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林:游埃及的思考,如何珍惜中国的独立自主和加强国际影响力?

秦安战略 2024-03-18 06:30:15

这次去埃及旅游,除了了解古埃及文明、欣赏沙漠、红海和尼罗河的风光,我还特别注意观察埃及的社会现象。

埃及不仅是一个文明古国,还是阿拉伯国家联盟总部所在地,在伊斯兰国家中具有相当的代表性。不久前又成了金砖国家的一员,与中国的关系是友好的。

按说,伊斯兰文化应该是埃及的主流文化,但是我感受到的却是无处不在美国影响。

早在1919,也就是在英国殖民埃及的时期,美国就在埃及建立了美国大学开罗分校,其主要功能就是输入美国文化,与伊斯兰文化争夺青少年,为美国掌控、掠夺埃及培养代理人。美国人认为,这是美国对外进行文化渗透最成功的例子。从埃及人当下的表现看,美国人有理由这样认为。

我特别注意观察酒店的电视节目,除了一频道介绍酒店外,二、三、四、五频道都被CNN、BBC、FRANCS 24 Eng、NHK Wold Japan占据。我翻看了所有的频道,发现播放欧美的电视节目远比播放埃及本土的电视节目多,连中国节目的影子也没有。

我又注意观察它的一些书店,欧美的出版物远多于其本土的出版物。人物传记专栏里,从尼克松、基辛格、克林顿、布什、拜登到特朗普都有,有关其本土的政治人物和宗教领袖的出版物并不是很多。同样找不到哪怕是翻译成阿拉伯文的中国出版物或与中国有关的出版物。

令我感受最深的还是埃及人对美元的态度,兜售旅游纪念品都用美元喊价和讲价,许多商店明说不收本币埃镑,只收美元。我们去埃及,只需用人民币兑换少量埃镑供上厕所时使用,兑换的主要货币是美元。自费的旅游项目都是按美元计价的,人民币必须兑换成美元才能顺利使用。

最让人恐怖的是,我们离开的那天,人民币兑埃镑从一比四点几狂升到一比六点几。埃镑遭遇断崖式下跌!

更不用说,其大街小巷的所有店招、广告都是双语(英语和阿拉伯语),这倒可以理解,但据说埃及知识分子之间交流只说英语,不愿意说本土语言。

由这些现象,我想到两点:

第一,埃及的独立是不彻底的

虽然埃及在1952年实现政治独立,但并未彻底实现经济独立和文化独立。在经济与文化两个方面,习惯性地受到英美两国的影响和制约,故其政治独立并没有深厚的经济文化基础,也就是说它的政治独立并不彻底。

第二,中国的影响力是不足的

上文已经说到埃及是中国的友好国家,还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罗新城建设大都是中国公司在承担,但是中国的在埃及的影响力很有限,中国的价值观传播不出去。当然我们经常听到小贩们对着中国游客叫“你好”,看来中国影响力也仅限于此。

由此推知,中国在阿拉伯世界的影响力也大抵如此。中国要成为大国,要履行大国责任,这种水平的国际影响力是远远不够的。

由此我又想到两点:

第一,珍惜中国的独立自主

中国为自己的独立自主是付出了代价的。一是和美国政府决裂,换来的是美国对华三十年的封锁和打压;二是和苏联政府决裂,换来的是撤走所有专家和援助并疯狂逼债。付出的这些代价值不值呢?值!千值万值。为独立自主而与霸权决裂,只会疼痛一时。如果不能独立自主,那将是永远的痛。

有人喜欢举例说亚洲四小龙如何,那是不能比的。台湾、香港是中国领土,不方便比较。只说韩国和新加坡与中国就不是一个量级。大国从自己的碗里溢出来一点就够小国吃饱了,况且美国出于政治目的再扶持一下,那就更不得了。中国不行,奥巴马很清醒,中国人吃饱了美国人就可能吃不饱了。

如果新中国不与美国政府决裂,那就要承认所有西方列强在中国的特权,也就是说如果共产党取得了政权但却和蒋介石一样并未让中国独立、人民解放,还继续受帝国主义欺负。且不说这样失去了革命的意义,中国能够发展到今天么?不能。埃及就是例子。你看真正的发达国家还是靠打砸抢发家的西方列强,靠做西方列强附庸发展起来的有几个?菲律宾、印度、埃及等等发展起来了吗?没有!

中国能发展到今天,全靠那八个字: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有人说,中国不是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吗?是。那是学习,是自主地学习。埃及学没有?学了。但不是自主的学习。什么叫不自主的学习呢?你想学的,美国人不让你学。他只让你学他允许你学的那一部分,使你可以被它割韭菜就行了。相当于,他它可以给你喂它给你的饲料,让你长出肉来,供它吃就够了。自主学习就不一样了,自主学习最后的归属就是自己掌握、自己创造、自己成长、自己超越,不受任何人制约、掠夺和剥削。美国政府没有想到中国人如此能自主学习,所以才慌了,脸也不要了,不择手段了。

所以,我们要珍惜这八个字: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第二,要提高中国的国际影响力

从埃及的情况看,中国的国际影响力是远远不够的,是与中国的大国地位不匹配的,是不利于中国履行国际义务的,也不利于中国可持续发展的。

如何提高中国的国际影响力呢?我们的办法是向美国学习。早在1919年美国就想到在埃及办“美国大学”,记得差不多的时候用庚子赔款在中国办“清华大学”,用中国人的骨头熬中国人的油。有人美化此举是传播先进思想和技术。有没有这个客观效果呢?有。但那只是表面的东西,骨子里的是奴化,让你只信美国人说的,其它都不要相信。让你树立做美国的附庸也是光荣的思想,否则就说你落后、野蛮、愚蠢、无知。如果美国政府在中国办清华的目的也达到了呢?那中国就是今天的埃及、菲律宾、印度。埃及独立只比中国晚三年,而今天的发展比中国可能晚三十年。

我们也学美国人在其它国家办学,唯一不同的是我们不是以奴化别人为目的,而是共同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前文提到美国输出可口可乐文化。可口可乐,一种饮品而已,美国人硬是将它做成了文化输出的工具。中国的义乌小商品遍布全球,请问输出了多少中国文化?只赚钱,不输出文化,说白了富了也是暴发户而已。赚了钱还输出文化那才叫传播文明,自己也才叫文明人。一带一路,我们帮助别人搞了那么多工程,这些工程的文化含量非常高,输出去没有呢?什么是文化,那就是中国人的价值观、那就是中国人的思维方法,那就是中国标准!

还有,中国的舆论一定不能只满足自说自话,要输出去。中国要有自己的好莱坞文化,中国的影视戏剧游戏要进入外国人的电影院、剧院、电视节目、游戏场所。中国的广播电视节目要在外国的广播电视台播出。中国的书要卖到外国去,不要只卖那几本反映旧中国落后的书(被赏了个诺贝尔奖就得意洋洋地自我陶醉)。随着一带一路,文化都要跟着出去,如果没有文化影响力,经济影响力不可持续,政治影响力也无从谈起!

这就是我旅游埃及后的几点体会,不好意思,见笑了。

注:本文作者为“秦安战略智库”核心成员牟林,为本平台原创作品,祝愿大家携起手来、遏制霸权,一起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17 阅读:517
评论列表
  • 2024-03-18 12:43

    军事,经济实力强大到别人仰视,求我们的时候,文化影响力自然就覆盖他们了。

  • 2024-03-18 22:35

    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 2024-03-18 08:55

    埃及有自己的法老文明,早未铺垫,现如今文化被民族绑架为要双向对等交流(孔子学院的失意如此),所以政府间的文化交流架构分量得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