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斯大林葬礼上,周总理提出要求:请尽快放我们的将军回国

千年历史千面游 2023-12-14 20:52:49

1953年3月5日,执掌苏联政局将近三十年的斯大林,在自己的别墅内去世了。3月9日,斯大林的葬礼在莫斯科举行。中国的总理周恩来,率领了一支18人的代表团前来吊唁。

葬礼现场气氛肃穆,但一向彬彬有礼的周总理,却在这时对苏联明确提出,想要带走一个人。按说,在葬礼上说这种话并不合适,但是周总理已经别无选择。那么,到底是什么人,让周总理如此心急呢?苏联方面又会对这个人的回归开绿灯吗?让我们从1920年开始说起。

1920年,中国的革命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李富春、陈毅等一大批中国青年,开始前往法国勤工俭学的旅程。而人群之中,一个小伙子十分引人注目。此人名叫唐铎,是湖南益阳人,当时不过十几岁,是勤工俭学人员中年龄最小的人之一。

别看年纪小,唐铎的经历可不简单。他在4岁时就在家乡念私塾,12岁时转入湖南高等师范附属小学,之后不久就进入留法预备班。他跟着预备班的同学们,去北京参加过“五四运动”。他有一个非常要好的同学,就是后来被称为“五大书记”之一的任弼时。在这些同学的影响下,他有了一种朴素的革命情怀。

来到法国之后,唐铎经常和李维汉、李富春等人一起参加革命活动。他们的行动,很快就被法国的警察所发现,几个人很快就被逮捕了。他们在被关押了一年之后,又被遣返回国。不过,在这次磨砺中,唐铎的革命意志得到了磨炼,这对他日后挺过那段黑暗的时刻至关重要。

回国后,唐铎在谭延闿的介绍下,进入了湘军当兵。湘军在当时,还算是很有实力的一股军阀势力。唐铎在这里,第一次接触到了飞机,并且很快就对空军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想当空军,但是文化程度不够,于是便冒冒失失地找到了大帅府航空局长的杨仙逸,请他帮助自己。杨仙逸也不能破坏规矩,于是就先安排他进了飞机制造厂,先去当一个维修工,日后再找机会当飞行员。

然而事也凑巧,不久之后,孙中山成立了“国民革命军军事飞行学校”,面向招收学员。唐铎立刻报名,并且顺利地通过了考试和体检。进入学校之后,唐铎刻苦训练,很快就掌握了飞行技术,成了名副其实的飞行员。

1925年,唐铎在国民政府的派遣下,进入苏联空军第二飞行学校学习。在这里,他的学习更加努力,驾驶技术也是突飞猛进。唐铎不仅可以熟练驾驶多种飞机,在文化学习方面也是名列前茅。同时,他在苏联又结识了一批来自国内的同学,其中不乏共产党员。在他们的影响下,唐铎在莫斯科加入了党组织。

1927年,国内的革命形势剧变,蒋介石、汪精卫等人纷纷开始打击共产党人。在海外的有识之士,全都对此扼腕叹息。唐铎也对此感到愤慨,于是决定不回国给国民党效力。此时,他已经毕业,但是在党组织的安排下,他又进入其他的飞行学院学习。这一次,他不仅学习飞行,连通讯、机械等飞行工程方面的学科,也一起深造。1932年,唐铎完成了所有的学习科目。他得到了苏联领导人斯大林的接见,并且以上尉的身份,参加了红场大阅兵,并且担任空军的“排头兵”。

然而,一场无妄之灾,很快就降临到了唐铎身上。1937年,中国的抗日战争爆发,苏联方面也因此而紧张。此时,苏联的秘密警察们,对所有长着东方面孔的人都有所怀疑,唐铎也受到了监视。不久之后,突然有人诬告他是“日本间谍”。秘密警察没有详细调查,就把他抓进了监狱。

1939年,任弼时以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团长的身份来到莫斯科,听说了唐铎的事情。他立刻联络了一批同志,写了一封联名信,为老同学唐铎鸣冤。唐铎虽然被释放了,但是对继续留在苏联生活感到担心。他对任弼时提出,想要去延安工作。但是,当时的党中央认为,在自己还没有空军和工业基础的情况下,让唐铎回来完全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最终在任弼时的劝说下,唐铎还是留了下来。

走出低谷的唐铎,逐渐迎来了自己的高光时刻。1941年6月,德国发动了“巴巴罗萨计划”,开始入侵苏联。苏联由于战前准备不足、战略思想滞后、内部斗争导致大量将帅死亡等原因,战斗力急剧下降,形势不容乐观。此时,唐铎站了出来。他提交了申请,希望能去前线参战。但是,此时的苏联人仍然对他这个东方面孔有些担心,所以申请迟迟没有批复。唐铎能做的,就是不断地提交申请,希望能够亲身体验一下空战。

