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赓将军3次入朝作战,战后一名美军将领坦言:他不是来打仗的!

广洲谈过去 2024-05-14 09:20:56

“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在时至今日70多年前面对美帝国主义气势汹汹的侵略来犯时,在党内和社会舆论对是否出兵争论不休的关键时刻,毛主席高瞻远瞩的一番言论成了稳定局势的定心丸。

虽然对于绝大多数如今的炎黄子孙来说并未亲身经历过那段血肉横飞的历史,但是从各种翻拍的影视作品中我们依然可以感受到战争的残酷,以及毛主席下定决心挥师入朝短兵相接慷慨激昂的气魄。

提起抗美援朝这场战役,许多人的第一印象还是当时的总司令彭德怀元帅,但却很少有人知道陈赓元帅也在朝鲜战争中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在近3年的时间里陈赓亲赴前线3次,每次都让美军苦不堪言,以至于战争后一位美军将领大吐苦水说:“他根本不是来打仗的!”

那么陈赓在这场战争中做了什么?又是为何让美军对他如此头疼呢?

入朝前的陈赓

抗美援朝战争从1950年10月志愿军跨过鸭绿江开始到1953年7月签署协议志愿军回国结束,33个月的艰苦战役让亿万中国同胞团结一致,共同面对不怀好意的美国霸权主义,其实在这一场大战前,中国的西南边境线一带也并不和平。

刚刚建国不久整个新中国经历了战乱后百废待兴,但是仍有很多当初同是共产主义阵营的国家仍然遭受着战乱和殖民统治,越南就是其中之一。

当时胡志明跨越千山万水到了北京请求与毛主席见一面,两人也是老朋友,在胡志明与刘少奇等人的对话中也省去了场面话,直接提出希望我国为越南提供武力支援的期望,彼时越南和法国的战斗激烈正酣,胡志明倒也是毫不客气:“我需要100万军队支援。”

别的都好说,这100万军队可让毛主席等人十分恼火,虽然没有真的派去100万人民解放军,但是还是出于共产主义共同联盟的关系,委派陈赓元帅远赴越南做了战争指挥员。

等陈赓到了越南后才发现,情况远比自己想象的要困难许多,16万的越共部队不仅远远少于23万的法国部队,在武器装备上还沿用着老式手枪、步枪等,可谓全方位落后现代化军事的法国部队。

而且在陈赓到达之前,越共高层的盲目自信和对作战策略的制定不清让这场战争中的越南人民极其被动。

在双方第一次共同商讨作战协议时,陈赓滔滔不绝的讲述了一大堆新的作战理念,可顽固的越共保守派一点也听不进去,最终要不是胡志明坚定的站在陈赓一边,恐怕这场战役陈赓要吃败仗。

不过依靠着强大的技战术和作战信念,越法战争中陈赓率领的越共军团很快占领了主动,在越军的节节攻势下逐渐夺回了政权,而此时的陈赓将目光逐渐放在了千里之外的另一片战场上。

当时正值1950年10月抗美援朝战争爆发之时,也是陈赓入越作战的第三个月,陈赓向胡志明提出自己要回国参战的请求,因为此时越南已经占据战场上的主动,陈赓更放心不下局势更加被动的朝鲜战场,在两国领导人几经商议后,陈赓于11月正式回国。

在得知是由老领导彭德怀担任总司令奔赴前线后,陈赓也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多次向毛主席请示希望能够和彭老总一起前往前线、参加抗美援朝战役。

三次入朝作战

像陈赓这样带着“老布尔什维克”主义的高级将领在当时还有很多,彼时任炮兵司令员的陈锡联将军也提出希望和陈赓一同前去朝鲜支援。

可陈赓知道抗美援朝重要,发展我国经济军事实力更加重要,于是他主动去找老战友做思想工作:“我刚从越南回来,手边没什么需要交代的工作,你不一样身兼重职,炮兵部队离不开你。”

在党中央的慎重考虑下,1950年底陈赓离开北京开始前往朝鲜前线,为确保知己知彼百战不殆,陈赓并没有盲目进行作战指挥,而是利用了近2个月的时间对前期我军与美军的对抗战事进行学习研究,确保后续作战指挥顺利。

隔年1月,陈赓正式到达人民志愿军在朝鲜前线的前沿阵地,当见到许久未见的老领导彭德怀时,陈赓也是激动的说到:“彭总,我来向您报道,请您指示!”

