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防”的能力,做足“备”的文章!贵州全力做好防汛各项准备工作

天眼新闻 2024-05-23 06:30:26

今年以来,贵州全省平均降水量350.9毫米,与常年同期相比偏多两成。根据预测,汛期降水总量、区域性暴雨日等较常年偏多。为做好防汛防灾工作,我省积极下沉力量扎实做好防汛备汛工作,在提升工程防御能力、防汛备战演练及水情监测预警等方面不断发力,确保安全度汛。

加快工程建设,筑起防洪安全堤坝

近日,都匀市城区防洪工程体系重要组成部分——黔南州茶园水库除险加固工程顺利通过下闸蓄水验收,该水库通过与绿茵湖水库联合调度,提升都匀城区防洪标准。

据了解,茶园水库始建于1995年,因运行时间久远,水库出现渗漏等安全隐患,2022年9月,茶园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开工建设,并于2024年4月全面完工。整个工程对大坝左右岸进行了防渗处理、新建了泄洪隧洞、对启闭机室进行改造,并新建了管理房等,有效化解水库安全隐患,提升水库安全运行能力。

惠水县芦山镇拉女寨河重点山洪沟治理工程施工现场。杨小礼 杨水源 摄

水库抓紧修建的同时,山洪沟治理工程也在稳步推进。记者近日在惠水县芦山镇拉女寨河重点山洪沟治理工程施工现场看到,挖掘机和铲车长臂挥舞对河床进行清理,施工人员正忙着垒砌挡墙筑坝护堤。工程建成后将有效增强河道岸坡防冲刷能力,提升整个河道防洪能力,护佑沿岸2300名群众及2900亩耕地安全。

据统计,10年来,我省完成水利投资3195亿元,通过开展水利建设“三大会战”、百库大会战、水网建设三年攻坚等系列行动,开工建设夹岩、黄家湾、凤山等骨干水源工程477个。在一座座水库的拦蓄调节下,我省防洪能力值不断提升。

夹岩水利枢纽及黔西北供水工程水源大坝。 杨良强 摄

设备更新升级,数据采集实时精准

水位906.63米,流量2.1立方米每秒……通过手机远程测控,不到5分钟,工作人员就快速且精准地测出开阳县禾丰乡鱼梁河马头村段的水位及流量,整个过程高效便捷。这是我省科技手段的投用升级,为防汛防灾提供“第一手”精准数据的生动展现。

为及时精准获取第一手水情数据,为防汛预判提供数据支撑,2023年,省水文局推进全省水文新装备标准化建设和投产应用,视频水位、全球卫星导航地形测绘系统、无人船搭载单波束水下地形测量系统等设备纷纷“上新”。

5月8日,黔西南州水文水资源局开展远程测流。

同时,贵州水文去年自主研发并投入使用的智能一体远程控制终端,还能通过光纤数字电器、4G/5G网络或者北斗卫星网络等,将采集到的水文数据转化为数字信号进行上传,高效服务贵州防汛调度。贵州省水旱灾害防御调度指挥系统的整合升级,实现一个系统就可直观掌握贵州全域水系情况,动态监测水库周边的雨水情信息,为我省开展水旱灾害防御工作打造“防汛一张图”平台。2023年,全省共采集雨水情信息2.1亿条,发布水情预警短信1995万条,为全年成功抵御14次强降雨提供有力技术支撑。

提前谋划筹备,提高防御应急能力

4月19日,贵州省在清镇开展洪水灾害防御应急演练。冉阿建 摄

以“防”为主,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4月2日,息烽县举行联防联动防洪应急演练;4月15日,云岩区开展城市防汛综合应急演练;4月19日,贵州省在清镇开展洪水灾害防御应急演练,4月23日,黔东南州镇远县羊场镇开展综合应急实战演练……在5月1日,我省全面入汛前,省及各市州纷纷根据实际进行相关防洪应急演练,进一步提升防汛抢险队伍应变能力和处置能力。

在多方努力下,已建成乡镇应急物资储备库1363个、村(社区)应急物资储备室6681个,各地建成的乡镇救援队伍近1600支、5.7万余人,村(社区)救援队伍1.7万余支、38.3万余人,共同筑就防洪的坚实保障力量。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向莉君

编辑 刘娟

二审 张玲玲 李劼

三审 王淑宜 周文君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