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372潜艇遇海中断崖后,以命相搏,终突破美日立体反潜网络

嘉州干史人 2024-05-08 22:40:46

神秘的百慕大三角其实是指位于大西洋上的一个区域,其三个顶点分别是百慕大群岛、美国佛罗里达半岛的迈阿密以及波多黎各的圣胡安。

这个三角形区域的面积约为40万平方英里,历史上在该地区发生了多起船只神秘失踪的事件,使得百慕大三角成为一个著名的神秘现象。

随着科学家的研究和考察,百慕大三角神秘面纱被揭开,那些船只的失事大多数遭遇了“水下断崖”事故。水下断崖事故,字面理解是潜艇在水下遭遇“断崖”。

约占地球总面积71%的海洋受到地球引力、海流、内波和地形等因素的影响,在海水垂直方向上出现温度、盐度、声速不同的突变水层,分层流动。这些突变水层会导致海水的密度在垂直方向上形成差异巨大的密度分层。

当船只或潜艇穿越这种密度分层时,一旦进入小密度层流,由于浮力的突然减小,它们可能会迅速下沉,事故发生的情形和汽车突然掉落山崖很相似,因此称之为海中断崖或水中断崖。

船只在百慕大三角航行时一旦遭遇水中断崖,反应时间不超过五分钟,根本没有时间自救。因为突然的失踪,故而被冠以神秘的面纱,深空穿梭、虫洞等。

唯一庆幸的是海面因为阳光照射,形成不同的温度差,温度高的水和温度低的水之间不断形成循环、融合、打破水层,所以水中断崖只有非常小的概率会出现在海面,绝大多数发生在海洋下面,因此它真正的威胁是对潜艇。

1897年现代潜艇的鼻祖“霍兰”号问世起以来,潜艇一直是海战场中不可或缺的水下突击力量,在两次世界大战中尽显杀手本色。但潜艇事故也不少,在过去的50多年里,美国、俄罗斯、英国、法国的潜艇共发生主要事故达285起,其中美国有147起,占了51%。

在这285起事故中,唯一没有逃生记录的正是遭遇“海水断崖”的潜艇,可见海水断崖的危险性和致命性,没有预兆,一剑封喉。

潜艇一旦遭遇海水断崖,就如同掉进深坑里,以越来越快的速度下“掉”,潜艇上的人根本来不及反应,而一旦达到极限下潜深度,艇体或管路又会因承受不住巨大的压力而破裂进水,最终艇毁人亡。

21世纪的今天,人类仍未找到识别和侦察水下断崖的有效方法,水下断崖如今是潜艇失事的“第一杀手”。

最早的海水断崖事故记录是1937年,一艘负责在大西洋狙击盟军船只的德国U型潜,在击毁了20艘商船、5艘军舰后被海洋内波推进了海中断崖……

第一起遭遇此类事故失事的核潜艇是美国的“长尾鲨”号。1963年,美国海军核潜艇“长尾鲨”号在进行下潜试验时遭遇水中断崖。虽然舰员采取了自救,但“长尾鲨”号越往下沉浮力越小,因为四周压力在增大。而当超过了潜水艇的承受强度,“长尾鲨”舰体在深海压力中发生了“灾难性内爆”解体。一阵轰鸣声,艇上129名乘员最终全部遇难。

潜水器发生“内爆”时,潜艇四分五裂的同时也会造成这一瞬间极大的内外压差,这个压差会使潜水器内部的空气迅速升温,在人体因为压力变化遭受外伤的同时又被高温碳化。此刻的船员人体在高温高压下被瞬间撕裂,粉身碎骨,死得连尸体都很难找到。

最近的两次海水断崖事故分别是2017年,阿根廷“圣安胡”号潜艇也是因为断崖事故,导致艇上44名艇员遇难;2021年4月24日,印尼海军德制209-1300常规动力潜艇在风景宜人的巴厘岛附近失踪。最终发现时,这艘潜艇已经断裂成三段,艇上53名官兵无一生还。

“断崖”是全世界潜艇官兵的噩梦,因为这种状况靠潜艇本身的声纳等仪器完全无法提前探测到;而当潜水器遭遇时,又基本没有挣扎的机会;在失踪后,因为卫星信号无法穿透深海,潜水器无法安装GPS、北斗等导航系统,又会出现难以定位,无法快速营救。一句话概括,水中断崖,必死无疑。

目前全世界潜艇遭遇海中断崖唯一自救成功的是我军的372潜艇,过去是将来也会是,除了我们自己打破自己,因为我们有一个外军无法学到的自救方法。

372潜艇是中国海军于上世纪九十年代从俄罗斯引进的基洛级877型常规柴电动力潜艇,全长72.6米,艇宽9.9米,吃水6.6米,水上排水量2325吨,水下排水量3075吨,水下最大航速17节,艇员60人。

该艇配备了6具533毫米鱼雷发射管,最大潜深300米,通气管状态下续航力达到了6880海里/7节,潜航状态为400海里/3节,静音效果非常好,被西方称为“海底黑洞”。

2014年4月,我军372潜艇奉命执行紧急拉动和战备远航任务。通常,这类任务的时间会持续数十昼夜、航程几千海里。

航行两周后,5月一天,372潜艇舵信班班长赵满星突然看到深度计指针猛的跳动,他随即启动增速和排水进行均衡。一般来说因为海水密度变化,潜艇在航行过程中突然上升或下降10米是很正常的,且高频率发生的事。

然而在他对应后,潜艇不升反降,下降深度很快超过20米、30米、50米、70米……同时艇体因压力急剧增加而“嘎嘎”作响,声音一阵高过一阵。

舰长下令向所有主水柜供气,向外排水,1分钟内,上百个阀门为限制进水而关闭,数十种电器设备因防止短路而关停;两分钟内,全艇封舱完毕,这在过去至少需要5分钟才能完成。

但这一次的对应迟迟不起作用,潜艇毫无反应,继续朝着3000多米深的海底下坠。警报立即拉响,全舰船员火速就位。来不及穿衣服或穿鞋,战士光着脚丫就上岗,按照紧急流程,切断主照明,打开应急灯,关闭外围水密门,使用应急高压气,向所有水柜供气。

这是潜艇自救的最后一招。

掉深还在继续,因为排水需要时间。6分钟的下落后,潜艇五舱的一根海水管路因压力陡增突然断裂,舱室大量进水。五舱是主机舱,号称潜艇的“心脏”,此刻如果不关停主电机,进水将导致短路断电,甚至引发火灾,一片漆黑,最要命的是断电后潜艇将失去氧气制造能力,一旦氧气耗尽,人员更无法自救,那就真的万劫不复了。

全文链接

https://mo.mbd.baidu.com/r/1hb81HeSCOY?f=cp&u=286296ba97b69400

0 阅读:8

嘉州干史人

简介:制造业老马