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台铭很糟心!拜登说富士康设厂是骗局,夏普变成“烫手山芋”?

一波说 2024-05-16 09:26:53

本欲参加2024年大选的鸿海集团创办人郭台铭,自从破局后,选后就很少发声,但可能是“流年不利”吧,近来令郭台铭糟心的事还不少。

日本媒体近日报道,鸿海集团2016年入主的日本百年企业夏普,因近年LCD面板业务低迷,夏普旗下的堺工厂将于今年9月停止运作,不少人担忧,有着112年历史的夏普,会不会是郭台铭手上“烫手山芋”?屋漏偏逢连夜雨,美国总统拜登本月8日为富士康设厂所在的摇摆州——威斯康辛州说:“事实证明,富士康只是一个骗局。”

拜登说富士康是骗局,夏普会变成郭台铭的“烫手山芋”?

郭台铭(右)与柯文哲

自从退出2024大选,鸿海集团创办人郭台铭似乎“神隐”了,已经很少在公众场合露面,也很少就岛内政事发声;然而,郭董“树欲静而风不止”,近来有一堆糟心的事涌上心头,主要是鸿海集团“出海”不利。

2024福布斯全球亿万富豪榜上,郭台铭上榜身家为75亿美元,在中国台湾地区名列第三大富豪,排在首位的是身家110亿美元的广达电脑董事长林百里,排名第二的是身家86亿美元的华利集团董事长、“鞋王”张聪渊。而在2023福布斯中国台湾富豪榜上,郭台铭上榜身家为74亿美元,排名第六。

富豪榜上的数据,有时仅是一种财富“游戏”而已,并无法透视一个富豪的实际财富状况;不过,从曾为“台湾首富”的郭台铭在福布斯富豪榜上近几年表现来看,其财富变动不是很大,从另一个侧面也反映出自郭台铭交棒退入幕后,以刘扬伟为首的鸿海集团管理层在经营上是比较稳健的,这是值得肯定的一面。

鸿海集团郭台铭(右)与柯文哲、賴佩霞

据《日经亚洲》报道,日本夏普旗下的堺工厂(SDP),创立于2009年,主要生产电视LCD面板,早期投资金额约4.3亿日元。

此前,由于业绩恶化,夏普于2012年至2016年陷入财务危机,郭台铭的鸿海集团于2016年耗资5890亿日元,取得夏普66%股权后,正式入主百年企业,也曾是日本制造辉煌年代代表之一的夏普。不过,因近年来LCD面板业务走下坡路,截至2023年3月的会计年度,夏普已为LCD面板计提了高达1884亿日元的资产减损。

苦苦煎熬,还不如及时“止血”,据《日经亚洲》报道,堺工厂将在今年9月底停止运作,此为夏普消减成本的举措之一。报道指出,夏普希望缩减业绩持续低迷不振的液晶面板业,来改善获利,还可能将其位于日本三重县和其他地方的生产智能手机中小面板的工厂工程师,调往索尼(Sony)的半导体企业。报道还提到,堺工厂目前有足够的库存,可以满足电视制造商的供货需求。

今年是夏普(SHARP)成立第112周年,据了解,鸿海集团转投资综合持股夏普约34%,每个季度要依照持股比例列入公司损益。据鸿海此前财报,夏普截至2023年上半年合并营收为新台币2546.38亿元,同比减少6.49%,受去年首季计提大额资产损失的拖累,其税后亏损为新台币562.54亿元,但较2022年同期获利新台币72.24亿元,由盈转亏。

拜登

夏普会不会变为郭台铭手中的“烫手山芋”,姑且放在一边;在大洋彼岸,美国总统拜登于5月8日在“摇摆州”威斯康辛州宣布,盖茨的微软将在当地投资33亿美元,建设AI资料中心,创造数千个就业机会。

而微软投资的地方,就是前总统特朗普任内,鸿海集团扬言将斥资100亿美元设厂的地方。当时,郭台铭宣布,将投资一个大型面板厂,并于2018年与特朗普一同参加动工仪式,特朗普当时说,此为“世界第八奇迹”,并称赞郭台铭是“这个时代伟大的商人之一”。

但到了2021年,据外媒报道,富士康将在此地投资6.72亿美元,创造1454个就业机会,而非此前的300亿美元、1万3千个就业机会,投资规模一再缩水。

这是拜登第四次造访威斯康辛州,他特别强调:他的政府会遵守承诺,“我的前任(指特朗普)曾作出承诺,但他落空的承诺比兑现的还多。在我的任期内,我做出的承诺就会兑现。”拜登还说:“事实证明,富士康(Foxconn)就是一个骗局(con)。”

顺带提及,鸿海集团对此回应,威斯康辛州仍是鸿海集团伺服器的重要制造基地,从2020年以来,威斯康辛州工厂的就业人数至少增加42%;鸿海集团除了支持该州的科技创新,也协助当地厂商建造全球一流的基础建设,更是威斯康辛州拉辛郡(Racine)最大的纳税人,投资规模达到10亿美元。

郭台铭“出海”为什么风浪多?

