加以利用也会相对应的提高国家的经济发展。

对此,我国有了一定的科研能力后,立即展开了探索海洋的行动。

在我国科研人员的努力下,打造出了“蛟龙号”、“奋斗者”、和“梦想号”。这些都是中国探索海洋的好帮手。

2002年,中国科技部启动“蛟龙号”载人深潜器的自行设计、自主集成研制工作。

从2009年至2012年,蛟龙号接连取得1000米级、3000米级、5000米级和7000米级海试成功。

下潜至7000米,说明蛟龙号载人潜水器集成技术的成熟,标志着中国深海潜水器成为海洋科学考察的重要之一。

2023年12月,“梦想号”在我国在东海某基地顺利下水。

“梦想号”是中国自主设计建造的首艘超深水大洋科考钻探船,其颜色也非常的吸睛,上半白色,下办橙红色,它的总吨约33000,总长179.8米、型宽32.8米,续航力15000海里。

更令人瞩目的是,它具备全球海域无限航区作业能力和海域11000米的钻探能力。

并且“梦想号”上建有世界最大、功能最齐全的船载实验室,智能实验室的面积就已经达到4000平方米,科研人员可以用它完成对海洋的探索。

作为全球顶尖的船载实验室,装配的仪器也是不容小觑的,其内部装了超过150台精密的实验仪器。

2024年4月,“梦想号”已经进入调试和内装阶段,完全顺利的话或许在明年就能投入使用,这成为我国对海洋研究为之做出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中国航母战舰

各国研究的航空航母在国际上也有一定的战略作用,它代表一个国家的实力和地位。

十多年的时间内,我国改造研发了三艘航母,辽宁舰、山东舰和福建舰,它们体现了中国造船的实力。

2024年5月8日,我国第三艘福建舰成功完成海试,标志着我国航母又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

试航期间,福建舰完成了动力、电力等系统设备一系列测试,达到了预期效果。

福建舰是中国完全自主设计建造的首艘弹射型航空母舰,采用平直通长飞行甲板,配置电磁弹射和阻拦装置,满载排水量8万余吨。

就在福建舰完成海试的时候,就连美国都拿出了各种检测仪器进行全天检测,此举已经证明003航母的威力。

福建舰不仅是我国第三艘自主研发的航母,也是我国第一艘国产弹射型航母。

当时我国还没有自主研发能力的时候,经常被其他国家看不起,在短短几年的时间,我国科研人员经过不断的努力和探索完成了此等壮举。

中国计算

不自从计算机被研发出来后,它逐渐满足了人们的需求后,大家便会对计算机再次进行升级改造。

随着人类对它的需求也来越好,计算机也已经被改进了很多次。

而中国也在对计算机计算的研究上做出了很大的研究成果。

中国自主研究“九章”量子计算机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在量子计算领域更上一层楼。

它采用了自主研发量子芯片和量子计算系统,起名叫“九章”也是有原因的。起名灵感来自于中国的《九章算术》。

2020年,“九章”求解了最高达76光子的高斯玻色采样问题,求解速度超越经典超级计算机,在国际上首次实现基于光学体系的量子计算优越性,使得中国成为全球第二个实现“量子优越性”的国家。

2024年5月16日,中国在量子计算机领域再次有了重大突破。

中国第三代自主超导量子计算机“本源悟空”核心部件,高密度微波互连模组在合肥完成突破,解决了“一根线”的“卡脖子”问题,实现完全国产化。再也不用为外国泄露重要信息的而困扰。

基建速度

近年来,中国已经变成了“基建”狂魔。

5月15日,我国开通了长三角地区多条高铁路线,其中杭州到温州,上海苏州等路线。

要知道,这些地方的地形路线及其复杂,修建的难度可想而知,并且新开拓的路线,可能还会涉及到村民的房屋以及庄稼,劝他们搬迁也是一件有挑战性的工作。但我国依然排除了各项艰难,出色的完成了任务。

小结

如今中国各项的科技已经达到了世界顶尖的技术,而我国在国际上也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中国“九章”量子计算机,采用了自主研发的量子芯片和量子计算系统。

参考资料

光明网2024-05-15《长三角多条高铁,即将开通!》

广州日报2024-05-04《雨中发射的嫦娥六号,太震撼了》

北京日报客户端2024-05-08《从0到3,从跟随到领先!回顾中国“航母之路”》

光明网2024-04-27《5G-A上珠峰!》

环球网2024-05-16《重大突破!中国第三代自主超导量子计算机一核心部件实现完全国产化》

央视网2024-4-18《[共度晨光]我国首艘自研超深水大洋钻探船进入调试内装阶段》

免责声明

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4 阅读:1465

回顾过往读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