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年,许世友丈母娘找他帮忙,他批示:调拨给莱阳县50拖拉机4台

小众说视 2024-02-08 04:07:55

71年,许世友丈母娘找他帮忙,他批示:调拨给莱阳县50拖拉机4台

战争的硝烟渐渐散去,胜利的欢呼声在村庄中回荡。战士们走过每一个村庄,背负着胜利的战利品和俘虏,享受着来自乡亲们的热烈欢迎。笑容洋溢在每个战士的脸上,他们的胜利是村庄的胜利,是整个乡亲们的胜利。

在这欢腾的氛围中,许世友作为旅长显得特别引人注目。他与战友们一起走过村庄,手挽手,肩并肩,展现着团结的力量。村庄里的人们听到战士们的脚步声,纷纷涌出家门,携带着各种礼品,迎接他们的英雄归来。

许世友心中感慨万分,他意识到这场战争胜利的来之不易。他朝着乡亲们挥手致意,看到村庄里的人们都带着喜悦的神情,他感到一种莫名的满足。这不仅仅是战胜敌人的喜悦,更是和乡亲们共同经历的困苦、奋斗和期盼的结果。

突然间,一位年轻姑娘挤过人群,手里拿着一双特别的鞋子。她走到许世友面前,脸上嫣然一笑,将那双“拥军鞋”递给了他。许世友接过鞋子,看着姑娘的神情,感受到她的真挚和用心。

“旅长,这双特号鞋送给您。做得不好,请提意见。”姑娘的声音柔软而坚定,她的眼神中透露着一种崇敬和感激。

许世友接过鞋子,心中涌起一阵感动。他深知这不仅是一双鞋子,更是乡亲们对他们的支持和祝福。他微笑着感谢姑娘,并询问了她的名字。

“田普。”姑娘回答得清晰而甜美。

许世友不禁心头一震,“太巧合了,俺们老乡就叫田铺乡,一个音,好记。说明我们有缘啊!”他的笑容温暖而真挚。

田普也被这个巧合感动,她不禁微微一笑。许世友继续与她交谈,询问她的年龄和工作地点。

田普站在祝捷大会的舞台上,跳着扭秧歌,她的舞姿灵活而热情,每一步都展现着对胜利的热烈庆祝。这是一个让每个人都沉浸在欢快氛围中的日子,特别是对于许世友来说,这是他亲手带领的队伍在阿坝保卫战中的辉煌胜利。

许世友站在观众席上,看着田普跳得欢快,不禁频频鼓掌。他感受到了胜利带来的喜悦,仿佛年轻时的活力又回到了他的身体。整个人看起来比之前年轻了好几岁,笑容满面。

祝捷大会上,百姓们的笑容如阳光一般灿烂,战士们的欢呼声如潮水般汹涌。许世友站在这个胜利的舞台上,与乡亲们一同分享着胜利的果实。

在欢庆的氛围中,吴克华这位副司令员看着许世友的表情,心中却产生了一丝疑惑。他隐约感觉到许世友似乎对台下跳舞的田普格外关注,而这种关注中带着一些不同寻常的情感。

吴克华不禁在心里琢磨着,许世友究竟是否与田普有过什么交情。他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忍不住问了一句:“许指挥,您认识那个姑娘吗?”

许世友摇了摇头,吴克华扶额,他早有预感,立刻指了指许世友脚上穿的新鞋子,提醒对方脚上穿的鞋子正是她亲手制作的。他不禁得意地笑了笑,心想,这一招果然奏效。

许世友这才从脑海里扒拉出这段记忆:“啊!她就是田普!”他有些惊讶地看向田普,没想到这位曾在被服厂工作的姑娘如今居然调到了机关,还负责宣传队的工作。

庆功祝捷会结束之后,田普被留了下来,吴克华派给她一个任务,让她亲自去给许司令员办公室送一份重要文件。田普见到许世友后,许世友将心中的疑惑问了出来。他不解地询问:“这个姑娘不是在被服厂工作吗?怎么又穿上军装了?”