彭老总看见陈赓心里自然十分欢喜,不过此次他并没有给陈赓布置作战任务。

一方面是前线激战正酣,没有空余的兵力留给陈赓指挥,另一方面则是陈赓在不久后又返回东北,因为他的第三军团此刻正在东北地区进行苏联武器装备更新。

前线的朝鲜战事十分严峻,我们的志愿军战士虽然有着大无畏的英勇气概,但是在恶劣的环境以及明显差距的武器装备下,还是遭到了敌人的重创,而本应该带领第三兵团奔赴朝鲜的陈赓此时却因身体原因不得不在国内进行疗养,彭德怀无奈之下只得亲率第三兵团上前线支援。

同年8月陈赓不顾大夫劝告执意要奔赴前线,可就在刚到朝鲜时他却收到了一个让他痛心的消息,那便是自己的老部队第三兵团在战场上接连作战不力,部队损伤了几千人,拥有相对现代化的作战部队却接连吞下败仗,这让第三兵团所有战士都垂头丧气。

不过陈赓并没有大发雷霆,反而召开了一次师级以上干部,对眼前的美军和以前的日军和国民党军队作战方式进行了详细分析,此次的战争不能只靠刀刃向内的决心和勇气,更应该寻找对方的弱点和劣势进行攻击。

陈赓的这一番话没白说,第三兵团很快掌握了朝鲜战争局势的主动位置,而在1952年2月陈赓又短暂的回国待了一个月的时间,3月份的时候已经是他第三次入朝了,而这次才是他大展拳脚的时刻。

坑道作战让美军惨遭重创

1952年后,美军在朝鲜战场的接连失利让彼时的指挥官麦克阿瑟恼羞成怒,他不相信拥有着更为现代化装备的“世界警察”,在穿着破旧单衣抵抗寒冷冬夜的人民志愿军面前难求一胜,尤其是在意外收获了志愿军战士那些被研磨成吸粉状的口粮后,更是让美军高级指挥官大呼不可思议,疯狂的美国军队为了逆转朝鲜战场局势开启了新的猛烈攻势。

麦克阿瑟下令让美军在朝鲜上的所有飞机不分昼夜不计弹药分批次、分时间向志愿军领地发动猛烈攻击。

本以为大范围的轰炸能收到效果,却不成想陈赓元帅下令在战壕下开始挖洞,每当飞机坦克轰炸时,战士们就会提前躲进这些“猫耳洞”中。

因为朝鲜当时天气寒冷,土质相对较硬,志愿军战士和朝鲜士兵躲在里面有着坚硬的土地作为防护,敌人的飞机大炮轰炸也就纯属是多此一举。

再后来,原本只是为了躲避大范围火力攻击而想出来的无奈之举,在借鉴了地道战等经验做法下,竟然将各个“猫耳洞”互相打通,形成了一个个连接的坑道,这些坑道在学习了原有地道的优点后,又进一步改良,一方面将坑道内部的容量扩大,一方面又进一步改良了坑道结构。

原先在地道战中更多的是进行躲避和反追踪,而现在朝鲜战场上的坑道除此之外还能运送粮食等战略物资,这样后勤部队也减轻了不必要的伤亡,据不完全统计,当时朝鲜战场上在战后还遗留的坑道竟然多达1000多公里。

尤其是在上甘岭战役的前夕,陈赓元帅更是请来了当时国内一批非常著名的坑道挖掘高手,提前做好了战术准备和隐藏地点的选择,饶是万全准备,上甘岭的一场鏖战我们虽然取胜却仍然损失惨重,这还是在坑道战役美军并不熟悉的帮助下。

所以陈赓元帅的这一“奇思妙想”,不仅挽救了当时成千上万的志愿军战士性命,还牢牢的将战争主动权把握在了自己手中,最终成功获得“抗美援朝”战役的胜利。

在战争结束后,一位参加过朝鲜战争的美国将领在国内媒体采访时谈到与陈赓将军的交手也是心有不甘:“陈赓根本不是来打仗的,他的鬼点子太多了,修了一堆地下长城,我们打不到见不到,真是让人无奈。”只不过这番略带“不甘”的赞美之词,也不知道在当时是否传到了大洋彼岸的陈赓元帅耳中。

熬过了战场上的枪林弹雨,却没能熬过时间老人的脚步,1962年陈赓元帅因病抢救无效离世,结束了自己这慷慨激昂的传奇一生。

在当时抗美援朝战役回国后,陈赓元帅对2年来在朝鲜战场上发生的战役进行了总结,形成了一部40多万字的战术总结分析报告,直到今日这份总结报告仍然有许多可以借鉴学习的地方,这也是开国元勋留下的宝贵经验了。

0 阅读:106

广洲谈过去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