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关向应垂泪对彭德怀说:不要闹了,我们都要听毛主席的话

历史李说 2024-03-08 10:08:15

1943年彭老总回到延安,想到身体一直不好的关向应,便去探望这位老战友,而关向应见到彭德怀后,哽咽的对彭老总说:“不要闹了,我们都要听毛主席的话。”

彭老总和毛主席之间发生了什么,最后彭老总又听了关向应的话了吗

说起劝说彭老总的关向应,他可是一个颇具传奇色彩的人,只是因为过度操劳,逝世的比较早,不然1955年授衔时元帅说不定也有他的位置。

关向应去世的时候,毛主席还为他亲自写下忠心耿耿,为党为国,向应同志不死”的挽词

关向应是满族贵族后裔,不过到他的时候家道已经中落了,关向应出生在辽宁,因此他更能体会到亡国奴的耻辱,爱国思想也更加的强烈,1925年他就加入到了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时期是红三军的政委,而湘鄂西苏区的建设和红二军团的发展更是有他不可磨灭的功勋。

后来也担任红二方面军政委,在当时这个位置是非常高的,而且他还是中革军委委员,这个时期的中革委员都有谁呢,朱老总,周总理,彭德怀、贺龙等人,你看看这些人职位和军衔就可以看出关向应的革命资历了。

只是关向应在做地下工作的时候就伤了身体,后来长期的南征北战,艰苦的斗争环境和超负荷的工作,更是加重了他的病情,但都吐血了他还坚持战斗,直到1941年他都站不起来了才回到延安休养。

关向应虽然不能再上战场,但对局势一直很关注,也知道彭老总和毛主席之间产生了分歧。所以他才劝说彭老总,彭老总虽然和毛主席是坦诚相见,志同道合的战友。但在战略问题还是不可避免的会有不同的意见产生。

比如抗日战争爆发后,面对实力强于我军得日军我们应该如何抗日,毛主席认为应该改运动战为游击战,但朱彭刘则认为不应该放弃运动战,经过多年的发展,红军已经有和国军一战的实力了,而且对于抗日他们也希望大干一场,让日本人知道中国人不是好惹的。

毛主席知道他们的心思,但也很无奈的说,这是没有办法的事。要看到红军确实存在的短板,连国军的武器都比不上,也确实没有实力和日军硬碰硬,如果真的和日军正面对抗,那就会知道两者之间的差距,会给红军带来多大的伤亡。虽然有战争就会流血、我们虽然不怕死,但能少流血总是好的,而且毛主席看问题更有大局观、长远性,他看的不仅是战场层面的,还有政治方面的,保存实力更有利于我党的发展。

最后两相结合,而等到八路军真正在战场上日军上遭遇了,才了解到日军在武器和军事素养方面的强悍。

彭老总这时也真正把毛主席的话听进去了,坚持游击战,建立革命根据地,但在百团大战的时候,彭老总却没有执行毛主席的游击战。

首先刚开始要对日军进行大规模的作战,这是朱老总和彭老总对毛主席汇报过的,虽然刚开始毛主席有过犹豫,但最终毛主席还是同意了。只是投入的兵力确实超出毛主席的意料太多,这场战役虽然让日军遭受到了重大损失,也鼓舞了中国人民抗日的气势,但给八路军带来的后果也是严重的,首选八路军自己的伤亡也是非常大的,并且让八路军的实力暴露了。

这不仅让日军看到还有一股强大的抗日力量,开始集中兵力对八路军根据地扫荡而,而且此战也让蒋介石起了戒心,本来蒋介石就一直想要对付红军,现在一看八里路在他眼皮底下都发展的如此壮大了。那他就暗地里拖着不给给八路军的物资,还使绊子,如此一来八路军生存环境更加艰难了,不仅要应对日军,还要防着国民党。

对于百团大战,中央对他有肯定也有批评,毛主席也主动承担了一部分责任,百团大战关向应的120师也是其中的主力,在后来关向应也在反思这件事,结果确实对八路军不利,这也是他劝彭德怀的原因。

而彭老总看到关向应在病重中还在为他们操心,感到很愧疚,连连答应下来。

后来他也做出了检讨,认识到了自己自己的不足

毛主席确实非常的高瞻远瞩,他的军事才能和政治是结合在一起看的,更有大局观

所以他的战略也是在变化的。

38 阅读:6711
评论列表

历史李说

简介:看历史故事,解历史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