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本科生”竞争力排名,清北冠亚中科大第6,哈工大仅排10

高校那些事儿 2024-05-19 15:07:35

经常看我文章的朋友们都知道,从事行业这么多年,自己始终坚持一个观点:

对于普通家庭的孩子们来说,提升学历是为了更好地找工作。

顾名思义,只要本科毕业后有满意的工作,那就没有必要去考研、读博。

那从本科生的角度出发,以自身考试成绩为标准,相同分数段什么样的大学最好?

随着中国高校本科生竞争力的排名发布,这无疑为师生家长们提供了一个参考。

本次排名显示,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继续保持其在教育领域的领先地位。

同时,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其他高校,也展现出强劲的竞争力。

教育标杆:清北

在高等教育的璀璨星空中,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如同两颗最亮的星。

两所学府实力国内外公认,特别是QS发布的2024年大学排名,清北分别位列第25、17名。

细说教育观念,二者均以学生为中心,只是在特定的领域上稍有不同。

清华以工程学和科技教育闻名于世,北大则以其人文学科的深度和广度著称。

毕竟是世界一流学府,它们还是比较注重的思维能力。

比如鼓励学生在学术探索中打破传统边界、再比如进行跨学科的融合和创新等等。

定位不同培养出的学生就不同,如此特有的条件和优势,让每一学生都拥有全球视野。

学术成果是最真的写照,清北在这方面的实力毋庸置疑。

清华大学在工程技术和物理科学的研究项目,基本上都位于的世界前沿;

北京大学在社会科学、人文学科以及自然科学方面,从来都是卓越级领先。

各种国际顶级学术期刊上,几乎都有清北的研究成果出现,这恰恰成为毕业生的“镀金石”。

毫不夸张地讲,这两所学府代表了国内教育的顶尖水准,夺得前两名自然也不意外。

如果考生有这个实力,在成绩允许的情况下,完全可以不用犹豫地去填报。

科创强者:浙江大学

浙江大学在本次排名中位列第三,说实话我内心还是比较激动。

近年来,浙大所做的努力各位看在眼里, 特别是在科技与创新方面,展现出极强的竞争力。

付出终会有收获,其实不光是这一次榜单,包括许多综合实力排名上,浙大都有所提升。

许多教育爱好者们,经常会有这样一种观念:无论任何榜单,似乎都是“清北复交”的格局。

字面意思不难理解,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

但浙江大学将其成功打破,而且不只是单单这一次,可想而知这是什么概念?

去年,我曾指导一个天赋极强的孩子,随后将浙江大学作为了“首推”。

因为这里推崇“创新创业教育”,很多方面都以“科创”为主,甚至说是整个领域的“推动者”。

一流的设备、雄厚的师资,超强的硬性条件,最大限度地为孩子们的学生之路护航。

当然这仅仅是一方面,从我个人角度出发,或许更为看重这座城市。

杭州的国际化程度相对较高,包括浙江大学也与全球多所顶尖大学建立了合作关系。

无论是相关交流项目,还是世界学者专家的讲座,这都拓宽了学生的国际视野。

既然对全球科技趋势有了更深地理解和把握,自身竞争力自然也会越来越高。

科研践行者: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中科大位于安徽合肥,自成立之初便被赋予了追求科学前沿的使命。

单看这个名字,各位就能理解学校的初衷,为国家培养科学家和技术创新者。

作为中国科研创新的重镇,这次位列第六名,可以说是实至名归。

相对于浙江大学来讲,中科大在基础科学方面则比较强悍。

这包括物理、化学、生命科学等等,而且于1958年9月创办,早已打下了深厚的学术基础。

据了解,该校部分领域实验室是国际知名研究机构。

如果能至此,这意味着你会接触到世界级科研项目,并且会和世界顶尖科学家一同工作。

这是其他高校所不能匹及的存在,一旦有重大科技成果问世,你被时代乃至世人所铭记。

当然毕竟是科研强校,为了保持在科学前沿的领先地位,中科大大力推广国际化教育策略。

学校与全球多个顶尖研究机构和大学建立了合作关系,定期派遣学生出国交流和研究。

一方面提高学校在国际教育界的地位,另一方面也拓展了学生的科研视野。

作为求学者本身,这是不可多得的机会,对自身竞争力将是“维度级”的提升。

工科高地:哈尔滨工业大学

哈工大坐落在中国东北的冰城哈尔滨,是国内外公认的工程技术研究高地。

作为“C9高校联盟”成员之一,学校在教育界的地位无可撼动。

这次排名第十,虽然低于预期,但绝对不容否认哈工大的实力。

多年来,该校永远都在埋头努力,在航空航天、机器人技术领域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包括学校的不同科研平台,均是国家级、乃至世界级,成为推动工程技术发展的关键一环。

这涵盖了很多方面,比如深海探测、卫星技术、高速列车以及新材料开发等领域。

这不仅代表着国内顶尖水平,甚至在整个国际上都走在前列。

如果真要去说排名方面的原因,我认为地理位置占到了很大因素。

相对于这些国际化大都市来讲,哈工大所在的城市相对偏远,综合多方面去看则略显局限。

当然哈学校方面也在为此努力,特别是2017年于深圳成立了分校区。

我相信凭借自身超强的办学底蕴,哈工大一定能够实现旁人对它的期待。

写在最后

全球化的浪潮中,“毕业生竞争力”已成为衡量高校未来发展的关键指标。

希望各个学府能以此为契机,持续优化教育模式,为社会、国家做出更大的贡献。

对于师生家长们而言,这足以成为关键参考依据,尽己之能为孩子前途做最大的努力。

感谢您的阅读,喜欢别忘了留个关注。

1 阅读:732
评论列表
  • 自己 10
    2024-05-20 07:30

    这个排名接近实力排名比较客观

  • 2024-05-25 16:00

    清北华五还有其它

高校那些事儿

简介:高中生必看!志愿填报经验放送,国内高校分析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