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分尸剥皮的女人是谁?1993年辽宁抚顺“3·20”碎尸案侦破始末

路之意 2024-01-19 04:21:38

1993年3月20日清晨,辽宁抚顺的陈培功老汉像往常一样出门溜早,那是什么?他揉了揉眼睛,前方不远的道旁像是谁刚倒了什么,是垃圾吗?不像,一只狗正用鼻子嗅着。他好奇地向那堆东西走去——

“妈呀!”他大喊一声,腿一软,坐在了地上,狗让他给吓跑了。他想起来,试着起了两次才勉强站起,刚一迈腿,“咚”的一声,一颗装在塑料袋里的人头被他踢得直往前滚,他看清了:他眼前摆着的,是6块被肢解的人体。

老汉跌跌撞撞地走进了附近的派出所。

一队警车闪着旋转的警灯从上班的人们身边掠过,给这个祥和的城市留下了一道沉重的阴影。

“啊!”刑警队长情不自禁喊了一声,站在碎尸旁边,他和他的助手们都被惊呆了!被碎尸者的躯干放在中间,大腿和胳膊放在躯干的一侧,另一侧是一颗人头,头发已被割短,鼻子也砍掉了,双耳也被齐根割去,脸上全部是鲜红的肌肉,脸皮已被凶犯整张撕去,死者给视者留下的是一种地狱般的恐怖。

法医鉴定:被碎尸者系一位女青年,在她的外阴部,还有罪犯留下的精液和一道深深的刀痕。

技术人员从现场提取了被害者的指纹,并意外地发现了一辆吉普车留下的轮胎印痕。从现场,他们能够发现和得到的只有这些了。

她是谁?在抓捕到凶手之前他们必须先把被害人的一切都了解清楚。

此时,红了眼的刑警们清楚地意识到,自己面对着的是一个青面獠牙的魔鬼,他用撕去受害者整张脸皮的作法来阻碍侦察员们的侦察线索这一招,是常人难以想象出来的。连续两天省电视台播出了无名死尸的情况。

第三天认领的家属出现了。

死者是沈阳百花集团家用电器厂的职工叫张芬。张芬的家属看到电视通告,她们不希望那无名尸是自己的孩子,但还是鬼使神差般走进了省公安厅。他们带去了张芬的全部相片和他们能够搜集到的她失踪前的全部情况。

结果公安机关根据科学推理认定死者就是已走失近一周的张芬。

她为什么被害?

她毕业于南京航空学院,后被分配到沈阳百花集团家用电器厂。她是一个性格内向的人,除了本厂的同伴外一般不接触外人,业余大多就是看各类小说和杂志,她既不可能有“仇敌”,更无“情敌”。她的死,给人们留下了一个极难解的谜?

侦查员们认真寻觅着她留下的所有遗物。刑警队长一页一页翻看着她床头的杂志。一张用蓝钢笔画的草图纸片从杂志里掉了出来,那是一张到她沈阳表姐家去的路线图,图的右角空白处,有一个用钢笔记的电话号码和一个人的名字:“孙德坤。”

侦查员们让张芬生前的同伴拨通了这个电话,电话里说孙德坤早已调到了沈阳市公安局皇姑区公安分局。“打电话找他”,侦查员们将分局电话给她,让她马上给孙打电话。

电话接通了,“我是孙德坤,你找谁?”电话里问。

“我是张芬的朋友,你认识她吗?”

“让我想想。”近20秒钟的停顿。“哦,想起来了,好像有这么个人,不过是通过几次电话,没见过面的。”

电话突然断了。

第三天,人们在张芬的遗物中,又意外地发现了一封她给孙德坤的信——

……但我却时刻未敢将你的帮助忘怀,……所以,很冒味地写封信,……我现在……

后面是公司和电话号码,这是一封带有感情色彩的联谊信。

她为什么要给他写这样一封信?他向她提供怎样的让她“未敢忘怀的帮助?”既然是写给他的信又为什么夹到了她的杂志里?他——究竟是生活中的雷锋,还是地狱中的凶手?

经了解,诺大的沈阳,张芬的男性朋友,只有孙德坤一个。

从碎尸的手法上看,断面整齐,分解准确,简直像是一次外科手术,再从撕脸皮,弃尸第二现场,不留包装物来看,凶手具有相当的人体解剖学知识和侦察手段,非一般凶犯所能相比。

在通往作案第二现场的公路检查站,侦察员们发现了一辆具有作案可能的吉普车辽宁01-91306号,经查,这是沈阳市公安局皇姑分局友谊公安派出所的警车。

该车被抽调出执行“紧急公务”。经过严格的技术鉴定,人们发现,这辆车的左后轮痕迹,磨损程度,轮胎花纹与弃尸现场留下的车痕完全相符,同时,通过仪器检测,又在该车的后备箱里发现了微量人血痕迹,化验结果使案件有了突破性进展,此血和张芬的血型完全吻合——这是罪犯运尸用过的古普车!

