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房逆跌的《年会不能停!》,如何把颗粒度对齐了?

现代广告杂志社 2024-01-26 10:42:35

票房破10亿,豆瓣8.2分。

《年会不能停!》不断打破三年和五年内贺岁档票房纪录,成为近五年国产喜剧的口碑冠军。

“打工人的嘴替”“映射真实职场的影片”……该片在年底的热度飙升,无疑与当下的时代情绪息息相关,也让无数打工人产生深深的共鸣。

影片从上映初期到现在,超50个城市的点映和路演,让更多观众见识到片子的质量,为口碑多轮发酵积累素材。

值得一提的是,2023年的多部影片都实现口碑和票房的逆跌,与线上线下的营销动作不无关系。暑期档的《长安三万里》从8.0上涨至8.3分,《封神第一部:朝歌风云》也从7.7分上涨至8.0分。

这些影片背后,均反映出一个共同的现象是:无论是映前点映,还是映后的路演与宣发,真诚、贴近现实的营销方向才是受众买单的利器。通过盘点《年会不能停!》的宣发路径与方向,希望能对2024电影营销给予一定启发。

01路演不能停

其实,在元旦档的几部电影中,《年会不能停!》的票房表现一开始并不突出。因为《一闪一闪亮星星》的大量粘性粉丝,以及“下雪场”的营销策略,使其在预售和跨年前期都处于优势地位。

随着后期口碑的发酵,《年会不能停!》的票房奋起直追,在年底实现逆袭,成为同档期票房的冠军,密钥也延期至2024年2月28日。

全国53座点映城市,杭州、济南、成都、沈阳等一线到二三线城市的连续路演,为电影的口碑接连积累了观众。

自线下消费回归以来,路演成为电影宣传的重要手段之一。在路演现场,通过主创与观众的互动交流,一来可以积累视频素材,二来可以收获核心观众的口碑,争取更多曝光机会,增加影院的排片概率。

像《年会不能停!》,刚上映时被《一闪一闪亮星星》的票房完全压制,但随着后期多轮的路演与素材更新,对于后链路观众的吸引力在逐渐增强,票房的成绩越来越好。

据灯塔专业版《年会不能停!》“想看”的用户画像显示,观众以20岁至29岁为主,占比高达到58.9%,说明该片的核心观众是刚步入职场以及在里面打拼了几年的年轻人。

据观察,《年会不能停!》首选北上广等一线城市作为初期点映城市,在现场参与的人群也以年轻人为主,与电影的核心用户画像基本吻合,促成影片第一波口碑的传播。随后,《年会不能停!》则选择在济南、沈阳、长沙等二三线城市继续路演,收获下沉市场的观众,对于映后票房的提升有着重要意义。

实际上,近几年电影票房早已成下沉趋势。以喜剧片与现实题材影片为代表,二三甚至四线城市的受众,对于票房的贡献比重加强。

对于影片来说,映前点映礼作为宣发的前链路环节,与映后下沉市场的路演相辅相成,构成营销链条上的闭环,最后再通过新素材的不间断推广,巩固后链路的流量阵地。这一点,在《年会不能停!》的宣发上表现得尤为明显。

2023年12月31日,《年会不能停!》公映第三天,迎来首次单日票房逆跌。第二天,该片豆瓣评分上涨至8.1分。截止目前,豆瓣评分达8.2,成为近几年评分最高的一部喜剧题材电影。

还有暑假档的《封神第一部:朝歌风云》也是典型的例子。从不被看好,到口碑逆转,拥有一大批自来水宣传,与其在线下的大规模路演分不开。

从数量和内容上看,实现口碑与票房双重逆跌现象的电影,大部分是能与观众产生共鸣,情节在接地气的同时,映射社会话题,展现普通人的酸甜苦辣人生。从营销层面看,电影主创长时间线的路演,积累了新的素材与观众好感,也是帮助影片破圈的利器。

02新媒体宣发,颗粒度对齐了

“打工人”“年会”“职场黑话”等短视频、社交平台的关键词,既反映影片内容,又成为天然的宣传物料,与无数年轻人深深共情,借着春节前期的热度螺旋式上升。

电影中的不同角色对应现实公司中额高层、中层与基层员工,让观众或多或少看到自己职场中的影子。总结来说,电影的宣发只要主打一个“共鸣”,就可以牢牢守住核心受众,并以此为基点,进行范围更广的受众辐射。

以抖音宣发为例,关于电影最高播放量的话题是38.6亿次,尽管与同时期的《一闪一闪亮星星》相比体量不大,但仔细观察里面的内容就会发现,无论是电影情节,还是路演现场的观众采访,都紧紧扣住打工人、职场等字眼,就连电影主题曲《我的未来不是梦+打工人之歌》歌词也一样。

顺着这种方向,可以看出影片在抖音的宣推物料基本没有脱离电影主旨,路演现场观众夸张的情绪表演相对较少。同时,路演场中打工人因代入电影情节而讲述自己故事的物料,也被作为完善后续宣推素材的补充,紧扣主旨。

另外,职场生态还原也是短视频平台内容生态的土壤之一,从平台向来说,更方便引流。

从小红书的宣发来看,影片以曾经在互联网大厂工作过的自媒体博主为主,围绕“打工人嘴替”“打工人解压密码”“对齐颗粒度”等进行二轮传播。

整体来说,《年会不能停!》的票房逆跌与口碑逆跌密不可分。无论是线下还是线上的整合营销,都是为了吸引更多外围观众进入影院。

2023年作为线下影业回暖的关键一年,已经证明长线路演对于票房的实际影响力。尤其是对于质量和口碑有保证的影片来说,在多轮宣发的基础上,票房的长尾效应才能得以显现。多部逆跌电影积累的丰富经验,也为2024年营销宣发给予了一定思考与启示。

0 阅读:76

现代广告杂志社

简介:中国新闻传播类核心期刊,关注广告营销/品牌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