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三国时代的历史人物最受欢迎?难道只是因为《三国演义》吗

咔咔聊历史 2022-11-03 23:45:42

《三国演义》开篇第一句:“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中国上下五千年历史,统一与分裂交替出现。数千年历史中,中国大部分时间都是统一的,而分裂的时间仅仅只有这四次,分别是春秋战国、三国时期、魏晋南北朝和五代十国。而在这四个时期中,三国是经历时间最短,朝代更迭最少的,但为什么三国时期到现在还是这么受欢迎呢?

《三国演义》

有人说因为罗贯中《三国演义》的影响。但早在唐宋时期,许多大文豪在自己作品中,就已经提到三国,像是“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的《赤壁》,以及杜甫的”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还有苏轼也写过《念奴娇· 赤壁怀古》等等,要知道《三国演义》是明清才有的,所以这表示三国的故事至少流传了上千年,绝非只是《三国演义》的影响。

《赤壁》杜牧

那又有人说是因为三国是大分裂时期,是一个英雄辈出的年代。但春秋战国历时500多年,百家争鸣、百花齐放;春秋五霸、战国七雄,因此要说精彩程度比之三国时期应该是有过之而无不及,那为什么在中国熟知三国历史的人,比春秋战国的人要多呢?例如我们说某个人很聪明,会说他是小诸葛;说一个人很奸诈会说他比曹操还奸诈。但历史上比诸葛亮聪明的人多的是,像是鬼谷子、姜子牙、张良、刘伯温等,这些人都很聪明,而且说奸诈,赵高,吕不韦以及笑里藏刀的李义府,都比曹操奸诈多了。那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中国历史上的分裂时期。

第一个是春秋战国时期,长达500多年的分裂,秦国短暂的统一了15年后,秦末天下大乱,楚汉相争,打了差不多5年之后,刘邦建立了汉朝,汉朝强盛了几百年,中间历经了王莽篡汉,又出现了三个皇帝,接着东汉统一,东汉末时又闹出了黄巾起义,然后曹丕篡汉,刘备建立蜀汉,中国进入三国时代,西晋统一后先是八王之乱,五胡乱华,匈奴、鲜卑、羯、氐、羌,都来中原建立了王朝,那实际上也不只这五个民族,开启了中国的南北朝,那这段期间也是非常的精彩,尤其是很多离经叛道的故事。

中国第一个大分裂时期:春秋战国

终结大分裂的是隋,但没有多久又是农民起义,只是隋末的动乱,跟秦末的大乱差不多,只是小分裂,然后建立了唐朝,唐朝建立后是一个很强盛的朝代,经常与汉朝并称汉唐,但因为这个种种问题啊,唐末陷入了藩镇割据,进入了五代十国,光听这个名就知道啊,中原分裂成无数个国家,即使后来宋朝建立,以汉人大一统角度来看,宋朝还是分裂的,北边有这个契丹、女真 、蒙古人,西北有党项,西南有吐蕃还有大理。

接着蒙古人横空出世,元朝是一个短暂的朝代,元末民变有这个红巾军,郭子兴与张士诚等,朱元璋还是里面最少咖的一个。明末大乱更是精彩,公元1644年这一年,中国有四个皇帝同时在位,堪称中国历史上最震撼、最风云激荡的一年。

清朝入关后又打了很多的战争,还有郑成功跑到台湾,清朝又维持了,很长一段时间的统一,而民国建立后,又是军阀大割据,什么直系、奉系、皖系等,这段历史是我学生时代,觉得最烦的一段历史,整个中国乱成一团,直到国民政府北伐,当然国民党也是一个军阀,只是他最后他打赢了,因此中国不是一直是大一统的帝国,有这么多分裂的时期啊,不管是大分裂还是小分裂,都创造了许多英雄人物。

清朝入关

但就一般市井小民来说,一个历史时期,你让他说出10个历史人物,我想都是很困难的,例如五代十国,有人大概连这个五代十国,是什么都不知道,可能这个春秋战国、隋唐、明清,会比较有人知道,是因为这个历史小说戏剧的关系,但是三国时代不要说十个了,20个大家都讲得出来,所以归咎起来,就是因为三国时代的作品多,大家才熟悉三国吗?那为什么是三国啊?怎么一开始不去拍这个五代十国的戏剧呢?或是罗贯中为什么不写五代十国的演义呢?为什么三国时代影响这么大,这么深入人心呢?