田普微笑着解释说,其实,一个月之前,吴克华就已经将她调到机关工作了,负责宣传队的工作。她感慨地说:“司令员,我很荣幸能够为您效力,这是吴克华的安排。”

这天晚上,许世友从身上掏出一颗沉甸甸的子弹头,递给田普,眼中透着深沉的情感。他一无所有,唯独这颗子弹头可以成为田普留存他们相遇的纪念。对于许世友而言,这颗子弹头承载着万源保卫战的记忆,是他在那场激战中被敌人击中的那颗子弹。

如今,许世友虽然不能立刻与田普举行婚礼,但他心中早已发誓,等到将匪首赵保原彻底打败之后,他将以这颗子弹头为两人的爱情写下新的篇章,用它来庆贺他们的婚礼。这颗子弹头对他而言,不仅仅是一枚战争的产物,更是他们坚韧不拔、顽强奋斗的象征。

田普接过这颗子弹头,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深意,她的脸颊瞬间染上一抹羞红。

新婚之际,欢声笑语充斥着整个婚礼场地。战友们纷纷祝贺许世友和田普,喜气洋洋的氛围中,甚至还有许世友当场为大家表演少林拳的精彩瞬间。婚礼过后,幸福的夫妻踏入了新婚生活,满怀期待和幸福。

这段幸福的时光并未持续太久。只过了几天,田普却接到了一封令她心神沉重的信。信中说她的母亲病情突然恶化,急需她回去照顾。田普心急如焚,毫不犹豫地决定返乡探望母亲。许世友虽然不舍,但也理解妻子的担忧,为了她的安全,他为田普准备了一把枪,嘱咐她时刻保护自己。

两天后,许世友却接到了田家堂叔亲自送来的一封信,信中透露出令人震惊的消息:田普失踪了。许世友的心情瞬间沉浸在无尽的担忧之中。

原来,在田普回到家乡后,她发现母亲的病情确实十分严重,急忙和堂叔一同去请医生。她的善举却引来了一伙歹徒,原是赵保原的部下,曾经过上了纸醉金迷的生活。

在阿坝保卫战中,许世友将赵保原一举歼灭,导致这帮歹徒四散逃亡,对许世友怀恨在心。碰巧得知田普回乡,他们趁机寻仇,将她袭击并捆绑,准备将她带到城里领取悬赏。

田普虽然脱离了歹徒的魔爪,却留下了脑震荡的病根。这对于许世友和田家来说,无疑是一次残酷的考验。他们并没有因此而放弃,而是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一起,共同面对未来的挑战。

建国后,许世友一直与莱阳的政府和人民保持着紧密的联系。对于那里的发展和百姓们的生活水平,他都表现出极大的关心。而在这之中,田普的母亲成为了一座重要的桥梁。她的身份使她成为了两地交流的纽带,为两地的友好关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70年,田普的母亲再次要去看望女儿和女婿。在她临行之际,莱阳驻军首长和地方领导特地前来给她送行,希望她在见到许世友时能够转达他们的问候。在离别的时刻,田母忽然提出一个意外的问题:“你们有需要许世友办的事情吗?”

这个问题让在场的人们陷入了沉思。突然,他们意识到,他们正面临着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当地正在积极推进大兴农业,实现农业机械化,但却因为缺乏拖拉机而束手无策。基础装备的不齐全成为制约农业发展的瓶颈。大家商量着,决定让田母向许世友提出,看看能否帮忙批几台拖拉机。

田母听完大家的解释后,脸上露出了一丝茅塞顿开的表情。她眉头舒展,一边点头一边说:“哦,原来是那个大犁具啊!”大家看到她恍然大悟的样子,都忍不住笑了出声。

这个简单的交流让田母深感农业工具的重要性,尤其是在如今大力建设农业的时刻。她默默地将这个信息牢记在心,因为她知道,这关系到百姓们的生计,也是对许世友表达心意的一种方式。

终于,见到了女婿许世友的时候,田母迫不及待地向他提起了这个问题。当她连笔画带说出工具的名称、需求以及用途时,虽然措辞可能不够准确,但她的诚挚和关切都表露无遗。田母期待着女婿的理解和支持,她希望通过这个小小的请求,能够为山东莱阳县的农业事业贡献一份力量。

许世友细致地聆听着田母的陈述,看着她认真的表情,心中涌起一股深深的感激之情。在这位妻子的母亲面前,他意识到这不仅仅是一项请求,更是对他在百姓心中的信任和期望。当场,他果断地作出了批示:“调拨给山东莱阳县拖拉机4台。”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优质作者榜#

3 阅读: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