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权是抗战中我军牺牲的最高将领?跟这位烈士相比,级别差距很大

愚鉴 2024-05-22 11:13:34

长期以来,说起抗战时期我军牺牲的最高级别将领,大家都会想到左权将军。

的确,左权在1942年的突围战斗中留下来断后,以身殉国,堪称壮烈。但实际上,左权并不是我军牺牲将领中级别最高的。有一位烈士同样在抗战时期牺牲,级别还比左权更高,却往往被忽略,他就是项英。

为什么说项英级别更高呢?要说明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搞清楚左权和项英的级别。

先说左权,他在牺牲前担任了两个职务,一个是八路军副参谋长,一个是八路军前方指挥部参谋长。很多人总会将这两个职务搞混,以为左权是八路军参谋长。但实际上左权从未担任过这一职务,当时八路军的参谋长是叶剑英。左权担任的是前方指挥部的参谋长,这两个“参谋长”的级别是不一样的。

八路军即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的简称,后来又改名为十八集团军,但根据地军民出于习惯,还是称之为八路军。

为什么八路军会分出一个前方指挥部出来呢?因为八路军既有在前线作战的,也有在后方搞后勤生产的。因此为了指挥调度方便,中央军委又在前线设置了指挥机关即前方指挥部,指挥部常驻辽县,也就是左权牺牲的地方,后来改名为左权县。

左权作为黄埔一期毕业生和苏联伏龙芝军事学院学员,1930年就担任红新12军军长的名将,级别不可谓不高。但和项英相比,左权的级别确实还差一截。

项英比左权牺牲还早,牺牲于1941年的皖南事变,而他也称得上实实在在的“老资格”。

要知道,我军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党指挥枪”,因此看一个将领的级别,不能仅看他的军队职务,也要看他的政治职务。项英牺牲时担任新四军副军长,似乎级别与左权差不多,但他政治职务的级别远高于左权。

1930年,在左权刚当上军长的时候,项英就已经是长江局的书记了。可能很多人不知道这个“局”是什么意思,这是当时我党派驻到各个大区的领导机构,除了长江局之外,还有北方局和东南局等等。局书记有权领导该大区的一切党政军机关,权力不可谓不大。周恩来、王明都曾担任长江局书记,毛主席也曾是长江局的一员,由此可见长江局的地位。

因此项英这个长江局书记的职务听起来似乎没有军长响亮,但级别却是要高于军长的,一个局下面往往有好几个军。而项英牺牲前担任的也是东南局书记,不但有权指挥新四军,还可以领导东南地区的诸多党政军机关。

并且项英也曾在中央任职,1931年他担任苏区中央局委员兼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这是中央苏区的军事领导机关,项英作为委员会主席堪称左权的顶头上司。

抗战时期,项英的级别有所下降,但也是高于左权的。除了东南局书记之外,项英还担任中央政治局委员,而这些职务都是左权没有担任过的。1938年的六届六中全会上,项英在12名政治局委员中排名第六。

再说军队职务,项英也不比左权低。项英当时担任新四军副军长,可他实际上还兼任了新四军政委职务。这是因为八路军、新四军改编之初都没有设置政委,政委一职往往由原部队的副职兼任。

并且新四军军长叶挺当时还不是党员,是1946年才被重新接受入党的,自然不可能担任政委,政委一职便由项英这个副军长兼任。按照我军的军政双首长制度,项英既然兼任了政委,那也可以算正军级了。虽然新四军这个军比作为集团军的八路军低一级,但项英作为兼任二职的人物,级别至少也是和八路军各师的政委、师长相当了。

最后,项英还是新四军军分会的书记,副书记则是陈毅。由此可见项英当时的级别甚至高于陈毅,而左权则并不是八路军军分会的委员。当然,这里仅仅是讨论两人的级别,并不是比较两人的功绩谁大谁小。

那么,项英既然级别这么高,为什么人们长期以来会认为左权是我军牺牲的最高级别将领,而常常忽略项英呢?可能有三个原因。

第一,左权是在抗日战场上牺牲的,他为了掩护部队突围奋不顾身,最后在敌人的炮击下血洒疆场,可以说到最后一刻还在对抗侵略者。而项英虽然也领导新四军进行了不少抗日作战,但他最后是因为国民党顽固派发动的“皖南事变”牺牲的,并非是在和侵略者的战斗中牺牲。

第二,左权是在众人面前牺牲的,而项英是被叛徒暗害。皖南事变后项英也没有随大部队突围,而是在山区隐藏起来,可惜最后还是在熟睡中被叛徒杀害。

第三,左权本身是奉命突围,但项英在指挥新四军时有过一些失误,和其他领导人有过分歧。这一点他自己在给延安的电报中承认过,历史爱好者也大多了解,我们就不细说了。

总而言之,这种种原因使得项英的牺牲看上去没有左权那么壮烈,也就没有左权那么有名,以至于人们认为左权是我军牺牲的最高级别将领了。但我们不能否认项英为我党,为抗战,为新四军作出过的巨大贡献。没有他的努力,新四军也不会有那么快的发展。

因此准确来说,左权是抗战中牺牲在战场上的级别最高的我军将领,而项英则是抗战中牺牲的级别最高的我军将领。

3 阅读:1608

愚鉴

简介:莫言离殇,大智者,愚之极至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