其实罗贯中也有写五代十国的演义,只是没有那么红,三国时代这么红我想是因为以下几点。第一点春秋战国时期的分裂虽长,但他不是忽然就分裂的,周朝王畿是不断的缩小,王畿指的是这个王城周边的土地,这种分裂大家都是有点心理准备的,不是说今天周天子还能呼风唤雨,明天周天子就是忽然崩溃了,春秋战国的分裂是慢慢演变的,历经了好几百年。

而秦朝统一也是迅速的灭亡,直到汉朝大一统,人心才有个依托,汉朝税赋非常低,比明朝清朝都还要低,刘邦的十五税一,已经够少了,意思是说,国家征收土地产量的十五分之一作为田税,结果汉文帝在减半变成了三十税一,还曾长达13年免税,结果这样的朝代,竟然在184年的黄巾起义,到220年的曹丕篡汉,短短36年间就这样崩溃了,这36年也是三国时代最精彩时期。

三国时代是第一次人们了解到天下分久必合,合作必分,以现在的术语来讲叫做马尔萨斯陷阱。(200多年前,英国经济学家马尔萨斯提出,人口按几何级数增长,而粮食只能按算术级数增长,所以不可避免地要导致饥馑、战争和疾病)

马尔萨斯陷阱

后面的南北朝、五代十国,国人都有了准备,知道这种分裂统一的循环。三国时代是第一次,人们的印象,就比较深刻。接着三国的故事极具传奇色彩,经典人物性格鲜明,个性迥异,尤其是三国时期很多这种,两种极端性格出现在同一个人身上的故事,这个就让人觉得印象非常的深刻。

像是诸葛亮如此聪明的人,竟然这么安分,照理来说,本事大的人都会有野心,结果诸葛亮竟然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再看看曹操,你说曹操奸诈,结果他做事又光明磊落,曹操杀害吕伯奢时,可以理直气壮的说:宁叫我负天下人,勿叫天下人负我。

诸葛亮

再说周瑜,周瑜成名的很早,20几岁就征战沙场,也是出身名门大族,相貌堂堂,还精通音乐,当时有句话叫做:曲有误,周郎顾,这个周郎是帅哥的意思,也就是说,女孩们,为了让这个周帅哥回头看她一眼,故意在周瑜经过时候,弹错一个音,然后周瑜就会发现,这说明周瑜是一个女人缘很好的人,反正是比曹操好,但这种美男子,高富帅人生的胜利主,却是被气死的,当然这个是三国演义的抹黑,但人们就是这样认为。

周瑜

另外就是关羽,关羽在政治上是一个傲慢自大的人,结果这种人竟然忠心耿耿,我们后人讲到关二哥,那就一定是忠义的形象,还有司马懿,前半辈子都在那边装孙子,曹操知道他有才能,派人把他抓来当官,结果司马懿不肯,还借口自己有关节炎,曹操不相信,派人去刺探消息,司马懿还真的骗过了使者,后来曹操受不了,说你不来当官就得坐牢,司马懿不得已就任。就这种畏畏缩缩的人,后半生在军事上,大放异彩,最后在政治上还发动兵变。三国人物,性格鲜明,个性迥异,甚至是矛盾的,因此当这些精彩的个体聚集在一起后,就会激出这么多火花,广受人们的欢迎。

0 阅读:522
评论列表
  • 2022-11-10 00:34

    武将第一吹,赵云,次之吕布。从《三国志》及赵云传得出以下结论。赵云不应立传,如果确实要合,应与陈到合为一传,把赵云归入关、张、马、黄不合适。

    佐羅羅生門 回复:
    你跟一本小说较什么劲,三国演义能火必有其原因,甚至在一些读者心中颠覆了部分真实的历史,同样的隋唐演义为啥不火呢,那给李元霸吹的还是人吗?
    咔咔聊历史 回复:
    赵云被搬上神坛,《三国演义》功不可没
    咔咔聊历史 回复: 佐羅羅生門
    倒没有较劲,只是三国这段历史,却比其它分裂时期,更具有戏剧性而已
  • 2022-11-10 00:16

    姜维智勇双全文武全才忠心耿耿天地可鉴,被陈寿黑体无完肤(没办法,司马家最恨姜维,陈寿也是混碗饭吃)

    咔咔聊历史 回复:
    刘禅时代,真正能堪大任的帅才姜维是也
  • 2022-11-10 00:38

    关兴与张苞不是虚构的人物,三国里是确有其人的,只不过他们两个是“早夭”,非常小的时候就死了,三国后期他们干的那些事儿都是虚构的。诸葛亮“七擒孟获”时,里面有个人物关索,这是小说虚构出来的人物,关羽没有这个儿子。

    咔咔聊历史 回复:
    《三国志》无关索,关兴与张苞作为关张两人的后代,过世太早了,从《三国志》看两人,是有才能的。
  • 2022-11-10 00:07

    姜维完美继承了孔明的遗志,“蜀汉灭亡,非将军之过也!”感人廖化一心向蜀,为蜀而生,传奇人生,死而无憾,真蜀中大将!

    咔咔聊历史 回复:
    诸葛亮时,助力大把,所以蜀国能兴,姜维时,阻力大把,所以北伐失。
  • 2022-11-10 00:47

    刘备,神来命,头顶皇叔称号,识得关张,又得孔明,天时,地利,人和,独占二元,焉得三分天下有其一。

    咔咔聊历史 回复:
    刘备,一分出身,一分人格魅力,一分运气。所以他才有了一国之主的尊荣。
  • 2022-11-10 00:25

    象,人家两耳垂肩,两手过膝,你这重肩过膝了吗?

  • 2022-11-16 13:34

    当然是《三国演义》这本名著有功劳!

咔咔聊历史

简介:好看的历史内容,好听的历史故事,历史趣事我说你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