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倭”到“日本”,国名变化背后的狂妄与无奈,你知道多少?

台台君说史 2024-05-05 19:58:28

本期台台君说说日本国名有意思的演变。

首先要认识一个国家,就必须要先知道国家的名称。

我们国家的名称“中国”,最早可追溯到西周时期,其本义是“中原各诸侯国”的意思,“中”即居中,“国”则指各诸侯国。

后来到了清朝,“中国”一词逐渐成为国家的统称,到民国时期已自称“中华民国”,再后来,在解放战争后,我们的伟大领袖在天安门城楼高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这让多少国人热泪盈眶。

当然,对于中国名称的变迁,很多人都记忆犹新。

本期我们来聊聊我们的小邻居日本的名称变化。日本其实到江户时代才算有了自己的历史以及文化,之前的历史更像是一部神话传说。

日本首次出使中国,是在汉朝的光武帝时代,并且也请求汉朝赐予日本封号,因刘秀见日本使者腿短矮小,样貌又不似中原人正气,便赐了一个贬低意义的称号——“倭”,并赐予日本金印,金印上刻“汉倭国王”四个大字。

包括日本人自居的“大和民族”也与最初赐予的“倭”有关,大和的读音和倭相近,所以逐渐大和这种称呼慢慢代替倭,且一直称呼到现在。

那“倭国”是如何变成“日本”国名的呢?

到隋朝时,日本使者曾向隋炀帝请求更改国名,但由于日本过于狂妄自大,在给隋炀帝的国书中自称“日出处天子”,还对“日没处天子”问好,这种行为惹怒了好大喜功的隋炀帝,自然这次没有给日本好脸色。

到唐高宗时期,日本逐渐意识到“倭”字所代表的含义,便自行以“日本”自称,意为靠近太阳的国家。这种称呼一直未被中国认可,直到武则天时期才正式赐名为“日本”。

但日本地域狭小,格局自然不大,后来日本明治维新后,野心膨胀,打着文明的幌子开始侵略扩张,这种自大的心理也体现在国名上,到 1938 年日本首次在宪法中称自己为“大日本帝国”。

其狂妄自大的国民心态在国名上展现得淋漓尽致。到后来日本二战战败无条件投降,成为战败国。

“大日本帝国”的称呼也不被国际所认可,迫于国际压力,万般无奈下,在 1947 年日本将“大日本帝国”改为“日本国”。

至此,日本国名正式确定,而“日本国”也成为世界上国名最短小的国家之一。你觉得是这样吗?

0 阅读:13

台台君说史

简介:以史为镜,以史观人,史以长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