唐铎的申请之路,一共持续了三年。他从苏联空军的最高学府——茹可夫斯基空军工程学院毕业,拿到了“机械工程师”职称和少校军衔,但是空战梦想仍然没有实现。

1944年,苏联进入全线反攻阶段,前方对飞行员的需求大增。直到这时,唐铎才得到了参战的机会。不过,由于他此时已经是少校了,所以参军之后立刻成为了指挥官,在空军七十四团担任副团长。而唐铎也很快就证明,自己配得上这个职位。

来到前线不久,唐铎就率领四架强击机,去攻击一个德军的野战机场。在接近敌人时,唐铎带领机群进行了一次极其考验技术的超低空飞行,成功躲开了敌人的防空哨。当他们突然出现在德军机场上时,敌人根本没有准备,飞机、弹药和油料摆在明处。唐铎立刻下令机群攻击,霎那间,数道火网笼罩了敌人机场。在一片火光中,德军损失惨重,唐铎也因此立下了自己的第一功。

唐铎在战场上屡建奇功,荣获过列宁勋章、红星勋章、红旗勋章和苏联卫国战争勋章等一系列。德国投降后,他成为苏联的一名飞行教官。此时,唐铎已经在苏联生活了整整20年,并且在异国他乡组建了家庭。但是,他仍然渴望回国工作。

1946年,解放战争爆发。唐铎听说后,第一次向苏联提出了回国申请。但是苏联方面认为,他此刻是苏联的空军军官,如果回国就算是支援共产党。而这,是违背他们和蒋介石签署的相关协议的,所以驳回了唐铎的申请。唐铎又等了两年,在1948年的年底见到了来苏联公干的刘亚楼将军。此时,刘亚楼将军正在筹备组建空军,对于在那些苏联空军服过役的中国人视若珍宝。而唐铎既懂飞行,又懂机械技术和通讯,他这样的人才更加难得。于是,刘亚楼将军对唐铎表示,自己不仅热切盼望他回国,还将安排他来负责领导援华的苏联空军专家。唐铎激动不已,回国的心情更加迫切。

但是,随着抗美援朝战争的开始,唐铎的回国计划又一次被打乱了。苏联十分担心会让美国人抓住自己参战的把柄,所以更加不允许唐铎这样有苏联身份的人回国。不过,唐铎此时并未感到消沉。他从新闻里得知,志愿军的空军打得很好,还开辟出了“米格走廊”。他虽然无法回国,但是仍然为祖国的空军感到骄傲。

之后的几年,唐铎不断地提出回国申请,但是苏联却始终不批。他们告诉唐铎,可以做回国准备,但是在有正式通知之前,他仍然要继续在苏军服役。唐铎无奈,只能多次给国内写信,希望党中央能够赶紧接自己回国。1952年周总理在去苏联参加苏共十九大时,再次提出希望唐铎回国。苏联方面表示,这件事还要走相关手续。至于手续何时走完,却没有给出确切的答复。

其实,唐铎之所以无法回国,是因为斯大林一直在阻挠。唐铎不仅有丰富的战斗经验,还精通飞行、技术和机械,甚至还懂得飞机设计,知识面几乎涵盖了与飞机相关的所有门类,并且每一学科都达到了专家水平。斯大林既不愿失去这样的人才,更不想中国因为有了唐铎。让空军快速发展,因此他总是巧立名目,阻止唐铎回国。

然而,1953年3月,斯大林突然去世。由于事先并未指定接班人,苏联陷入了一段争权夺利的混乱时期。中国领导人看准了这个机会,抓紧推进唐铎回国的工作。于是在斯大林的葬礼上,周总理提出了让唐铎尽快回国的请求。没有了最大的阻力斯大林,唐铎的回国之路变得畅通无阻。1953年4月18日,唐铎终于带着妻儿,回到了阔别28年的祖国。

唐铎回国后不久,就被陈赓将军邀请了过去。当时,陈赓正在筹建哈尔滨军事工业学院,急需像唐铎这样的专家。唐铎于是立即投入工作,担任了空军工程系主任,参与学院的创建工作。在哈尔滨军事工业学院,他主持建造了教学大楼,创立了发动机、机械设计、仪表、无线电、飞机场规划建筑等6个专业,以及27个教研室。正如斯大林所预料,唐铎一个人,就推动了中国航空事业的整体发展水平。

1955年,唐铎获得了自己在新中国的第一个军衔——少将。按照规定,没有参加过国内武装斗争的他,应该是无法被授予军衔的,但是上级却打破了这一规定,足见对他的重视。之后,唐铎继续在军工教育事业上奋斗,为国家培养了大量的专业人才。1983年,唐铎带病参加省委扩大会议,但在发言时因激动过度,诱发了脑溢血,最终在沈阳病逝。

唐铎将军是我国初代飞行员之一,也是那个时代,中国航空界的泰斗级人物。他在苏联有着光明的前途,但为了祖国,他甘愿放弃一切。中国军工的成就,离不开老一辈专家的贡献。他们是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是强国的最大助力。身为后人的我们,将会永远铭记他们的功绩。

29 阅读:7872
评论列表

千年历史千面游

简介:分享我心中的历史和文化,分享我眼中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