蹲点调研采访丨解锁“三农”密码

天眼新闻 2024-05-23 10:30:50

概要:深耕“三农”沃土,推动一二三产深度融合,带动农户1810户7401人受益,实现稳岗就业300多人,78名残疾人实现转股分红。她们用勤劳的双手,坚韧的意志,非凡的勇气,探寻“三农”发展路径,托举乡村振兴梦想一一

提及高质量发展,“新质生产力”成了当仁不让的高频热词。民营企业作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是高质量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基础,而深耕“三农”沃土的民营企业又该如何向“新”而行?贵州六盘水这家土生土长的企业给出了这样的答卷……

“新农业”焕发新生机

五月的凉都,春未尽,夏已临。记者一行驱车来到位于盘州市盘关镇的贵州绿康馨蕊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一排排整齐的大棚映入眼帘,棚内一片生机盎然,工人们正有条不紊地整理黄瓜苗、栽种辣椒苗、采摘成熟的圆瓜......

贵州绿康馨蕊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俯瞰。

“合作社坚持发展现代生态循环农业,错季种植的蔬菜瓜果除了供应市场,将基地生产剩余的菜叶等加工成绿色饲料供给鸡鸭鹅猪养殖,养殖所产生的粪便进行科学发酵转化成绿色有机肥用于种植蔬菜和养殖蚯蚓,蚯蚓粪肥又可以用于种植,达到发展循环绿色农业的目的,降低种养殖成本,增加种养殖效益,这是我们合作社的一大亮点。”盘州市好宜佳商贸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好宜佳”)总经理、贵州绿康馨蕊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蒋红英站在泥泞的土地里,一边安排员工采摘成熟的蔬菜一边说。

蒋红英(右一)正在和工人一起采摘成熟圆瓜。

据介绍,好宜佳是由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个体工商户成长而来的,是盘州市地地道道的本土企业。经过多年打拼,公司已建成集“蔬菜和精品水果种植、采摘、加工、销售、配送、家禽养殖、餐饮、休闲观光”为一体的种养殖基地,采取“企业+合作社+农户+学校+农超+配送”的“产、供、加、销”模式,不断延伸生产服务链条。目前,公司旗下有好宜佳购物广场、好宜佳生鲜冷链配送中心、贵州绿康馨蕊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等10余个项目,涉及购物、旅游、农业、服装、餐饮、加工等行业,形成覆盖“三农”一二三产的全产业闭环链条。公司旗下企业年发放工资800余万元,受益农户1810户7401人。

向“新”而行,让传统农业焕发新生机。“农牧产销一体化新模式赋予了企业发展的蓬勃动力,我们也认识到用传统农业思维模式没法将农业产业这项富民工程做大做强,只有创新思维才能破局出‘圈’。下一步我们将加大人才引进和技术服务力度,在农业专业化、规模化、智能化上‘精耕细作’,推动现代服务业与现代农业深度融合,坚定不移走高质量发展之路。”对于公司未来的规划和发展,蒋红英目标明确,信心满满。

“新农村”绽放新风貌

3000多平方米的大型商超,高大气派的门头设计,宽敞亮丽的购物环境,标识醒目的区域划分,琳琅满目的商品陈列,井然有序的购物流程……这些不是在城市才有的购物体验吗?好宜佳购物广场为何选择落户盘关镇街头?

好宜佳购物广场一角。

离购物广场不远的地方,一处青瓦黄墙的厂房很是引人注目,这里是好宜佳的生鲜冷链配送中心,也是公司总部办公的地方。听说这个地方原先是闲置弃用的盘关镇粮食转运站仓库,经资产盘活改造成了今天我们看到的“时尚”模样。冷链中心员工在不同的工区对食材进行着采集、分拣、存储、配送;农残检测中心工作人员正在对蔬菜进行农残抽样检测......一派忙碌景象。