2018年6月,郭台铭与特朗普、威斯康辛州州长为鸿海威州厂动土

拜登指责富士康设厂是一个骗局,事实上也让郭台铭倍感委屈,当然了,特朗普昔日说的“世界第八奇迹”也没有呈现,才会让拜登说是“骗局”;当然了,这也是美国大选的政治“口水”而已。

富士康之所以未能推动并落实威斯康辛州的百亿美元投资计划,也是受多方面因素困扰。首先,“城头变幻大王旗”,特朗普未能赢得大选,令郭台铭投资美国工厂的政治环境变了,他站错队了,自然就“诸事不顺”。

此外,路透等外媒也分析,当地劳工成本及劳动力市场状况,也是令富士康投资“踟蹰不前”原因之一,郭台铭碰到此难题,张忠谋的台积电赴美设厂,也同样遭遇此困境。

此外,郭台铭与鸿海集团的投资战略也是有问题的,今天其主导的日本夏普因LCD液晶面板低迷而陷入困境,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时过境迁,如果郭台铭当时大举在威斯康辛州投资液晶面板,可能会面对更多的困难和挑战。

曾担任郭台铭董事长助理的胡国辉曾表示,鸿海重新考虑在威州的投资计划,可能缩减规模,甚至搁置,原因是当地的劳力薪资太贵,且在美国生产液晶电视面板的成本过高。值得一提的是,鸿海集团此前就回应称,威斯康辛州的投资是集团“首要之务”,但相较于计划公布时,目前全球市场环境已改变,因此公司正重新评估计划内容,有意打造高科技解决方案,以提高附加价值。

鸿海集团董事长刘扬伟

拜登说富士康设厂是骗局,夏普会不会变成“烫手山芋”,也是个未知数;郭台铭的鸿海集团,是全球电子代工王国,“出海”到国际市场搏击,也是必然要走的路,但为什么总是“风高浪急”?

郭台铭曾说,他是一名商人,很多人说商人无祖国,没有错。“我觉得市场就是我的祖国。”

这几年来,郭台铭除了“美国梦”不好做,“印度梦”也同样不好做。2022年,鸿海集团曾宣布与印度金属石油集团韦丹塔(Vedanta)签署协议,计划合作投资195亿美元,在印度总理莫迪的家乡古加拉邦建造半导体和显示器生产工厂,然而,到了2023年7月,鸿海集团再次宣布,终止印度半导体合作计划。此次合作破局,有多方面原因,除了莫迪政府的数十亿美元奖励补助迟迟无法落地,也在于半导体技术授权人“意法半导体”中途有变故,另外,鸿海集团在印度的合资方、印度矿业富豪阿尼尔·阿加瓦尔的合资方Vedanta,由于债务缠身,投资可能无法到位。

客观而言,郭台铭“出海”风浪多,除了地缘政治、投资所在地投资及劳工环境等多重因素影响外,也与鸿海集团战略布局的转型与变动不无关系。比如,赴美设厂最初是面向液晶面板,但时过境迁,此行业在今天已不是什么好生意了,起码市场竞争是非常残酷的,如果花巨资投入,很不划算。后来,鸿海也有意转为半导体芯片、咖啡机等投资,但要成功,也非一日之功。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郭台铭接班人的鸿海集团董事长刘扬伟,最大的兴趣的“造车”,特别是新能源电动车方面。在今年4月,刘扬伟在坦承全球电动车竞争转趋激烈,也坚定地表示,鸿海还是朝2025年达到全球电动车市占率5%的目标推动,电动车产业竞争加剧对我们新的商业模式是比较有益。

今年2月,是鸿海集团成立50周年,董事长刘扬伟表示:未来50年鸿海要发展的方向,首先要从制造的鸿海,变为平台科技的鸿海,希望透过平台经济创造更多价值,同时持续深化智慧制造、智慧电动车、以及智慧城市三大平台布局。据了解,鸿海集团目前已在泰国投资电动车工厂,厂房总装大致完成,之后会看市场情况接单。

版权声明:《一波说》所发布文章及图片之版权属作者本人及/或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作者及/或相关权利人单独授权,任何网站、平面媒体不得予以转载。

0 阅读:0

一波说

简介:为有产家庭(家族)提供后代教育和后世传承的专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