只需查一下案发的前一天谁曾用过此车就可使罪犯显形了。

调查的结果,那天晚上,孙德坤是唯一的私用借车人。只有他才能和公安们掌握的所有证据材料叠印在一起。

他——就是那个手持金盾的魔鬼。

在公安分局的会议室里,他被依法逮捕了……

时针倒转。

张芬大学毕业后分到沈阳,除了唯一的表姐外她连一个熟点的朋友都没有,就是表姐,也不过是有一个仅标有方位的所谓“地址”。表姐家她一次都没有去过。她想起了警察叔叔,于是,她提起衣服箱走进了友谊派出所,当时任该派出所指导员的孙德坤极热情的接待了这位活泼标致的女大学生,耐心地将她的表姐家找到了。

他在张芬的脑子里留下了极佳的印象。

张芬在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基本就绪之后,马上就给她这个潜意识中的心上人发了前面那封信。作为一名30出头的男人,孙德坤可谓精力旺盛,机敏过人,他只有1.69米的个头,常自嘲比1.59的拿破伦还高10公分。他的智商和奋斗精神给他留下了诸多的辉煌:

1980年,他毕业于辽宁省人民警察学校,后分配到沈阳市皇姑公安分局刑警队做刑警;

1982年任派出所副所长;

1984年,他又被调到皇姑区公安分局政治处任人事干事,这期间又被领导选送到辽宁大学法律系全脱产进修了两年;

1987年他担任皇姑区公安分局的团委书记;

1988年底,又被提升为局政治部副主任;

1990年,他被派到友谊派出所任指导员;

1992年9月他又被提升为皇姑区公安分局纪检室主任。

到任一个月后,他就收到了友谊派出所专程派人转送过来的那个只有一面之交的张芬的来信。

事业的一帆风顺使他自我感觉尤其良好,仕途之路并不像人们所说的那样艰辛。他现在唯一想做的事是“潇洒走一回”。张芬的纯洁与热情给他提供了一次绝好的机会。他和她开始了非工作性接触。

一天,正逢孙德坤在公安局值班,张芬推门来到了他的办公室,“有事吗?”他希望并非常愿意为自己喜欢的女人办事,一来显示自己的能力,二来还可换来感谢,当这感谢积累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变成了一笔债务,那样,他便可向女方索取处了。张芬是哪种人呢?他还有点摸不准。他将自己刚沏的茶推到她的面前,等待着她的回答。

“没事,只是想来看看你这个大好人。”她笑着说。

他们热烈地交谈着,她不时发出阵阵银铃般动听的笑声。

两个小时后,她起身准备告辞,临出门,她问了他一句:“我寄给你的信收到了吗?”

“是这封吗?”他从抽屉里拿出了那封转过来的信递给了她。

“我不知是你,因为你的名字用的是英文缩写,但我猜一定是你,只能是你,我相信自己的感觉。”他很风度地对她说,眼睛始终盯着她的脸。

“我想你会猜出我的,这叫心灵感应。”她一点也不回避他的目光,并顺手将自己的那封信揣进兜里。

她想请他帮忙再调动一下工作,他马上表示“领导指那打那,愿效犬马之劳”。并马上让她填一张单子,写上她想去的所有地方。

他像雷锋,更像佐罗,比高仓健还男子汉,她想和他朝夕相伴。

“你今年20几了?成家了吗?听人家说警察难找对象,整夜不回家,其实,我觉得你们才真正是世界上最可爱的人,真的。”她的确不是在恭维,而是发自心底的感叹。

“没有,没有顾上成家呢,无产阶级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最后解放无产阶级自己嘛,再说茫茫人海,知音难觅呀。”他冲她耸耸肩,苦笑了一下。

“我理解你,也愿意接受你,让我们做永恒的知音吧。”她情不自禁地走到了他的面前。

“芬,谢谢你。”他紧紧地抓住了她的手,并在手背上吻了两下。

那一次见面之后,他们开始了频率越来越高的约会。大商场,咖啡厅,夜总会,绿荫之下,清波之上,彩灯影里,他们留下了太多的甜蜜和柔情。

当事者迷,一次,夕阳西下的时候,在北陵公园里,他向依偎在他身上并不停地在他的脸上留下热吻的张芬说:他已经无法控制自己了,他想和她做实质性接触,她闭上了眼睛……

他一次又一次地占到了“实质性的便宜”,她的感情已升到了顶峰,她不想再打游击了,“既然是正常的恋爱,我们为什么不能结婚呢?什么仪式都可以免掉,我只需要一个法律上认可的妻子身份就够了,”她这样对他说,表情严肃而真诚。

作为这场并非正剧的导演,孙德坤到了非摊牌不可的时候了,他跪在了她面前,“芬,都是我不好,我从一开始就欺骗了你,我……我……早就结婚了……”

“为什么?为什么要骗我?”

