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产股暴涨,镰刀是如何挥舞的?国家队出动利好的可能不是房价

星星商业模块 2024-05-17 11:33:05

你以为国家队收房利好的是房价?错了,是股市!快来看看镰刀是如何挥舞的!

近日,地产股突发暴涨,全楼市热传一则消息:

相关部门正在酝酿一项大胆计划,即让全国各地的地方政府购买尚未售出的存量住房,转化为保障房。 传闻中,此方案可能启动国债或银行直接贷款,资金规模庞大到令人咋舌。

据澎湃新闻报道,杭州临安区率先下发通知,确定向市场收购1万平米商品房住宅,这一动作无疑为市场传言提供了某种程度的证实。若此政策一旦全面实施,无疑将对楼市产生历史性拐点效应。

一年前,便有风声秘传,某些城市已经开始试点收购房屋。如今看来,这些试点的效果似乎颇为显著,以至于有了推广至全国的考虑。 遥想当初,棚改货币化时代,用PSL资金为楼市注入活力,创造需求、推高房价。

但此法副作用明显,容易透支居民购买力,加剧房价上涨压力。而今,面对新的库存挑战,国家队下场收储,似乎成为了更为稳妥的选择。

那么,这究竟是一场怎样的风暴呢?

首先,大量资金入市,无疑会盘活新房库存,对楼市进行全面托底。这不仅强化了城市房价的预期,更有助于止跌企稳。想象一下,当庞大的资金注入市场,犹如一汪活水引入干枯的池塘,必将激起层层涟漪。

这些资金不仅能够帮助房企度过难关,更能刺激新房市场的活跃度。同时,通过将这些房源转化为保障房或保障性租赁住房,可以加速落实房地产双轨制,满足城市新居民的居住需求。

然而,此举并非毫无顾虑。加大货币的流通量必然会对市场产生影响。有人担忧这可能会引发社会性通货膨胀。的确,在微缩的经济环境下,两者确实存在相互对冲的可能。但只要市场冲破某一阈值,通胀的压力便会迅速显现。

当然,值得注意的是,这次政策并非针对所有城市一刀切。

根据数据显示,当前全国二手房库存庞大,新房广义库存也居高不下。因此,分城市、分阶段进行阶梯式收房成为了必然选择。理论上一二线城市将会优先启动,因为这些城市具有更强的投资吸引力。

以杭州为例,这座城市已经率先行动了起来。临安区政府发布通告,计划收购一批商品房住宅用作公共租赁住房。

这些房源将以整栋为基本单位进行收购,并搭配一定比例的车位。 政府计划对这些房子进行全面改造升级后公开租赁,价格相较于市场价将更具优势,并对承租人的资质设定一定要求。

这无疑是一个创新之举,既解决了政府的住房保障问题,又盘活了市场上的存量房源。

那么,地方收购房屋做低价公租房真的不会亏损吗?

事实上,这笔交易看似风险重重,实则利润可观。因为这笔钱是以借的名义下来的,只要租金收益能够覆盖利息支出即可。

而且,这种特别项目的收购资金利息非常低,据说综合资金成本不到1%,而一般租金收益率达到2%就可以完全跑通这个模式。这意味着,只要运营得当,这个项目完全可以实现良性循环。

但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更多的人不需要急着买房子了,想让房价像前几年一样飆升已经绝无可能,也意味着被套牢的炒房客想解套的希望破灭了!

国家大量收购房子的举措,对市场的影响远不止于楼市。

除了对楼市进行托底外,还会宏观上增加一二线城市的虹吸效应。这些城市就业机会多,生活成本高,而现在大量的保障性租赁住房将会降低新市民的居住成本,从而吸引更多年轻人涌入大城市发展。这将有助于加速城市化进程,推动城市群战略的实施。

然而,这也可能导致部分郊区同质住房的租金收益受到冲击,整体投资价值受到影响。但这并不影响整个政策的积极面。

值得一提的是,楼市的第二个利好消息更是让人眼前一亮——美联储有可能会超前进行降息动作。这无疑为全球资本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这样的背景下,国家队收房的政策不仅有利于稳定国内房地产市场,更有可能为股市带来一波利好。因为随着资金的流入和市场的活跃度的提升,企业的盈利能力有望得到改善,进而反映在股价上。

综上所述,国家队收房利好的并不是房价而是整个经济体系和资本市场。

这场变革不仅是对传统房地产模式的创新调整,更是对未来经济发展的战略布局。在这场变革中,我们将看到更多的可能性、机遇与挑战并存。

而对于投资者来说,关键在于如何把握时机、理性分析、做出明智决策。毕竟,在镰刀挥舞的市场里,只有不断学习成长、保持清醒头脑的人才能成为最终的赢家。​

0 阅读:0

星星商业模块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