对蔬菜进行农残抽样检测。

“从2009年一个小便利店发展到如今拥有6000平方米以上的大型综合性超市、6000余平方米生鲜冷链配送中心、占地1000多亩的种养殖场,我全程见证了公司的发展。同时,公司的培养和关怀,也让我实现了从农村妇女到商超职业经理的身份转变,激励着我们员工向新时代职业女性勇敢蜕变。”公司超市部运营总监、采购部经理王红米介绍说,公司的定位是,通过发展基地、商超、配送,方便当地群众购物的同时,吃上安全有机、绿色无公害的农产品,在农村也能享受到城里人的高品质生活。

好宜佳生鲜冷链配送中心员工正在忙碌中。

好宜佳还与海坝村合作社联合经营卡河景区,着力打造集旅游观光、水果采摘、手工艺品加工、餐饮住宿于一体的全域旅游产业链,把资源变成产业、把风景变成“钱景”,让更多的人吃上“旅游饭”、赚上“生态钱”。

向“新”而行,让乡村热土绽放新容颜。好宜佳在“三农”领域“谋篇布局”,创新发展,不仅改变了当地人的生活方式,还重新定义了宜业宜居和美乡村建设的“新”潮流。

“新农人”展现新作为

在好宜佳职工书屋一面墙的柜子里,摆满了各种各样的荣誉证书——“贵州省三八红旗手”“贵州省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全国巾帼建功标兵”“优秀民营企业家”......

工作中的蒋红英。

这是对蒋红英多年来一直致力改变乡村面貌的褒奖,也是她一步步向“新农人”转变的见证!

“公司创业这么多年,觉得最有价值的不是挣了多少钱,而是在创业的过程中,带动更多的人向‘新农人’转变。通过开展职业培训锻炼,公司员工实现从普通员工向优秀管理者,甚至是梦想合伙人转变。”作为盘关镇“新农人”的典型,蒋红英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在扩大经营的同时,抓住任何一次学习提升的机会,先后参加了盘州市妇联推荐的大连市农业科技发展培训、北京全国个私协会系统会员企业管理与创新清华高级研修班等等,并先后取得清华大学颁发的企业管理与创新的结业证书、SYB企业培训教师资格证、“高级情商训练师”培训师资证书等多项资质,被六盘水市聘用为SYB微企创业培训教师。

蒋红英指导员工栽种蔬菜秧苗。

“从当初一个人的奔跑发展到今天带领300多人的团队,公司不断加大农业产业带头人,企业管理、农产品运营、市场营销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力度,加大对高素质农民、电商、直播带货行业人员等培训力度,引领广大‘新农人’筑梦沃野绘新图。”蒋红英说。

任凯,曾经的留守儿童,在一次车祸中致残,肇事者人间蒸发,谋生艰难,是好宜佳专门为他量身开发了一个爱心岗位,让他重拾生活信心,私下里他将蒋红英唤作“幸福妈妈”;

吴敬元,3年前通过网上招聘来到养殖基地工作,从一个种植“小白”成长为种养殖合作社管理人员;

范峻豪,临床医学专业毕业,担任公司食品总监,负责农残物检测食品安全把关;

高泽虎,作为六盘水市同步小康大学生志愿者,在行政企事业单位多部门多岗位锻炼过,最后选择到好宜佳发展;

......

任凯(左一)正在认真工作。

向“新”而行,新农人展现新作为。深耕“三农”沃土,赋能乡村全面振兴与农业现代化,关键在科技、在人才。好宜佳秉承“一群人、一件事、一起拼、一起赢”的理念,扎根基层,推动新知识、新技术向乡村汇聚。

如今,在盘关镇的“田间地头”、乡间大棚里,一个个“新农人”用智慧浇灌现代农业产业之花,带动群众增收致富,助力乡村振兴。

记者手记

向“新”而行,“三农”大有可为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构建优质高效的服务业新体系,推动现代服务业同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深度融合。好宜佳深耕“三农”沃土,向“新”而行,解锁“三农”密码,这是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六盘水落地生根的生动实践。

向“新”而行,奋斗不止。如今,我们欣喜地看到,六盘水的广袤田野正成为“三农”角逐新质生产力的“新赛道”,解锁乡村振兴“新”力量,“三农”大有可为!

六盘水日报全媒体记者 胡媛 李高阳 骆启

编辑 桂榕

二审 刘定珲

三审 孙勤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