“因为我实在控制不了我自己的感情,我太爱你了……”他说着竟吻起了她的脚。

不能不服他的演技。

“我非你不嫁,等你离婚”她似已别无选择。

孙德坤为了自己的“浪漫和潇洒”,让妻子和孩子常住岳父家。

1993年3月18日,张芬下班后又推开了他的家门。他们坐在床上相依看了一会电视后又按捺不住云雨一番。

她再次向他提出了关于让她“名正言顺”的问题。看着她那紧抿着有些颤抖的嘴唇和满含泪水的眼睛,他害怕了,他觉得一股凉气从脊梁骨向四周扩散开来,他意识到,本该是和他“配戏”的她此时已经“出戏”了,她的爱就要演变成恨了。

是的,她终于意识到自己的“玩偶”地位,她为自已的愚昧而掩面哭泣。他已经感觉到,一切将被这哭声淹没,他本人也将被这哭声冲出社会的舞台,冲到一个从此无人知晓的角落……

这是他绝不甘心的结局。先下手为强,他脑子里闪过了这样一个念头。

“呼!”他的后背被她用随手拎起的羊角锤轻轻打了一下“你缺德……”她扔了锤转过身继续哭泣。

一不做二不休!他咬着牙,弯腰拾起了羊角锤,运足了力气,向着她的脑袋狠狠地砸了下去,三锤之后,她便昏死过去。怕她死得不彻底,他又把她拖到厕所里,用绳子猛勒她的颈部,她突然睁开了眼睛,冲他叫了一声,他两腿一软,瘫在地上。

她带着无限的悔恨离开了这个美丽而又繁杂的世界。

孙德坤将她的尸体拖进了他家的菜窖里。夜深人静时,孙手持牛耳尖刀下到菜窖里,他先将张芬的衣服全部扒下,扔进家旁的小河里,任水冲走,然后将她的头割下后又将她的两个耳朵割去,根据他在警察学校时学的“疑难案例”,他凶残地撕去了她的整张脸皮,并将长发剪短……

根据学过的解剖学常识,他精确地把她的尸体分割成6大块装进塑料袋,又套上一个编织袋,塞进借来的吉普车后备箱里,加大油门,开车向抚顺方向急驶而去。他曾带了一把铁铲,想找个地方将袋子埋掉,但大地还未解冻,他无法下铲只好将碎尸弃于路旁空地上,将包装物丢在回来的路上,他懂得一个支离破碎的现场是无法找到有价值的侦察线索的。然而最终他还是失算了。

1993年9月4日,沈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判处孙德坤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孙德坤不服提出上诉。

1993年11月中旬,辽宁省高级人民法院在审理这起案件,最终宣布维持一审原判。

1993年11月19日9时30分,孙德坤在沈阳北郊刑场被执行死刑。

1 阅读:1224
评论列表
  • 2024-01-19 18:27

    一个警察,竟然把现场所有的物证都指向自己,告诉别人,就是我干的。可能吗?我怎么感觉是有人故意栽给他似的。

    johnzhangjun 回复:
    只有一个间接证据,就是警车的使用记录。其他应该能查到,杀人或分尸的第一现场,杀人使用的工具都没有提到。更让人匪夷所思的是一个多年的受过高等教育的刑警,竟然把尸体弃置在另一个城市的大街上。既然有警车,把尸体远远的找个荒郊野外埋起来不好吗?太有损警察的智商了
  • 2024-01-19 06:30

    一个坏狠毒的小个子

  • 2024-01-20 06:36

    和南大碎尸案有点像

  • 2024-01-19 06:28

    但愿他好 !因为他的一句话造成了如今社会破破烂烂 人心如烂泥

  • 2024-01-19 08:13

    吾闻此案乃是一桩令人痛心的暴行,女子遭受如此残忍的对待,实在是令人发指。

路之意

简介:博采中外、荟萃精华,展现哲思意韵、透析生活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